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宏赦  吴新望 《天风》2018,(10):18-19
在以色列士师秉政时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就是摩押女子路得虽身处乱世,却能够在信仰和生活上有正确的决断。她曾向婆婆表示:"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她日后的结局正说明这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人生实现了信仰与爱国的完美结合,这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督徒而言有着十分宝贵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回顾、追溯回族女子教育的历程,认为回族女性教育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回族信仰的内驱力,是行善思想的具体实践。人们通过求善、求知的行为达到求真,即对信仰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的神仙信仰中有不少是女性:西王母、斗姥、天妃、龙女,还有许多元君也是人们信仰的女神。女子能出家修炼仙道,也能成为万人崇拜的对象。宋代有一首《紫泽观》的诗歌说:“修持尽是女黄冠,自小辞家学住山。”金元时期的王重阳创立了全真道派,并收了孙不二为徒弟,她可能是全真道第一个名传后世的道姑。从孙不二之后,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道姑,她们在全真道派的崛起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各地坤道院里的道姑们在晨钟暮鼓声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清静平和的心态实践着她们的信仰。上海是座现代化的大…  相似文献   

4.
陈永涛 《天风》2018,(2):33-33
为了避免文化疏离现象和基督教的迷信化或民间信仰化,作为中国基督徒,在中国神学的思考和构建中,我们需要跋涉于两个不同的传统之中。一个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另一个是基督教的传统。这两个传统同时供给我们信仰和神学的养料。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民间的文化生活、信仰表达中,狐狸或言狐狸精是一个独特且典型的存在。历史长河之中,狐仙信仰层层沓沓,流脉相因,有唐一代堪为典型。"无狐媚,不成村",民间狐狸崇拜繁盛,而且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狐的"雌化",即狐狸精与年轻女性形象的贴合。本文拟对唐狐形象的雌化或女性化问题进行分析,在观照文化史研究范式的同时,呈现唐代社会风俗变迁的历史真实,发掘其民间信仰之民俗与信仰表达的双重面相。  相似文献   

6.
信仰是信心的仰望,信仰是遵行,信仰是听从,信仰是言行的准则,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方式。信仰基督是人类最崇高的信仰。我们得着圣经,千千万万神的儿女,高唱信仰基督的颂歌,无论任何困苦、危难、逼迫或诱惑,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真理、真道,跟随主耶稣基督,永葆灵命青春的步履。  相似文献   

7.
“伊玛尼”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 ,意即“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支柱。认识一个时代 ,就不能不去认识这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体系 ;了解一个民族 ,就不能不去了解这个民族的信仰支柱。信仰的状态表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味 ,并与其发展、振兴、辉煌紧密相关。一个人的信仰支柱存在于他的全部生活历程中 ,存在于全部生活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寄托中。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 ,信仰是不能简单地否认和抛弃的。任何有价值的信仰学说都不同程度地适应着现代文明实践的需要。伊斯兰教信仰也不例外。伊斯兰…  相似文献   

8.
宗教信仰状况归根到底是由人类对所依存资源的认知力、掌控力和自信力的水平和状态决定的。资源状况和认知力、掌控力及自信力互为因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这种互动中成长的。互动的主客观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信仰和不同的信仰客体或信仰中心。而推动这一进程的,不仅是互动的实践,更是人类愈来愈强的具有或占有更多更好资源的欲望。因此,从资源优配,教育正心,乱象治理,综合发力四方面营建良好的无神论生态应是一个较好的较全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与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之缘起与中心的互动,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赵林 《世界哲学》2016,(1):115-124
当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母体、开始在希腊-拉丁世界中传播时,如何处理新兴的基督教信仰与具有深厚思想传统的希腊哲学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基督教护教士们面前的一个理论难题。在初期教会中,诺斯替主义表现出了一种"急性希腊化"的做法,即试图将基督教信仰改造成一种玄奥的二元论哲学。与这种异端做法不同,正统教会在对待上述关系时表现出了两种态度:或者用基督教信仰来统摄希腊哲学,或者用基督教信仰来拒斥希腊哲学。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态度,都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把希腊哲学、尤其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柏拉图主义融入到基督教信仰中,从而形成了最初的神学理论。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希腊-拉丁世界的基督教化这个表象背后,隐蔽着一个更加深刻的思想转化过程,这就是基督教信仰(以及教会体制)的希腊化与拉丁化。  相似文献   

11.
泰山是五岳独尊的东岳,其神以“大帝”称之,地位显赫。历代帝王或巡狩、或封禅、或神祭、或褒封,奠定了泰山神———东岳大帝在道教诸神中的崇高地位,“被供奉为神灵界的王者”①。正史中有许多关于东岳大帝的记载,东岳庙也遍及全国大多数地方。本文将从泰山神———东岳大帝信仰的起源、东岳大帝的身世和职司、对泰山神的祭祀和褒封以及东岳大帝信仰的影响等问题入手,从东岳大帝信仰具体而微地反观道教神仙信仰所蕴含的敬畏自然、师法自然的人文精神、以及这种信仰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一、泰山神信仰源于对泰山的自然崇拜泰…  相似文献   

