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梦 《法音》2020,(3):34-38
佛教,是一个注重生命解脱实践的宗教。原始佛教的思想和教义针对的是众生正在面临的苦难,研究的是生命及其感受的本质,解决的是众生如何能够得到解脱的问题。原始佛教是一个立足于众生解脱的宗教,主要思想内容包括"四谛""缘起""无常""无我"和"涅槃"等学说,其研究对象是众生的"苦"的问题,目的是令众生脱离痛苦而达到解脱。原始佛教哲学体系就是围绕着众生的痛苦及其解脱而展开的,其缘起说也是如此。[1]缘起思想是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石,是佛教思想的理论源泉和根基。  相似文献   

2.
佛教医学是佛门解除众生生老病死苦的方便法门.佛教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医学的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极发展医学理论和诊疗方法.佛教医学一方面吸收了古印度医学的大量思想及诊疗方法,另一方面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宗教医学属性.佛教医学传入中土后又与中国传统医学相互作用,被逐步地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运用判教的方式圆融了佛教经典的各种教理,形成了天台、华严两大教理思想体系。中国佛教认为各种修行方法都不过是安心、明心、开悟的方便,从而实现了修行方法上的圆融。中国佛教用“格义”、“比附”、“会通”的办法,与儒道两家相互圆融,在中华文化结构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从“不敬王者”到“礼拜君亲”,从“乞食分卫”到“农禅并重”,佛教终于融入了中土世俗社会生活之中,取得了僧俗之间的圆融和谐。当代人间佛教发展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以圆融的智慧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其他宗教和平相处,积极契合当代众生的根性。  相似文献   

4.
明生 《法音》2014,(10)
正"宗教是慈善之母",慈善是佛教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是佛教徒的内在价值理念和取向。释迦牟尼佛设立佛教的本怀是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脱离苦恼。对佛教徒来说,弘法的目的在于利生,一切修行的目的也在于利生,给众生幸福是每个佛教徒的使命。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正缘于此,中国佛教慈善理念特别丰富,并在当代慈善事业中积极践行,取得了国家  相似文献   

5.
梁立新 《法音》2008,(1):37-39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年历史。两千年来佛教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众生平等、"慈悲喜舍"的教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奉献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净化人心的良药。当代佛教的慈悲实践,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教大约在公元4、5世纪时传到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在6世纪通过朝鲜半岛三国传到日本,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和中日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全面发展,中日之间展开直接的佛教交流,中国各个佛教宗派先后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7.
来自印度的佛教经过禅宗六祖慧能的革命,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变革,宣告了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完成。到近代,太虚大师等人致力于佛教改良运动,使中国佛教实现了由“人本”到“人生”的变革,完成了中国佛教近代化的转型。至现代,赵朴初提出了建立“人间佛教”的理念。他的“人间佛教”弘扬了去恶行善、平等慈悲的人文精神,强调了普渡众生、利乐有情的利他精神,凸显了庄严国土、净化人间的实践精神,高扬了“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爱国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适应潮流的时代精神,完成了统一中国佛教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何谓佛教慈善佛教慈善的慈指慈悲,即对他人痛苦感同身受,进而产生深切的同情。慈悲的极致是无缘大慈,是无对象分别、无条件、不求回报地给予众生以快乐、幸福。佛教慈善的善,是指能给予  相似文献   

9.
杨航 《中国宗教》2018,(6):60-61
《大智度论》与中国宗派佛教思想的对比研究,对于比较中印佛学的特质,以及理解二者的相同相异,可以提供很多借鉴,对于佛教中国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继续深入探讨。一众所周知,印度没有类似中国的宗派佛教。佛陀涅槃后,印度佛教只是在传承的历史上大致形成部派佛教、中观佛教、唯识佛教以及秘密佛教各个时期。对于佛教经典,特别是在后期大乘佛教成为主流之后,各个时期的佛教都没有过多的偏倚。在印度,佛教就是遵奉佛陀教法的学说,并没有在内部形成相对独立化的“宗旨”。然而,大乘佛教理论的复杂性,导致修行者无法轻易把握所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方立天 《法音》2003,(9):3-9
一、前言佛教净土是指被净化的国土,也就是净化众生,远离污染、秽垢和恶道的世界;是佛、菩萨和佛弟子所居住的地方,是众生仰望和追求的理想世界。佛教净土观念流传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间也日益增添了中国佛教学者的思想创造。最初盛行的是弥勒信仰,后来弥陀信仰与弥勒信仰发生争论,并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天台、禅等宗派与弥陀信仰结合,约自中唐以来,唯心净土观念又日益流行,并成为此后中国净土思想的主导观念。迄至近代,则更衍化出人间净土的思想。对人间净土的执著追求,就是中国佛教、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