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借助"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医患关系成为一种新范式,旨在通过分析医患"话语"结构和规律来构建医患关系。医患"话语"研究当归属应用层面上的"社会语言学"范畴,且经历了社会语言学的"传统的"和"批评的"两个阶段。国内医患"话语"研究是在"批评的社会语言学"框架内开展的,但需深化或拓展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医翻译不仅是一种语际活动,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翻译的全过程包涵了译者与现实的互动体验与认知.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探讨了认知理论在中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并通过时中医术语及中医典籍<伤寒论>译文的分析,证明在中医文化传递中主体的认知体验对于语义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真”是语言哲学的核心概念,由于该词本身的特性,它的语义特征在日常使用中并不明显。围绕“真”有许多讨论,形成不同理论。这样的讨论和理论既有语言学层面的问题,也有形而上学层面的问题。戴维特详细分析论述了这两个层面的差异,并试图说明二者的优劣以及孰为先孰为后。无论他的观点是不是正确,不管他的论证是不是充分,他的文章至少是一篇出色的综述,从中可以使我们大致领略当前关于真之形而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语言逻辑应当为自然语言的语言表达式提供有效而又系统的语义分析方法。但是仅用传统逻辑学与传统语言学所提供的知识,是不能办到的。有些问题如语义的时态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而不注意语义的时态是不能对语义作出确切分析的。比如,有人认为“未婚妻”、“未婚夫”这类说法中是包含逻辑矛盾的。据《现代汉语词典》对“夫”(丈夫)“妻”(妻子)的解释,“男女两人结婚以后,男子是女子  相似文献   

5.
从印度河文明开始,简要论述佛教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认为前佛教时期至少存在二期语言学转向,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都分别经历了语言学转向。佛教传入我国也是经历一次语言学转向。佛教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是经历了语言学转向。现代,随着佛教在西方的传播,佛教正在经历一次最大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来,"语义"就像18世纪的"原子"和19世纪的"进化"那样,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对当代的分析哲学家来说,要证明语义问题是整个哲学研究的正当起点这一信念的合理性,似无需费劲。就"语义"这个概念来看,它具有"话语涵义"、"语句意义"、"陈述意味"之意,反映了语言表述及其对象之间的关系。由此,在很大的意义上,语义学就成为探求陈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和中世纪,语言学是哲学的一部分,那时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科学。当今这两门学问都有了同样发展,对于医者的作用都很大[1]。哲学让医者具有高远层面的见识,使之居高临下看疾病、健康;语言学让医者具有操作层面的能力,使之敏感而入微地选择善其事的利器。以为医学语言学仅给  相似文献   

8.
王堃 《周易研究》2012,(3):26-33
荀子的"正名"理论蕴涵着深刻的语言学和伦理学思想,二者密不可分。从元语言学入手分析,会发现荀子的对象域建立于认识论和人性论的形上基础,而元语言和对象语言依据着形下的方法论原则。但归根结底,是形上的依据影响了形下的依据。异于西方分析伦理学家,荀子对形上依据存而不论,并不试图用形下的语言理论去解释形上问题。根据这两条泾渭分明的依据,荀子建立起了以元语言分析为基础的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加利瓦诺·德拉·沃尔佩深受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的影响,在坚持文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点的同时,从"语义辩证法"出发,提出以语言符号学、结构主义等手段对文学社会意识形态性进行语义分析,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了必要的改造。本文拟从分析沃尔佩美学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入手,对其符号美学的诸观点,尤其是国内学界鲜有论及的结构主义倾向逐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神经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与语言学的交叉边缘学科。简要论述了该学科的起源,研究范围,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在我国的研究现状,还探讨了它与神经哲学的关系和它的哲学思考。因此,神经语言学体现了现代科学各学科门类交叉的必然趋势,是当代学术研究的前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鬼谷子》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学思想,它用阴阳的哲学观来解释语言现象,以动态的视角来看待语言,把语言交际看作一个双向循环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它重视口语规律的探索,关注语言技巧的运用,在基于语音、语义、语法等表达手段之上,形成了系统的修辞学理论体系。它注重交际过程的控制,强调交际效果的实现,阐释了包括语境在内的一系列语用因素。应当珍惜和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为当代的汉语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语言学框架和视角,提出了"设计语言学"的概念,梳理了口袋公园的缘起及其与我国本土园林相结合的实践背景,并选取了徐州城市空间已建的10个口袋公园案例为研究样本,基于设计语言学的方法,从样本的设计语境、设计语言(词汇)要素、逻辑组成及语义呈现、基于小尺度场所功能与行为需求的具体语言(词汇)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医疗语言学研究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理论构建,二是具体研究。对于前者,学者初步建立了理论框架,但未能充分融合沟通学和语言学的理论,较少客观分析患者的语言特点和贡献,未能深入讨论相关的语用、社会、心理、认知等因素。从研究路径来说,具体研究又可分为语言学方法、医学视角和人文视角三个方面,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当代医疗语言学研究在医疗语言互动的语旨、语场、语式以及理论基础等方面还存在较多值得开拓的空白和课题。  相似文献   

