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子网络时代,知识载体的虚拟化意味着知识的存在方式正在引起重大的转变。这戏剧性地改变了传统知识离散的布展方式,根本上刷新了人与知识的关系,革命性地重塑了知识生产者之间交往互动的方式,既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知识生产的能力,又对当前既有的知识生产制度及规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样一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人类文明影响至为重大的技术变革,亟待我们从诸多层面寻绎其哲学意蕴。这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论、社会历史理论研究提出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子网络与宗教●在当代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联结各电脑用户和现代通讯设备的国际互联网正渗透和改变着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过去,由于通讯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加之于信仰和文化方面的成见、壁垒,各宗教、各宗教和各教会之间的横向交流不多,这样,信仰者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柏拉图的《克里托》《拉凯斯》《伊翁》《高尔吉亚》等早期对话录中关于专家知识概念的论述,指出专家知识是柏拉图早期对话录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苏格拉底这个角色由以考察德性问题的基本视域。柏拉图早期知识概念主要指专家知识,而非作为命题态度的确知。专家知识是处置领域内事物的一种能力,它追求特定的好并造就特定的产品或功用。专家知识蕴含理论性理解,即对特定领域内事物之本性和原因给出说理的能力。柏拉图认为专家因其知识而具有不可错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电子网络会改变宗教吗?王建平编者按:“电子网络会改变宗教吗?上帝在网络年代里有可能变得与以前不同吗?”以下这篇文章就涉及到这个问题,文中介绍了宗教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是现代电脑科学技术在宗教领域上的应用。一般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如水火不相客,是截然对立...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序列学习范式,用反应时间接测量被试的内隐知识,问卷以及再认成绩直接测量被试的外显知识,并采用PDP测量被试的意识与无意识贡献率.结果表明:(1)无RSI条件下能习得一定的无意识知识,而在有RSI条件下习得的知识大部分能被外显地意识到.(2)当内隐序列学习中既包含运动知识又包含概念知识时,无RSI条件下易获得运动知识;而在有RSI条件下,如果时间充分且能协调注意资源,运动知识和概念知识均能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6.
盖梯尔问题是当代认识论的焦点之一,它指出了传统的知识定义存在严重缺陷。众多学者发现,盖梯尔问题的本质是知识与运气不相容,即知识不能是凭借运气而为真的信念。本文进一步分析运气所带来的认识论难题,指出盖梯尔问题及其后续探究实际上可总结为一个以悖论形式呈现的运气怀疑论。运气怀疑论为理解各种知识理论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并明确了目前的知识理论需要在分析论题无运气论题运气的遍在三个命题所构成的悖论中给出合理的解悖方案。  相似文献   

7.
达米特"隐含知识"概念析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达米特建构意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中,显示性本是核心原则,是贯穿于达米特意义理论中的一条主线.达米特是基于"隐含知识"概念的哲学分析而提出显示性原则的,"隐含知识"概念构成了显示性原则的理论根基.本文试图在达米特意义理论的背景下,分析"隐含知识"的基本内涵以及它对于意义理论研究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概念的属种关系的研究,对逻辑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属种关系的分析研究,体现着我们从一群对象中析取一组或一个特定对象的逻辑活动。而没有这一点,事物就没有分类、没有层次,以致概念不清,事理不明。既然属种关系体现着类(一般)和种(特殊)、个(个别)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又是逻辑推演的基础,所以,对比分析研究俄汉两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中的信念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念(belief)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从柏拉图明确把它作为认识论范畴提出后,历史上不少哲学家都对它进行过研究。本世纪以来,这一研究更加深入,特别是六十年代美国哲学家盖梯尔(Edmund L.Gettire)发表了《合理的真信念是知识吗?)一文,把这一研究推向了高潮。迄今,西方哲学界研究信念的文章和专著仍不断问世。本文拟对这一研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当代诠释学中的间距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距”概念对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时间的流逝形成了“时间间距”,空间上的间隔形成了“空间间距”。但本支探讨的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的“间距”,虽然它内在地含有这层意义。从诠释学的角度看,间距意味着异化、疏远化。这种“间距”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时空上的现实距离。即便在时空上不存在“间距”的地方——比如说,早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论述,已指出了人与其自身的疏远化──也可能产生由疏远化而形成的间距。本文的探索只是一初步的尝试,望识者请君不吝赐教。在现代诠释学中,“间距”意识是诠释学理论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1.
观察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深入考察观察概念,对于我们目前关于认识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是大有裨益的。西方许多科学哲学家都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本文拟对科学哲学中的观察概念作一简单介绍。观察成为科学认识中最基本的活动是与近代科学一起产生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否定概念?逻辑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提出一些看法,求教于大家。一、否定概念,其语言形式一定是以否定语素打头。如果“非”、“不”、“无”等字样不表否定,那带有“非”等字样的语词所表达的概念一定不是否定概念.如“非洲”、“不丹”等。二、某个语词即使前面带有表否定的语素,但不一定是否定概念。带否定语素是成为否定概念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或  相似文献   

