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族与汉族4—6岁幼儿颜色爱好异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儿童颜色爱好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前人曾在3岁以上的年龄儿童作过一些研究。卡兹(S.E.Katg)对西方5—15岁儿童进行的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颜色爱好的顺序是:蓝、绿、红、紫、橙;温肇桐对中国小学生颜色爱好的调查结果是:男生是紫、黄、橙、绿、红、青、黑、白,而女生是绿、橙、紫、红、黄、青、白、黑;陈立、汪安圣对我国儿童的颜色爱好研究的结果表明:从学前到学龄没有多大变  相似文献   

2.
我国汉,蒙,壮,维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我国汉、蒙、壮、维族3—6岁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水平及差异.采用8种常见色片:红、橙、黄、绿、蓝、紫、黑及白作为本实验用色样。结果表明:4个民族学前儿童的颜色正确命名率均随年龄而提高;汉族及蒙族儿童的颜色命名正确率高于同年龄的壮族及维族儿童;不同颜色命名正确率的次序为红色;黑色和白色;黄色、绿色和蓝色;橙色和紫色。4个不同民族儿童都表现了一致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儿童同色配对、颜色命名和颜色爱好方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中国儿童在同色配对中,到2.5岁阶段表现出一种“飞跃”现象,正确配对率达95.8%。中国儿童对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沿着如下规律,先是对红色能正确命名,然后是白和黑,再后是黄和绿,最后是蓝、橙和紫。对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汉族、朝鲜族、维族或是壮族儿童在学前期阶段均倾向于以暖色调及鲜艳色调(如红、橙、黄色调)为喜爱色,而不怎么喜欢冷色与灰暗色调(如黑、蓝、紫等色调)。  相似文献   

4.
幼儿颜色爱好特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幼儿颜色爱好的一般性特点。被试是4-6岁儿童,共340名,分为5个年龄组。使用红、橙、黄、绿、蓝、紫、棕、浅绿、浅蓝、粉红、黑和白,共12种颜色。以图片做呈现颜色的材料。采用表示不同颜色特性的5种图片(无意义图形、蝴蝶、小熊衣服、瓜果蔬菜和小彩笔).要求被试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实验结果表明:幼儿喜爱的颜色主要是鲜艳的红、橙暖色调和明度大的颜色;这种颜色偏好与客体对象的颜色特性无关;幼儿阶段儿童的颜色爱好具有突出的共同特点,表现出有别于其它年龄阶段的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3~6岁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命名和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3~6岁儿童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和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汉语儿童对11种基本颜色的正确命名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顺序是白、黑、红、黄、绿、蓝、粉红、紫、橙、灰和棕。(2)汉语儿童对基本颜色分类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4岁儿童对基本颜色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5岁儿童有了一定标准,并出现按“彩色/非彩色”和“冷色/暖色”分类的倾向。6岁儿童颜色分类标准更明确,开始由主观标准向客观标准转变。  相似文献   