14.
医学语言学的两种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医学语言学目前存在两种界定的方法,于是就形成了研究范围和功能任务完全不同的两种学科.它们同名称,但分别属于医学软科学和应用语言学,前者是研究语言的医学现象,后者是研究医学的语言现象,学科特点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两门学科都是未来医学发展中应用价值很高的学科.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何以表现"实在",是哲学、语义学和认知科学争论最激烈的议题之一,它充斥着悬而未决的问题、谜题和悖论。在论述语言与知识关系的《克拉底鲁》中,柏拉图着重说明语言在认识"实在"中的中介角色和基础性工具地位;作为一种用于分离"存在"的工具,语言有客观上确定的结构,从一开始就同"实在"同构,并映照"实在"的结构。但在其他地方,柏拉图却基于"思想本身在结构和内容上是语言的"的原则,对语言的价值、意义、真理的本性,及语言与思想、"实在"的一般关系做出不同论述。通过对柏拉图相关对话录及其现代阐释进路的分析可知,与当今分析哲学将语言学哲学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应用于语言学的科学哲学来发展的主流思路不同,柏拉图并不认为哲学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问题,语言研究不能与对稳定"实在"的研究相提并论,尽管他深信词源学的力量,并利用它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赛俩目"是阿拉伯问候语"安赛俩目阿来库姆"的简称,意为"愿真主赐您平安",它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用语。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赛俩目"不仅具有一般问候语无法具备的神圣色彩和跨语言、跨文化魅力,还是一个凝结着穆斯林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因此,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赛俩目"有着独特的文化效应。毋庸置疑,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从文化语言学的视域解读"赛俩目"的文化内涵,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阿拉伯及穆斯林的生活礼仪,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病案语言一直是医学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医学语言的语用规律为理论依据,对103份抽样病案中的语言材料,从语体、语用、语义、语法、文字五个方面切入观察,指出这些语料中的语言失误表现,并重点分析了在语用、语义、文字三方面产生失误的原因,从语言学视角为医院病案管理科学化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8.
借助“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医患关系成为一种新范式,旨在通过分析医患“话语”结构和规律来构建医患关系.医患“话语”研究当归属应用层面上的“社会语言学”范畴,且经历了社会语言学的“传统的”和“批评的”两个阶段.国内医患“话语”研究是在“批评的社会语言学”框架内开展的,但需深化或拓展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作为当今哲学领域内颇有影响的活跃者之一,在阐述20世纪"语言学转向"这一历史性趋势及其内容的分析与建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日语语言学的研究中,女性用语有其独特的地位。女性用语发音轻柔婉转,用词高雅,富有感情,给人以尊敬优美之感,是日本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纵观日本女性用语的历史发展,便可知日本女性用语在各个历史阶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从发生、发展、全盛及衰退的阶段。本文主要是试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本女性用语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