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普勒斯纳(Helmuth Plessner)、盖伦(Arnold Gehlen)和舍勒(Max Scheler)为代表的哲学人类学,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经卡西尔等人的承接与创造,于20世纪40年代进一步发扬光大。至20世纪末,多种因缘聚合促使德国哲学人类学再度受到欧美思想界的青睐,颇有复兴之势。鉴于国内学界对于哲学人类学以及各家学说之研究仍较为有限,笔者借德国访学之机邀请波茨坦大学汉斯-彼得·克鲁格(Hans-Peter K  相似文献   

2.
2004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德国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以"技术伦理与技术评估"为主题举办了为期10天的讲习班.主讲者是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胡必希(Christoph Hubig)先生.借此机会,我们邀请胡必希先生、正在中国访问的柏林工业大学哲学系教授波塞尔(Hans Poser)先生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前教授就德国技术哲学发展的分期、主要代表人物、技术哲学的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与讨论.本文根据对话记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2003年3月,我受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的资助,到德国爱尔兰根大学汉学系做访问研究.期间访问了慕尼黑大学汉学家叶翰教授,谈到了对中国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些看法.现摘发出来,以飨国内学者.  相似文献   

4.
《世界哲学》2010,(3):F0004-F0004
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倾情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华美乐章。值此全球文明汇聚交流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德国耶拿大学联合举办首届“中德哲学暑期研讨班”,邀清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内外德国哲学研究著名专家来上海讲授各自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由德国大众车辆厂基金会(VWstiftung)和乌培河谷大学(Universitat Wuppettal)资助的德国首届老子讨论会,于1993年5月16日——21日在德国科隆附近的玛丽亚山谷(CMarientat)召开。来自中国、德国、美国、瑞士、挪威、韩国等国家从事哲学和  相似文献   

6.
格奧尔格·克劳斯(Georg Klaus 1912—1974)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12年出生于纽伦堡的一个工人家庭。青年时期在爱尔兰根学习数学、物理学与哲学。1928年参加德国共产党。因为从事反法西斯活动,1933年底被捕,并被关入达豪集中营。战后在德国统一社会党组织中做领导工作。1950年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升为这个大学的哲学教授。1953年调往柏林,担任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并主持逻辑与认识论讲座。1961年当选为德国柏林科学院院士,并任该院哲学所所长、哲学部主任和控制论部副主任。1959年和1964年先后获得两次国家科学奖。1974年7月29日因病逝世。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在为他逝世所发的  相似文献   

7.
德国技术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访李文潮教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楠 《哲学动态》2003,(10):17-24
20 0 3年 3月 7日~ 15日 ,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李文潮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题为“德国技术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深入浅出 ,全面展现了作为技术哲学发源地的德国的技术哲学历史与现状。李文潮教授系德籍华人学者 ,德国柏林 -布兰登堡科学院莱布尼茨编辑部研究员、爱尔朗根大学客座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莱布尼茨哲学、 17世纪西方哲学史、佛教哲学、科技哲学、技术伦理、 17世纪基督教传教史。主要论著有 :《佛教哲学思维引论》 (德文版 ,1999) ,《莱布尼茨与中国———纪念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发表 3 0 0周年国际研讨…  相似文献   

8.
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科学哲学的内在矛盾越来越尖锐,新的科学哲学传统的建立正处于探索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德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我们对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简称波)教授和德国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李文潮(简称李)先生进行了专访。问:英美科学哲学界普遍认为,科学哲学产生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波:一般认为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这是分析哲学的看法,分析哲学的典型特征是坚持经验主义传统,从经验主义中…  相似文献   

9.
对于马克思哲学和德国理念论之间的关系,已有众多的研究。论者们多从思想发生学的角度讨论马克思哲学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哲学等特定思想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德国理念论奠基者康德思想的具体阐释,把作为整体的德国理念论的基本问题解释为理念如何现实化这一问题。在此脉络中,马克思哲学就呈现为德国理念论的内在批判者和创造超越者。  相似文献   

10.
鲍尔格曼(Albert Borgmann)教授于1937年生于德国弗赖堡,在那里读完中学后入弗赖堡大学读书,主修哲学、德国和英国文学以及艺术史诸课。读了三个学期以后,他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在奥斯汀)继续读德国和英国哲学以及语言学一年,后又转到伊利诺斯大学(在厄尔班那)继续学习两年,于1961年获德国文学硕士学位。此后,他  相似文献   