6.
3—6岁不同民族儿童颜色命名发展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该文报告了我国大陆地区的汉族、蒙族、维族、壮族、白族及哈尼族3-6岁儿童的颜色命名发展的水平与差异。采用8种常见色片,即红、橙、黄、绿、蓝、紫及黑、白作为本实验用色样。结果表明:6个不同民族儿童的颜色正确命名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不同民族儿童的颜色正确命名率存在一定差异。从总平均结果值来看,汉族儿童正确命名率为75.7%,蒙族为74.9%,哈尼族为59.8%,壮族为57.8%,白族为56.3%,维族为42.9%。对不同颜色的正确命名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正确命名颜色的先后发展次序是:先是黑色、红色、白色,然后是黄色和绿色,再后是蓝色,最后是紫色与橙色。对儿童给予早期颜色命名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和促进其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4~6岁幼儿颜色偏好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少英  葛列众  朱瑶 《心理科学》2004,27(3):669-670
本实验采用对偶比较法.对4—6岁幼儿进行颜色偏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4—6岁的年龄段中,幼儿颜色偏好顺序依次为:红、黄、橙、蓝、紫、绿;男女幼儿的颜色偏好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之间的幼儿颜色偏好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是对人的一生爱好颜色的发展的横断研究。被试从3岁至90岁,共行13000余名。实验颜色有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10种,用蝴蝶、衣服和正方形3种物体图形做成颜色卡片。要求被试分别从同形异色的色卡中选择一种最喜欢的颜色。结果表明:从幼年到老年对颜色爱好的变化是按一定的趋向逐渐转换的。颜色爱好的次序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地区与香港地区4岁-5岁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无论北京地区儿童或是香港地区儿童,对颜色的正确命名率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5岁儿童的颜色正确命名率明显高于4岁儿童。对8种颜色的正确命名百分比,香港4岁儿童为77.25,5岁为86.75;北京地区儿童4岁为77.75,5岁为86.75;(2)北京地区与香港地区4岁与5岁儿童对8种颜色的正确命名率,总的趋势是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明显差别。(3)对8种不同颜色的正确命名的易难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命名正确率较高,有的较低,北京地区儿童按命名易难(正确命名率高低)次序为:红、白(100%),黑、绿(97.2%),黄(94.4%),蓝(80.5%),橙(66.6%),紫(22.2%);香港地区儿童为白、黑(100%),绿(92.2%),蓝(85.4%),红(85.0%),黄(76.7%),紫(69.4%)及橙(42.6%).  相似文献   

10.
3—6岁城郊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言心理学家们对很小的婴儿有否辨别颜色的能力曾作过许多观察研究.1881年W.Preyer 在他的观察中发现。婴儿出生42天时,已具有对色彩物品表示出愉快神态,说明他已具有一些颜色感觉.他让幼儿看红、绿两种颜色,轮换地问他“红在哪里?”“绿在哪里?”.他发现三岁的幼儿已能正确说出一些颜色名称,分辨颜色的能力随幼儿的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本文作者曾以红、橙、黄、绿、蓝、紫、黑、白8种常见色卡作为实验材料对我国城市汉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智力落后的儿童分别进行了颜色辨别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各民族3—6岁儿童的颜色命名正确率,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而汉族儿童的颜色命名正确率略高于同年龄的壮族儿童,壮族儿童又略高于维族的儿童.智力落后儿童的颜色命名正确率则均低于同龄正常各族儿童.在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方面,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有无差别呢?本文作者对北京郊区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与北京市区儿童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3—6岁白、哈尼族与汉族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云南地区白族与哈尼族3—6岁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发展,并与北京地区汉族同龄儿童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民族的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都伴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但汉族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略高于哈尼族与白族同龄儿童。总的来看,儿童对不同颜色正确命名能力的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性,即黑、白、红三色较易正确命名,其次是黄、绿、蓝三色较难正确命名,命名正确率最低的颜色是橙与紫。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自然界是一个丰富多采的色彩世界,婴儿出生后便已开始接触各种色彩的刺激。对婴、幼儿色觉发展的研究,研究者们一直很感兴趣。在我们的前一项实验中曾对3—6岁学前儿童的颜色命名及颜色再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岁幼儿可以命名部分颜色,对8种颜色的正确命名率为:红(93.3%)、白(90%)、黑(83.3%)、黄(53.3%)、绿(43.3%)、蓝(26.6%)、紫(10%)、橙(6.7%),平均数为50%,儿童随年龄增长,正确命名率逐步提高,到6岁时,8种颜色的命名率平均数达94.5%。但3岁以下的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灰、白10种单色,研究美术专业人员(117名)和非美术专业人员(447名)的颜色爱好特点的异同.采用物体图和抽象图形两类图形共7种,其中又按颜色特性分为记忆色和任意色两类.结果表明:两类人员都具有偏好记忆色的共同倾向,但偏好程度有显着差异;对任意色的爱好,美术专业人员与非美术专业人员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前者明显地偏重爱好无彩色灰黑白颜色.  相似文献   

