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除了苏联的《控制论中的哲学问题》(A.伊林等编,莫斯科,1961年)、《机器和思维》(C.劳汶斯基等著,莫斯科,1960年)等书籍之外,这本书是提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系统地分析控制论中的哲学问题的任务的基本著作之一。这样的研究作品是迫切需要的,因为一方面控制论自始就提出许多方法论和世界观方面的难题,围绕着这些难题立刻引起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马列主义哲学的一般问题等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社会学的若干迫切问题》(论文集);《科学——哲学——意识形态: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迫切问题》;编《从苏共二十五人的决议和苏联新宪法的内容的角度来看马列主义哲学的若干迫切问题的发展:1978年10月24-25日各加盟共和国的科学理论代表大会的材料》;编《物质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编《哲学研究》(论文集,第二卷);《唯物史观与自然科学》。教科书、哲学教学法 编  相似文献   

3.
1987年4月在苏联召开了以“哲学与生活”为题的哲学会议。主持会议的《哲学问题》杂志原主编B.C.谢苗诺夫教授指出:“苏联哲学发展中曾经涌现出著有许多不朽之作的名人巨匠”,并认为科普宁是其中之一。这位苏联哲学界的“名人巨匠”生于1922年,死于1971年。1943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47年莫斯科师范学院哲学系研究生毕业。1947—1962年在托姆斯克、莫斯科和基辅等地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5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为教授。1963—1971年任《哲学问题》杂志编委。1962—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1月11日至16日,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举行了由联合国科学、文化和教育组织及社会学家国际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社会学家圆桌会议,讨论有关社会学方面的和平合作的各种问题。出席会议的有英国、法国的代表(G.弗利德曼,R.阿朗),还有美国、两德、荷兰的代表和苏联、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以及其他国家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这个专号(1962年第29期)中选登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控制论专家的十篇文章,题目如下: (1)A.别尔格:《机械·自动控制·控制论》。本文是苏联社会科学研究院与莫斯科自动化和遥控力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讲稿,曾收集在苏联的《控制论哲学问题》一书中,原来俄文题目是《控制问题和控制论》,这篇文章对控制论作了全面阐述。作者是苏联科学院控制论问题学宋咨询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3)
《敦煌变文集》收有《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二种(伯二三○五、二一三三),已为世人所知。苏联列宁格勒东方研究所藏唐人写卷《妙法莲华经讲经文》(Φ三六五)却长期深鐍幽闭,视若禁脔,苏编《亚洲民族研究所敦煌特藏汉文写本解说目录》第一卷、第二卷,亦未著录。直到一九八四年,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孟列夫教授译著的《莲花经变文》才为人们提供Φ三六五卷的影印本,方得一睹它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社会学在波兰就是一门最通俗的科学。近几年来,要求学习社会学的人数超过了社会学专业中的名额约近六倍,有些地方甚至约近十倍。五种社会学杂志都拥有广大的读者:《社会学论坛》(创刊于1930年,其间曾停过刊),《社会学研究》(创刊于1961年)、《政治社会学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闻识     
2007年10月至12月,我第三次来到莫斯科,有人把俄罗斯时下称之为后苏联时期.那么,前两次,1999年,正值俄罗斯社会改革转型期;1990年,苏联还未解体.  相似文献   

9.
1985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东欧诸国国家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第十二次会上,专门讨论了社会主义国家科学院哲学所1986—1990年哲学研究的现实方向和学术合作问题。苏联今后五年的哲学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苏联学者计划撰写《世界观及其实质和形成的途径》、《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著作。这些著作将考察那些与说明意识的世界观形式的性质,以及与说明世界观形式的性质同人们生命活动的历史发  相似文献   

