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在临床伦理学、科研伦理学、公共卫生伦理学、新生物技术伦理学、动物和环境伦理学以及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和文化层面等领域检阅我国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研究成果,以推动我国生命伦理学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  相似文献   

2.
1 对生命伦理委员会成员进行教育的程序 生命伦理委员会应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预先告知新加入的成员需要经历一个继续受教育的过程——亦即准备参加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生命伦理学难题的讨论,可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要让委员会成员了解,指导委员会活动的程序性问题和政策性问题与那些构成生命伦理学领域并可能需要委员会予以注意的实质性生命伦理学概念、问题、及难题是有区别的。委员们还应进一步了解,以往数十年来,在生命伦理学这个学科的专业发展过程中陆续涌现了大量的新知识。这些知识不但为有关生命伦理学的决策提供了一个全球参照框架,而且提供了对于结合特定文化、宗教和政策环境背景解释和讨论案例、问题及政策很有用的相关信息、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我国一些著名的伦理学学者在北京集会。就申请第八次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在中国召开作了磋商。会议首先由邱仁宗教授就有关问题作了说明,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向国际生命伦理学联合会提出申请,并成立了以彭瑞骢、何庆澧教授为名誉主席,邱仁宗为主席,李本富、杜治政、翟晓梅、倪慧芳教授为副主席的申办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这一期的<医学与哲学>杂志,集中发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委员会UNESCO(IBC)第九届会议上几篇关于遗传学伦理问题的报告和论文,以供读者了解遗传学领域里伦理学的研究进展,推进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学委员会是联合国重要的生命伦理学的咨询机构,由来自世界各国几十位委员和几十位咨询专家共100多人组成,于每年11月前后举行一次会议,讨论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专门问题.我们所以经常把这个委员会的报告推荐给读者,是因为这个委员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参加会议的专家能够较多地反映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信息,带来这些国家的政府、民间组织在生命伦理学的决策和动向;同时也因为这个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建议、宣言,都是经过多方准备和研究的.从这些文件和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主流倾向,知道世界生命伦理学领域里发生了什么,了解他们现在做什么,他们下一步打算怎样做.显然,这些对于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和教学,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11月6日~8日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3日~7日在印度尼西亚日惹苏南卡加大学酒店举行的第九次亚洲生命伦理学大会:"亚洲生命伦理学:自然和谐的健康美好生活",由亚洲生命伦理学委员会(www.eu-bios.info/ABA.htm)、印度尼西亚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印度尼西亚科学研究所以及苏南卡加州属伊斯兰宗教团体共同举办.本次会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伦理学第三次生命伦理学圆桌会议.现将大会论文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国际世界,生命伦理学已经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社会运动",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欧美国家健全和完善现代医疗保健制度过程中,"生命伦理委员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使人们从伦理学角度探索"我/我们应当如何决定和行为"的问题,也推动社会从制度建构和文化塑造层面回答"政府应当如何行为"、"如何增进公民的生命伦理意识"等问题,并从哲学领域深入探索如何应对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复杂问题与困境,论证相关伦理选择及其实践的合理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生命伦理学在机构建设、咨询服务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发展及生命伦理委员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12日~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100多名与会代表共提交了论文100余篇,对生命伦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拟于2016年6月22日~24日在香港举办第十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22日报到)。会议学术委员会由罗秉祥、陈强立、张颖和范瑞平组成。本次会议的重点课题是:(1)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如,何为"中国生命伦理学"?何为"建构"?如何"建构"?);(2)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特殊理论问题(如中西方伦理理论关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CMB)资助下,2012年12月15日~17日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了"2012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高级研讨会",与会的国内外著名生命伦理学专家就干细胞研究及其临床转化、移植器官的捐赠和获取、生物材料数据库与表观基因组研究、知情同意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在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实践中和监管制度的改革面临的挑战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系统的伦理委员会委员、科研人员、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高校教师和医疗管理者等50余人参会.CMB项目负责人翟晓梅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没有单一国教或价值权威能全盘解决科技政策与价值问题的多元社会中,由政府设置公共论坛性质的政策咨询委员会,是一项值得采纳的作法.美国先后设立过6个国家生命伦理学委员会,探析它们的建立与变迁,可以为我国类似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道德共识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委员会是应用伦理学的实践平台,是人们通过民主对话与协商应对和解决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伦理悖论与道德冲突,从而形成道德共识的重要场所.从应用伦理学发展史上看,比较著名的伦理委员会最先产生在生命伦理学领域(特别是基因与生殖技术)里,有英国的沃诺克(Warnock)委员会、澳大利亚的沃勒(Waller)和迈克尔(Michael)委员会,加拿大的贝尔德(Baird)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了对由IBC负责起草的"生命伦理学普适规范宣言"的不同的宗教和道德观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法国巴黎,2004年8月23-24日)上,由分别来自佛教、儒家、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天主教的代表发表了这些观点.文章评述了这个生命伦理学宣言产生的过程,其对世界上截然不同、不同通约的宗教和道德观点必定是敏感的.文章主张,具有不同道德传统的生命伦理学家,而不是生物医学科学家,应该在制定国际适用的可行的生命伦理学规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人类遗传数据国际宣言纲要(修正稿)是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在第九次会议(2002年11月26-28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初步审议后提出,并在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起草小组第四次会议(2002年11月29日,加拿大蒙特利尔)缜密考虑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新西兰的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国外访问汇报之二邱仁宗1993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我访问了新西兰,参加了国际生育伦理学研讨会和国际生育伦理学学会第二次理事会。新西兰国际生命伦理学研讨会由德尼登市奥塔戈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举办,匈牙利、新西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12~14日,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第八届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讨论了由其工作小组起草的两个规划报告:第一是关于伦理学、知识产权和基因组学。第二是基因资料的收集、处理、贮存和使用。会议还召开了生命伦理学和青年人教育的圆桌会议,并在大会上介绍了蛋白质基因组学的伦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委员们讨论关于个人资料保护的问题,并形成了相关决议。  相似文献   

17.
徐海波 《哲学动态》2008,(1):101-102
2007年10月12~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8.
正1会议概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正在世界各地传播,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传染病突发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疫情暴发前期公共卫生监测、信息透明化、医护人员的防护、疫苗与药物研发的规范化、病人权利的保护等成为公众关注焦点。2020年3月27日,由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医学与哲学》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七届会议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厄瓜多尔政府的盛情邀请下,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IBC)第七届会议于2000年11月7~9日在基多举行。来自50个国家的170余名学者到会。IBC讨论了两个工作小组关于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学问题及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问题的报告。几位专家召开了一次主题为“生命伦理学教育”的圆桌会议。IBC还就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经济方面的问题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7日,一场聚焦于"传染病突发事件的伦理与监管"的在线研讨会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哲学》杂志协办。会议持续三个小时,累计观看次数近4000次,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0人。会议开幕上海市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庆澧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致开幕词,主要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如何应对急性传染病暴发产生的社会及伦理问题,如何处理临床试验与开展临床治疗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