14.
盲童心中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白、红、橙、黄、绿、蓝、紫、棕、灰、粉红11种基本颜色词为材料,运用颜色概念测试和颜色词分类的方法,研究了盲童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被试是85名盲校学生。结果表明:(1)盲童的颜色概念测试通过的顺序和明眼儿童的颜色命名的顺序既相似,又存在着差异;(2)盲童的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中有两个维度:①“彩色/非彩色”;②“实物色/背景色”。(3)盲童的颜色概念组织具有主题关联和slot-filler联系的性质,即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强调事物的功能、语境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颜色命名及颜色再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包括两项实验。实验一采用8种不同颜色对120名3~6岁学前儿童进行了命名实验。实验二采用12种颜色对120名3~6岁学前儿童进行了颜色再认实验。结果表明,3~6岁儿童对颜色的正确命名和对颜色的再认能力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对8种颜色的正确命名百分比,3岁为50;4岁为67.5;5岁为90;6岁为94.5。不同颜色的正确命名的易难程度不同,有的命名正确率较高,有的较低,按其易难次序为红、白、黑,黄、绿、兰、橙、紫。3~6岁儿童的正确再认平均分数,3岁为0.30;4岁为0.38;5岁为0.55;6岁为0.64。学前儿童对颜色的命名及对颜色再认的实验结果均表明5岁阶段似乎是这方面能力发展的一个明显“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色、形爱好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立  汪安圣 《心理学报》1965,10(3):83-87
人对顏色、形状有不同的偏好,这原是周知的事实。过去心理学对顏色的爱好研究很多。卡茲(S. E. Katz)和布律德(F. S. Breed)研究了5—15岁的儿童,各种顏色爱好的次序是:蓝、绿、红、紫、橙。国內陈鹤琴对小学生有关光谱各色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两端色彩的爱好胜过居中各色。温肇桐调查小学生对顏色的爱好次序,男的是:紫、黄、  相似文献   

17.
抽象颜色偏好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对偶比较法对4~21岁人群779名被试进行抽象颜色偏好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4~21岁人群抽象颜色偏好顺序依次是蓝、橙、红、黄、紫、绿;(2)男生和女生对抽象颜色的偏好具有明最差异;(3)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时抽象颜色偏好具有明显差异;(4)抽象颜色偏好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但是仍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特点,为患儿创建适合心理特点的住院休养环境提供依据。方法自制2组颜色卡片,采用对偶比较法对30名住院患儿进行了7种颜色的偏好研究。结果:1.30名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结果依次为:黄,蓝,橙,粉,绿,红,白。2.有无白血病患儿颜色偏好顺序不同,红色与白色为两类患儿最不喜爱的颜色。3.不同性别患儿的颜色偏好顺序不同。结论了解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的特点对于充实相关理论,改善住院环境、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人颜色情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用部分限制联想法对我国6646名大学生、工人和农民的红、橙、黄、绿、蓝、紫、黑七种颜色情调的调查结果表明:①颜色情调既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个人心理结构的影响;②我国多数人的颜色情调是:红色—兴奋、喜悦,橙色—愉快、兴奋,黄色—愉快、舒适,绿色—舒适、愉快,蓝色—沉静、舒适,紫色—厌恶、忧郁,黑色—悲哀、厌恶、恐惧。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18岁至30岁的250名大学生进行了八套不同款式服装的15种颜色的爱好研究,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都较喜爱白、天蓝、黑(衬衫除外)、大红、深蓝、蓝、咖啡色的服装(运动衫除外);(2)对不同款式服装的颜色爱好顺序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是对运动衫的颜色爱好表现出许多与其它服装颜色爱好不一致之处;(3)对服装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在羊毛套衫的颜色爱好上表现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