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浩军 《现代哲学》2022,(1):92-100
“移情”是精神分析学、移情美学、移情心理学、移情伦理学和移情现象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它是一个典型的“同名异义词”。精神分析学的“移情”特指弗洛伊德提出的“übertragung”概念,而后四种理论的“移情”指的是“Einfühlung”,本质上是“共情”或“同感”。在精神分析学内部,移情与投射、反移情、共情等概念紧密相关,而不同流派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仅不同甚至完全对立。在精神分析学外部,移情美学、移情心理学和移情伦理学虽然与精神分析学共享了投射或“移置”意义上的“移情”概念,但二者的用法存在本质差异。胡塞尔的现象学反对在投射或移置的意义上理解移情,把移情看作自我以第一人称方式对他人精神生活的深入感受、对异己主体及其体验行为的经验。现象学的移情概念既有助于澄清“移情”(übertragung)与“同感”(Einfühlung)的混用所造成的误解,也有助于理解二者间的关联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验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等等。法兰克福学  相似文献   

3.
英语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主要是分析哲学的天下,而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则风行于欧洲大陆。 现象学家和存在主义者没有形成明显分离的阵营,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哲学家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之间采取各种中间立场。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萨特(只提两个最著名的存在主义者)都是从现象学出发的。但是在这些哲学家和英美的分析哲学家之间,却似乎有某种鸿沟。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很少努力去引起分析哲学家的兴趣。反过来说,对于现象学家和存在主义者来说,分析哲学几乎是一个封闭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初,在法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人文科学思潮,这股思潮开诚布公地宣称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统治法国哲学界近20年之久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等所谓的“意识”哲学相对立的。由于属于这个思潮的思想家们都是在“结构”(STRUCTuRE)或与结构相近的概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初期,当现象学在德国诞生时,美国哲学界盛行的是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20世纪30年代前后,现象学在德国达到了繁荣时期,并逐渐传播到了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现象学(以及在现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主义、诠释学)已经逐步被美国哲学界接受,并成为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之外的另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6.
简讯     
1964年10月22—24日,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会举行了第三届年会。其中,第1次会议由А.古尔维奇担任主席。J.埃迪作了题为“现象学家维廉·詹姆士”的报告。第2次会议由C.施腊格担任主席。P.里格尔作了题为“存在和圣经注释学”的报告。第3次会议由G.A.施累德尔担任主席。发言人有J.康普顿:“自然科学和自然的经验”;W.厄洛:“本体论的自传”;C·科特尼:“现象学和有神论:试论亨利·杜摩利的解释”第4次会议由Н.斯匹格伯格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7.
М.大卫的《巡回宣讲哲学家加布里尔·马赛尔》一书是一部论述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著名的基督教存在主义者加布里尔·马赛尔的生平和创作道路的篇幅浩繁的著作。本世纪二十年代存在主义开始在法国传播。法国的存在主义是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利用了逃亡国外的白俄哲学家Н.别尔佳耶夫和Л.谢斯托  相似文献   

8.
萨特尔及其存在主义在法国风靡二十年之久。萨特尔与戴高乐、毕加索等人齐名,成为当今蜚声世界的法国人之一。然而今天,萨特尔却遭到了攻击。J. 拉康、C. L. -斯特劳斯、M. 福科和阿尔都塞等四人分别撰文对萨特尔及其存在主义提出异义。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是否有理由反对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9.
罗洛—梅存在心理治疗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洛·梅是美国推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健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临床心理治疗家。梅以丰富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站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一生致力于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这个人本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编的《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一书,于1978年11月底编辑完毕,已交人民出版社审校,今春即将出版,作为公开读物发行。这本书是由五个单位27位同志分别撰写的论文集,涉及到现代西方哲学16个流派(唯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实在论,实用主义,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语文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法兰克福批判哲学,结构主义,过程哲学,精神分析学)中  相似文献   

11.
熟悉心理学史的人都知道,心理学同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表现之一是,许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论述了某些医学问题,这些理论与方法已被用于医学。例如,精神分析、行为矫正和生物反馈心理治疗就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医学的应用的产物。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例外;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国内已有较多评论,本文仅简介它的医学应用——“罗杰斯治疗”。罗杰斯治疗(Rogerian Therap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C、罗杰斯(CarlRogers)所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它属于经验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流派。这一流派的心理治疗家们认为,只有联系到通过自我调整而现实化了的  相似文献   

