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惟贤 《佛教文化》2007,(5):65-70
《法华经》里有“提婆达多品”,佛也为他授记。  相似文献   

2.
阎小龙  张元林 《法音》2023,(2):6-14
<正>提婆达多与佛陀的故事,在佛教经典中记载较多。提婆达多(Devadatta),又译为“调达”“提婆达兜”“地婆达兜”“禘婆达多”等。《释迦谱》卷二记载:“调达,亦云提婆达多,齐云天热。以其生时人天心皆忽惊热,故因为名。”[1]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和斛饭王是兄弟,提婆达多是斛饭王之子,与阿难为兄弟,与释迦牟尼是堂兄弟关系。释迦牟尼和提婆达多的矛盾关系在佛经中多有记载,但众多的佛经中,对提婆达多的评述出现了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3.
王丽心  李利安 《法音》2009,(9):65-65
9月6日至7日.云南省大理州佛教协会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州委副书记王桂芳,州委统战部部长杨秀星,州政府副州长郭有兵,州政协副主席毕熊光及省州宗教部门、省佛协、州市县各宗教团体负责人到会祝贺。会议审议通过了《州佛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修改后的《大理州佛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大理崇圣寺方丈崇化法师当选为第二届州佛教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4.
2.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3.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4.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5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无垢光焰炽,明镜耀世间。6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边旃邻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8宫殿诸楼阁,观十万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9.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呈妙法音。10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佛慧明镜日,除世痴暗冥。11.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  相似文献   

5.
慈云 《法音》2000,(1):57-57,56
支提山位于闽东鹫峰山东南部,海拔800多米,今属宁德霍重乡。“支提”为梵语的音译,积集之义,又译聚相。由于《华严经》曾记载:支提山为天冠菩萨说法处,这更使得福建这座名山遐迩闻名,以至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说。唐代武则天时,高丽僧元表往西域瞻礼圣迹而回,负《华严经》八十卷,寻访霍童,至支提山那罗岩,居石室中诵持《华严经》。五代末,吴越王钱俶命法眼宗清耸了悟禅师入闽上支提山,了悟于山中建寺。宋开宝四年(971),朝廷赐额“华严寺”。后了悟回杭州灵隐寺,由其法嗣辩隆继席。雍熙二年(985),朝廷又赐额…  相似文献   

6.
人们平时谈佛教的时候,有很多人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何人,但是一说到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那真是达到了童叟皆知、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且一至认为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之风范应该极力提倡,我以为这并不是偶然的。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看,菩萨所具有的那种慈悲喜舍、济世度人的大无畏精神,恰好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仁义之风、以德报怨的圣贤之道相融会,使得印度佛教能够在中国开花结果。从佛法的角度讲,具备并圆满了菩萨行是成佛的必经之路。所以,论佛也罢、修佛也好,那就必须要说到菩萨的慈悲本怀及利益众生的无尽大愿。菩萨,全称为菩提…  相似文献   

7.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地寺庙届时均举办盛大法事,宣扬地藏的盛德,许多地方还有点“地藏灯”、烧“地藏香”的风俗,地藏菩萨成为僧俗共敬的大愿  相似文献   

8.
赵朴老最近在一次谈话中说:“佛法不只是讲出世,还有许多是讲入世的,应该把有关入世法的论著加以搜集整理,为人间佛教的实践提供资粮。”朴老的远见卓识有待志士仁人去实现,而本栏则愿以一席之地聊供浅谈。浅谈,是指篇幅不大,题目不大,决非指蕴含不丰富、道理不深刻。我们力争每一篇都能小中见大,浅中寓深,将佛法与人世密切联系,为“启迪智慧,净化人生”做一份努力赵朴老在谈话中还提到革命先烈翟秋白。这位视死如归的英雄便曾经说他自己之献身革命,恰恰是由于受到“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的影响。佛教思想能产生这样一种影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但有些人认为学佛便会消极,其实,原子能可以发电、治病,也可以杀人;原子能自身并无是非,是非都在运用的人身上。佛教思想是否也可以看作一种“原子能”?  相似文献   

9.
郭梅 《天风》2004,(10):49-49
让我们将智慧与知识、心思与意念、言语与行为都奉献于上帝,为上帝使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上自己的职责--"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并要在此专心。"(提前4:15)"你当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提后2:15)这是年老德高望重的保罗对年少阅历不深的提摩太的教训和劝导。我想这两句话不  相似文献   