11.
德国哲学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人曾经在哲学上演奏过第一小提琴,然而,今天的德国哲学已经失去了它的声望,创造力、幻想和丰富的思考严重缺乏。将杰出人物耗费巨大精力的、复杂的思维过程用简单而又与时俱进的语言转化过来,就可以获得好的成果,而这些成果的获得通常又只需要最少的工作,这成为学术研究的规则;哲学教授们正在使用的哲学专业术语,与其说是在表达思想,不如说是通过对这些术语的使用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保守的哲学教育,学生对导师事业的继承变成了对其思想的维持,失去了质疑和反对的能力;哲学为大学所垄断,远离生活,远离民众。德国哲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走向生活、注重实效,也许会给危机中的德国哲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教授、《费希特全集》(巴伐利亚科学院版)主编、国际费希特学会荣誉主席、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劳特(Reinhard Lauth)博士因病于2007年8月23日去世。劳特教授1919年8月11日出生于北德的奥伯豪森,曾获医学与哲学两个博士学位。1954年任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从1961年起便开始了《费希特全集》的主编工作,这项浩繁的学术工程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的全部心力。为了这个项目,他拒绝了来自包括柏林自由大学在内的国内外数家高校的教职邀请。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哲学家,劳特教授在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对先验哲学的阐释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李泽厚(1930—)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1954年毕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1990年出国,客居美国,曾任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西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瓦斯摩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员等职,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出现的最著名和最有成就的美学家,也是具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受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中建构论方法的影响,表现出强劲的“经验转向”势头。“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促使人们从微观方面研究技术,分析它的具体发展和模式,研究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化。十多年来,这种趋势对欧美技术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催生了工程哲学这一新兴学科。每两年一次的国际技术哲学学会第14届年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2005年7月20~22日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大学召开。该学会的主席P.汤姆森以及前任主席P.杜尔宾、C.米切姆等几十位美国技术哲学学者和来自英国、德国、荷兰、加拿大、法国、中国…  相似文献   

15.
王路 《哲学动态》2023,(8):82-92
贺麟先生很早就对黑格尔产生兴趣,开始研究黑格尔。他从1941年开始翻译和研究黑格尔的《小逻辑》,约十年后出版。该书影响了几代人,对中国的黑格尔研究、德国哲学研究乃至整个哲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贺先生认为,黑格尔哲学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学,包括《逻辑学》《小逻辑》等著作,这部分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而自然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都是应用逻辑学。所以,贺先生推崇和强调《小逻辑》,体现了他对黑格尔哲学最核心部分的认识。而且,这不仅是贺先生对黑格尔哲学的认识,也是他对德国哲学的认识,是他对哲学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1日至9月4日,我在德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问.在此期间,我与凯瑟斯劳腾(Kaiserslauten)大学的哲学教授沃尔夫冈·诺义萨(Wolfgang Neuser)(简称"诺")就当前欧洲大陆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的某些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做了多次交谈.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7.
《德国哲学论文集》编辑部在京召开座谈会前不久,该编辑部在京召开座谈会。26人与会。会上,首先由编辑部同志介绍了《德国哲学论文集》创办以来的基本情况。这个半年刊是由湖北大学哲学所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刊登德国哲学研究成果的刊物。它面向国内,兼顾国外。该刊外籍编委有10人,约占全体编委的四分之一。它刊登少量外文文章(主要是英文和德文)。该刊注重介绍当代外国哲学家及国外哲学动态。大家一致认为,该刊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哲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全德哲学协会主席施奈德巴赫在全德哲学大会上对该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日本名古屋大学黑积俊夫教授也来信称赞这本刊物。该刊所走的路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反映了外国哲学研究在中国所走的路程。应当说,外国哲学研究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会者还对湖北大学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领导表示敬佩和感谢,因为他们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仍然给予该刊大力扶植。(鹿丽萍)《德国哲学论文集》编辑部在京召开座谈会@鹿丽萍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0月下旬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邀请北京和华北地区部分学者举行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演变讨论会,就国内外有关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动态及情况进行了开阔的交流与对话。现就会议中讨论的几个重要问题概述如下。 一、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与会的同志认为,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现时代,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作用。 有些同志认为,过去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侧重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这是正确的,而且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今后也需加强德国古典哲学总体和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研究,立足于当代,拓宽视野,把这项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演变发展 有的同志认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过程,是在哲学中贯彻理性原则,建构越来越庞大的理性哲学体系的过程,也是在理性旗帜下推进哲学思想,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古典哲学历来被看作哲学研究的模板,然而,这种看法之所以形成有其历史的和时代的原因。中国传统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在精神风格上的契合以及历史的原因,使得中国哲学更容易把德国古典哲学接受为模板。西方哲学的近代发展以及当代哲学的演变又使得德国古典哲学逐渐变成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或特殊哲学形态。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西方哲学的近现代发展,更好地理解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一新中国成立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 5 0年 ,是旧中国德国古典哲学传入 5 0年的继续和发展。在这 2 0世纪后半个世纪里 ,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走过了一条众所周知的“之”字路 :文化革命前的相对兴盛 ,文化革命中的全面中断 ,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前进。不容置疑 ,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 ,后 5 0年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大大地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但从德国古典哲学的无比丰富的内容和极其深刻的意蕴 ,从它作为一个整体的无数构成环节 ,从它作为人类哲学史上一场持续时间最长、展示出一幕幕宏伟场景的哲学革命所隐含的支配哲学发展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