13.
<正>一罗尔斯的观点引出的问题众所周知,约翰·罗尔斯在构建自己的"正义论"时,曾经非常自觉地把康德伦理学作为自己的思想资源。在《正义论》一书第4章第40节中,罗尔斯以"康德对正义即公平的解释"为标题,论述了康德的绝对命令就等于"正义原则",按照正义行动,等同于按照绝对命令行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已经讲了很长很长时间。可是,人们很少去认真追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这个“历史”究竟意指什么;人们误以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历史仅仅就是常识中的社会历史领域之意,就这样.这个似乎无需证明的“常识”就无思性地以误传误了这么多年。我发现,如果不带先见地面对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也就是说,从马克思哲学新世界观的原初语境来看,马克思在哲学总体上确定的这个“历史”并非单单是一种狭义的社会历史领域,同时还具有一种更重要的哲学本体性规定。这也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是…  相似文献   

15.
拜物教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士国 《哲学动态》2008,46(4):20-2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生活决定意识",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其"颠倒性"根源于生活历史过程自身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辩证法的同一性概念历来就有很多争议,特别是“四人帮”对这一概念的肆意歪曲,更造成了这一概念的混乱。搞清这一概念,对于阐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对于党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和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知识神经中的中医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写这么一篇文章 ,完全出自一种冲动。在上个世纪末 (1999年 )的某地方中医药学界 ,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之事 ,一个中年学者写了一篇《变亦变 ,不变亦变》的探讨中医学发展之论文 ,孰知竟引起一场风波。具体的细节 ,不便多说 ,总之 ,讨伐声不断 ,上纲定性者有之。笔者对该学者文中的观点并不全部赞同 ,该文确有见解偏颇甚或是失误 ,然而 ,这只是纯学术问题 ,自可通过学术研讨 ,加以澄清。至少 ,文之初衷 ,倡导中医学应该变 ,必须变 (对此 ,本人完全赞同 ) ,每个业内人士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这应该是基调 ,这应被视为现时代中医师的必备素质 ,…  相似文献   

18.
知识社会中的中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写这么一篇文章,完全出自一种冲动.在上个世纪末(1999年)的某地方中医药学界,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之事,一个中年学者写了一篇<变亦变,不变亦变>的探讨中医学发展之论文,孰知竟引起一场风波.具体的细节,不便多说,总之,讨伐声不断,上纲定性者有之.笔者对该学者文中的观点并不全部赞同,该文确有见解偏颇甚或是失误,然而,这只是纯学术问题,自可通过学术研讨,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9.
张能 《世界哲学》2023,(2):107-116+161
德勒兹毕生的思想与“内在性”难解难分。德勒兹在不同时期对“内在性”都有其艰深的探索,尤其在后期重要著作《什么是哲学?》《内在性:一个生命……》中,德勒兹又重思“内在性”这一课题。德勒兹对“内在性”一直萦萦于思,但就其每个时期的单个思想文本而言,所朝向内在性的方式是迥异的。总体上,根据德勒兹系列的思想文本,内在性本身以不同的形式或方式显现于其哲学的内部,并将其勾连为一套完整的独属于德勒兹的哲学体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内在性就是为了实现内在性而进行无限创造的努力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如何充分地呈现和利用内在性,而不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陈述表达。因为内在性本身就是必须被思考,但是又无法被思考。毋宁说,它不是一种知识或者理论,而是一种触摸。它超越了一切理论知识的纯粹沉思,它指向的是一种纯粹潜能或者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从角色的角度关注,互动一直是社会学的传统之一,但由于网络人际互动的特殊性,我们应该谨慎地思考角色理论解释网络人际互动的适宜性。电子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符号化特性,使得交往双方都以ID出场,这是网络人际互动与现实人际互动的最大区别。而现有的研究都理所当然地用角色理论来解释电子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并认为ID便是个体的虚拟身份,同时也是个体在网络中要扮演的角色,而事实上,电子网络空间中互动的个体是去角色的。因此,我们应该在电子网络空间中人际互动本质的基础上,寻求更有效地解释网络人际互动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