10.
忙碌的菩萨     
有几篇新闻报道,一篇是关于“春都”集团启用“算命大师”,听信谗言,不惜花重金改造厂门,办公室朝向等,甚至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都被安排听“大师”们讲“意念”。当然,每次给大师讲课费用也不会太少。结果,使原本就人不敷出的资金更加短缺。另一篇是说山西一家煤矿发生事故,27名井下工人丧生,检查事故原因时发现,该矿没有任何安全措施,而该矿老板却花费近万元建了一个供“窑神”的庙,每逢初一、十五该矿老板还要亲自入庙上香。还有一篇来自湖北潜江的报道,说的是一位11岁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说:"宗教世界只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即使在宗教教条占主要影响的时代和社会结构中的文化,也存在着世俗精神."[1]从宗教的目的与要求来看,宗教总是把天国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看作是对立的,追求灭绝世俗的享受,宣扬天国的神圣与美好.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过去,一个家里的所有风光,所有的过去,所有的经历,都在一个框子里框着了,那是一个家最简单、最直接的履历。那个框子就是相框,是用木头做成的,镶上一块儿玻璃,便把家里所有的照片,所有的荣光都放进去了。比如,谁家有出门的,到过哪些地方;谁家有当兵的,在军营里的照片;孩子们上学的毕业照,工作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1,(1)
中国佛教有五大菩萨受到普遍地崇敬。这五大菩萨是:文殊菩萨表大智,体现了佛教重智慧的精神;普贤菩萨表大行,体现了佛教重实践的精神;观音菩萨表大悲,体现了佛教重慈悲的精神;地藏菩萨表大愿,体现了佛教重誓愿的精神;弥勒菩萨候补佛位,是未来佛,体现了众生皆可成佛的现实可能性。《佛教的五大菩萨》一文,是明旸大和尚所撰《佛法概要》中的一章,本刊将分五期转载,广大读者当可藉著文字般若的激发,深入了解五大菩萨各自的殊胜法门和度生因缘,策励上求下化的愿力,圆满无上菩提。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1,(3)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日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网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的解释: 1.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2.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 3.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1,(5)
地藏圣号的由来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十地,具有七义:1.能生义,土地能生万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2.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3.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万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4.能藏义,土地能  相似文献   

16.
由李利安等人撰写的《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系山东大学路遥教授主编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系列"(七卷)中的第四卷.全书近64万字,于2011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将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佛教四大菩萨与广大普通民众的信仰结合起来考察,既丰富了学界对精英文化型佛教以外的民众信仰型佛教的研究,也开阔了我们对传统民间信仰的认知思路. 中国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大乘又称菩萨乘,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主旨.因此,菩萨成为中国佛教信众心里神圣又不失人情味的崇拜对象.在众多大菩萨中,最受追捧的是观音、地藏、文殊和普贤,他们分别代表大悲、大愿、大智和大行.特别是随着四大名山的形成,朝拜菩萨道场的信仰模式成为中国佛教信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征之一.而民间信仰由于没有经典的捆缚、专职人员的限制和历史包袱的背负,而呈现出轻松活泼、简洁明快、功利通俗等特点,所以在历史的变迁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与正统的儒释道三教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佛教,在思想、礼仪、造像等各个方面滋养了民间信仰.而被民间信仰吸收和改造的佛教因子又大部分与四大菩萨有关,由此所形成的信仰形态也成为受众最多、普及面最广、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民间信仰现象.因此,将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并列起来考察,有足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表现出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和独具匠心的选题思路.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1,(4)
从唐宋以来,观世音菩萨像塑为女相,是有其意义和根据的。女人的苦难,从古以来一直比男人多。发扬人间的母爱,使广大无私的母爱升华为菩萨平等慈悲的精神,接引众生趋向正觉的大道,乃是菩萨精神的完满体现。观世音菩萨随缘示现三十二应,千手千眼,拯救多难的烦恼众生,表现了菩萨的无穷悲愿。明旸法师的《观世音菩萨》一文,要求我们奉行菩萨的言教,修习菩萨的大悲法门,增长清净的功德法财;发扬菩萨慈悲济世精神,奉行佛法、诚笃实践,自会得到菩萨的加被。愿大家化热恼而成清凉,同沾观世音菩萨的杨枝甘露。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1,(2)
一、文殊的事迹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音译,略称文殊。或译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1.天降甘露,2.地涌七珍,3.仓变金粟。4.庭生莲花,5.光明满室,6.鸡生凤子,7.马产祥麟,8.牛生白犊,9.猪诞龙豚,10.六牙象现。公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藏传领袖达赖、班禅和章嘉向清代诸帝呈进丹书和会晤等事宜,阐明了清代诸帝就是文殊师利的真相,揭示了满清王朝对蒙藏等少数民族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屈指算来,我接触佛教已届廿载。虽说皈依多年,向来自觉没有资格称为三宝弟子。原因无他一秉性顽劣,总不爱循规蹈矩的老实念佛。按理说,像我这种“口头禅”信徒,早该在滚滚红尘,流浪生死。然而,冥冥中似乎有股力量保护着我,以致即便荒诞不经,我终究没失去弥陀的眷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