12.
从他人到“他者”——拉康与他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他人的问题上,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哲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ean,1901-1981),在批判“我思”哲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独特的经验,并运用结构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既区别于现象学、又不同于存在论的主张绝对他性地位的“他者”理论。本文拟从自我与他人、主体与“他者”及无意识与“他者”等问题出发,探讨这一绝对的“他者”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英国现象学会主办梅斯(Mays,W.曼彻斯特大学哲学系)主编英国曼彻斯特黑格和霍克兰德出版公司出版每年3期 100页 25开国际统一刊号:0007—0882中图公司征订号:110C0067 英国现象学杂志是英国现象学学会会刊,刊载有关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其它哲学领域的研究文章。该刊副标题为“国际哲学与人类科学研究”,故同时也刊登  相似文献   

14.
自精神分析学诞生以来,其发展进路经历了自我革命、客体关系革命、自体革命、关系革命和神经科学革命。英国独立学派是客体关系革命的主要发起者和中间力量,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的“论战”,并在规模以及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以开放和折衷的态度批判性地汲取各种现存的精神分析观点,形成不同于克莱因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内涵与特征。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和巴林特是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建构出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促使精神分析范式从一元驱力模式转向二元客体关系模式,推动了客体关系理论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后续精神分析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说明桃之“稚”的物理特征 ,他又说 :“桃至拱把以上 ,则液流蠹结 ,花不荣 ,叶不盛 ,实不蕃。”这样细致地描述桃之“稚”的物理状态 ,的确说明船山受到同时代的方以智“质测之学”的影响 ,难怪有学者断言“船山是一位理性主义诗学家 ,而非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诗学家” (陶水平 ,第 1 6 0页 ) (这个说法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此处不申论 )。依照以上的推论 ,我们似乎可以将前文所引的达到了“生活的真实”或“艺术的真实”的看法颠倒一下 ,即“夭夭”、“蓁蓁”之说才不过是追求生活的真实而已 ,而真正达到艺术真实的是“沃若”之笔。“沃若”…  相似文献   

16.
阿尔都塞晚期以“偶然相遇”的方式对唯物主义作出了极具创新性的理解,这一思想转变集中体现在他对精神分析学的再判断之中。一方面,阿尔都塞对精神分析中的结构主义要素进行了批判,并从“偶然性”出发强调了精神分析的唯物主义特质。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推进了“相遇的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由精神分析所体现和催化的“偶然的唯物主义”意味着对以意识哲学为代表的同一性学说的深度反思和批判,“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观”的形成则加深了对客观现实性的聚焦和关切。总体而言,阿尔都塞基于精神分析学对“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探讨,既构成了西方当代唯物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又同时呈现出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规律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现象学伦理学”本质上并非独立于“意识现象学”的现象学分支,而是现象学自身的内在发展与完成,构成现象学运动的灵魂与旨归。“伦理现象学”实际上伴随着“现象学运动”的始终,因此,它绝非胡塞尔“回到生活世界”之后的产物,更准确地说,它是驱使胡塞尔从意识现象学回到生活世界的指引。没有伦理意识,胡塞尔不可能提出拯救欧洲科学危机的现象学之任务。在伦理学上,胡塞尔的独创性贡献在于,他不仅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意志现象学,而且运用先验的“发生现象学方法”创立了人格伦理现象学。伦理现象学成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主流的伦理学运动。70年代之后实践哲学的复兴与伦理现象学密切相关,哲学一方面转向政治哲学,以正义伦理为核心,一方面转向应用伦理学,而应用伦理学早期的主将也无非就是深受现象学熏陶的存在论现象学的学生们。现象学伦理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它真正构造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而且真正成为了生命的内在意向和意志的展开与升华,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如此需要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的最为根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随着对国外有关现象学及其研究资料评介的增多,我国研究胡塞尔现象学的领域有所扩展,对现象学的本质的认识也愈益深刻,下面就研究中几个较重要的问题作一概述。 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 罗克汀认为,国外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乃是“观象学还原法”和“理智的直观”的两种观点,均未能正确地反映胡塞尔观象学理论体系的实际情况。把哲学与科学相割裂,并从根本上对立起来,才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根本的、本质的观点。“现象学还原法”抑或“理智  相似文献   

19.
丁少伦:现代西方三大哲学范畴自胡塞尔的现象学诞生以来,理性与工具理性,哲学与科学、主体与客体成为现代哲学津津乐道的命题。现象学存在主义、科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等都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追本求源以求寻找到理性的根据、哲学的根基以及主体性的存在家园。理性与工...  相似文献   

20.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空间美学研究普遍流露出浓厚的现象学情调,其具体的演绎路径呈现为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内在结合。"空间转向"是一种取径存在主义现象学的空间本体论重构,以"地方"的再建构为中心,空间论者重塑了一种全新的激进文化地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