12.
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崇拜,并拿来作为行为指南和榜样,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日本的民间信仰,或称"基层信仰"是一种非宗教信仰.是以日本固有的"八百万神众"为对象的神祗信仰,代表了依赖祈愿占卜、信仰奇迹咒术等具有地域性、民间性的观念领域,与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伦理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神学与现实     
高友洪 《天风》2001,(9):16-17
每一个信神的人都有自己的神学,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持守和运用或浅或深,或对或错的神学。每一篇讲章,每次祷告,每一个问题被带进信仰进行思考,也都是神学。  相似文献   

14.
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从真理和价值的视角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慧珍 《哲学动态》2002,(12):20-23
信仰 ,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进入 2 1世纪时 ,美国一家权威杂志邀请世界一些著名思想家给新时代命名。其中一个名称是“‘新的信仰’时代”。对于信仰 ,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比如 ,我们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分析信仰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 ,寻找克服社会危机进而克服信仰危机的现实的途径。这一方面我们作了许多工作。本文侧重从构成信仰的内部因素 ,即真理和价值的视角 ,探讨信仰、信仰危机以及如何在信仰危机中更现实更合理地寻找转机等问题。一 信的两个要义 :信以为真和信以为值信是比信仰更一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要重述不同文化语境中异端与正统的概念内涵变化过程,说明在基督宗教和中国文化的语境中,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差异,进而说明对于异端和正统的基本内涵理解带来传统中国文化对信仰融合度和均质性的理解。以此为基础,提出以下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在面对中国宗教或信仰文化时,我们以源自基督宗教传统、并且带有明确基督宗教传统内涵的概念展开讨论,对于理解中国的信仰文化与历史在多大程度上会造成误解?这种误解的根源是一种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的"削足适履"式概念套用带来的问题,还是在信仰特质理解意义上"张冠李戴"式的文化语境的错置?进而提出概念的重置可以从什么程度上凸显中国信仰文化的特质和进一步理论反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如果将基督教的信仰及其传播置于诠释学的构架(hermeneuticframework),那么教会不仅是一个“信仰的群体”(communityoffaith),而且首先是一个“话语的群体”(communityofdiscourse)。“话语”当然不会意味着“自说自话”,而是要带着信仰的异质性张力(alienatingtension),在现实的语境中表达出自身价值的针对性意义。因此“汉语神学”的提出和讨论,也许预示了基督教在中国之“处境化”问题的根本性转变。即:信仰本身对特定文化载体的超越不仅成为神学的前提,而且无论研究者使用“适应化”(accommodation或adapta-tion)、“本地化”(incuhuration)、“境际化”(inter-culturality)还是“处境化”(contextualization)的概念,实际上都必须摆脱仪文形式的诠释惯性,更多  相似文献   

17.
进入台湾地区以后,从北部的台北,到南部的高雄,随处可见规模不等、造形各异的寺庙或宫观。其数量之多,香火之盛,实属大陆内地罕见,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可以说,台湾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民众信仰笃诚的地区。在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格局中,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它在该地区的民众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一、道教对台湾民众生活的影响道教属于多神信仰,在其开发的和复杂的神真体系中,不仅包括为数众多的神灵与仙真,而且也包括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民俗神以及著名历史人物。台湾地区的道教神灵信仰主要来源于福建、广东等地的民间信仰,例如,…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7)
正6.同舟共济,有爱必赢,因福音是显明爱和见证爱的福音现实中,不幸是与生命共存的,偶然的事件、大自然的种种灾害、历史或个人经历中的不幸遭遇等危机无法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则是我们目前经历的不幸之一。对此,圣经有何启示?如何抗击疫情才能有效?首先,基督教的信仰是一个重视个体或群体不幸的处境的信仰,因为前提是人生存本身的不幸无法消除,所以上帝的独生子先在十字架上亲  相似文献   

19.
需要信仰而又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表征和内在规定性。在数千年的信仰发展史上,人类产生了诸多不同的信仰形式。宗教是信仰存在的最主要形式,但信仰绝非宗教所独有,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宗教的科学信仰形式。我们必须以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既要在理论上重视,更要在行动中努力践行,不断把信仰的力量转化为持续推动人类趋向更高境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相互采借、接受对方文化特质,从而使文化相似性不断增加的过程与结果."[1]在民间信仰的变迁过程中,民众的参与影响着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异,民间信仰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遗留物,而是在不断地整合和再生.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民族,在其历经千年的迁徙过程中,足迹遍布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浙江桐庐是畲族迁徙较晚近的据点.桐庐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地区唯一的畲族乡.在畲族迁入后,畲族文化与当地的汉族文化接触,势必有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并且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产生活领域延伸到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在这个地区,畲族与汉族通婚也是近几年才比较多的,畲家人和汉人一起信奉一个汉族神在时间上却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可见,在这个地区,民间信仰在两个民族的文化涵化过程中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