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境艺术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基础上诞生出来的一门学科,涉及课程众多但是学生学习起来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毕业之后对其中的每门课程都不是很擅长,软件使用也显得很生疏,自然毕业之后工作状态也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但另一面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开始试图从独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2.
转变教育思想 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1世纪瞬息将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才竞争的挑战,面临着现阶段卫生事业发展与严重的社会问题的矛盾。高等医学教育将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同时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1 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1 科技发展与人才竞争的挑战当国际社会进入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看作当务之急。国际间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谁拥有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几十年生涯中,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理论遗产。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术界深入、系统研究刘少奇思想理论的专著并不多,特别是对他在建国后的思想理论的研究更显薄弱。卞敏研究员集多年研究之心得,撰就新著《殚精竭虑求富国———刘少奇与新中国》(1999年4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笔者近阅该著,颇受启迪,认为这是近年来系统、深入研究刘少奇建国后思想理论的一部力作。其鲜明特点如下:1、提纲挈领,深刻揭示刘少奇思想理论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4.
5.
6.
彭少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1):57-58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人(今杭州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多才,在科学领域也作出了卓越成就,也是著名的科学家。史书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沈括在18岁时,其父为江南东路按察使,他随父任住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因夜晚灯下攻读、写小字染上眼疾,幸得当地名医王琪诊治而愈,“遂能灯下观细字”,从此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8.
10.
斯多葛主义美学上承亚里士多德下启新柏拉图主义,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同时,斯多葛派的美学理论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它体现了希腊化时期希腊语世界与东方的文化大融合的倾向,以及后期在罗马化的过程中对希腊美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代桓谭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 也是易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关于易学本身的一些具体问题,桓谭曾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的易学思想是与其对道家黄老之说的吸收、借鉴密不可分的,并凸显出汉代道家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轨迹, 在中国易学史、思想文化史上意义重大。他对 《周易》的宗教巫术形式持否定态度, 对与此密切相联的谶纬神学以及天人感应、灾异谴告之说多予批判。他本于 《周易》, 生发了深广的忧患意识, 同时继承、发挥《易传》的太和、中正思想, 热切追求社会和谐乃至天人之间的整体和谐, 从而进一步将易学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桓谭易学思想表现出一种兼容并包、综合融会的风格和旨趣, 这是深受《易传》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之旨沾溉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彭少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21):57-58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人(今杭州市).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多才,在科学领域也作出了卓越成就,也是著名的科学家.史书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1]沈括在18岁时,其父为江南东路按察使,他随父任住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因夜晚灯下攻读、写小字染上眼疾,幸得当地名医王琪诊治而愈,"遂能灯下观细字",从此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18.
19.
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在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他关于道德教育培养国民健全人格,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重视公德、私德教育以及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等等,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车文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推进了中国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中国理论心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2) 推动心理学史的研究,在东、西方心理学史及比较史研究方面均成就斐然;3)重视心理学的实践应用,并积极推进了中国心理学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