10.
1962年10月召开了苏联科学院历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社会科学的大会。会上听取并广泛讨论了苏共中央书记、科学院院士伊利切夫的报告:“对社会发展进行领导的科学基础——发展社会科学的若干问题”。大会材料已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并在我国报刊上得到了广泛反应。这些材料已在《哲学问题》1963年第一期上作过概述。伊利切夫的新出版的著作《社会科学和共产主义》(苏联科学院出版社,莫斯科1963年),是他在苏联科学院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的基本原理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苏联学者伊·谢·科恩所写的《自我论——个人与自我意识》一书的中文译本,已由三联书店于1986年12月出版。 科恩在1967年所著的《个人社会学》一书曾获苏联社会学学会一等奖。七十年代苏联关于个人问题已有大量专著,仅自1975年至1979年间前出版了两千多种研究个人社会学、个人心理学、个人经济学和个人法学问题的专著和论文。科恩没有改写和增订《个人社会学》一书,而是着手深入研究思考个人问题的各个方面,不仅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考察,而且从跨学科(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的广阔角度进行考察。本书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最近出版了《现代形式逻辑的哲学问题》一书。这是苏联最近时期出版的逻辑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从下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书在苏联受到重视的情况:苏联科学院前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在他的文章“攀登新高峰的苏联科学”(《人民日报》1961年5月25日)中和Е.К.费道罗夫在“苏联科学院1960、年科学活动和科学工作成果运用的总结”(《科学通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苏联和东欧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界有不少人在大谈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问题。苏联建立了全苏社会学协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了社会学研究组,许多高等学校成立了社会学实验室,许多大城市建立了具体社会学研究中心,举行了许多次有关具体社会学研究的讨论会,在许多工厂和农庄进行了大量的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仅在1960-62年就发表了三千种专著、小册子和论文,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去参加西方资产阶级的国际社会学会议。在东欧某些社会全义国家中也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波兰还出版了专门的《社会学研究》杂志。苏联哲学界的代表人物对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作了很高的评价。苏共中央书记、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П.伊利切夫说:“具体社会学研究不仅对于从哲学上去理解现实是必需的,它还是认识现实的极重要的方法;这种认识对党、企业、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是必需的……虽然在社会研究的领域内,这一工作才刚刚开始,但现在已经不仅取得了理论的成就,而且取得了实际的成绩。”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П.Н.费多谢耶夫说:“具体社会学研究不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不是一门特殊的科学,而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必然要求。在任何一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需要进行具体研究。对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的广泛社会学概括,也需要进行其体研究。”对于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近几年来苏联哲学界一直在进行争论。其中主要争论问题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全义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关系;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等等。为了反映这一争论的情况,我俩这一期选译了苏联近一、二年内发麦的六篇文章。由于篇幅限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关这一争论的文章都没有选入。本期附有苏联和波、德、捷、匈、保、罗哲学杂志1962-63年社会学论文要目,以供查考。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自然科学》丛书,共七集。它是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和哲学研究所联合设立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題学术委员会出版的。该丛书收集了1958年莫斯科第一次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全苏会议以后的许多著名学者的文章。其中有苏联哲学家费多谢耶夫、凯德洛夫,自然科学家W.A.阿巴尔楚维、P.K.阿诺兴等,以及其他国家许多著名科学家,如J.D.贝尔纳、T.巴甫洛夫、板田昌一等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M、B、加麦佐等人集体编著的《年龄心理与教育心理学》一书,最近已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部分教授、讲师翻译完毕。该书是一九八四年由苏联莫斯科《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作为师范院校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反映了苏联年龄心理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出版物中经常论及信息社会,论及在全世界和在我国建成信息社会的可能性(参见B.C.米哈列维奇《论信息社会观念》,载《社会生产信息化·国际会议论题》,苏兹达利,1989年4月17—21日,莫斯科,1989年第7页;拉基托夫《苏联信息社会前景:问题、观念和社会经济变化》,同上)。许多外国理论家也把信息社会作为后工业社会加以思考。这种观念赢得了许多人的拥护。然而,仅仅把人类文明的后工业化状态看成是信息社会,仅仅把重点放在未来发展的信息方面,  相似文献   

17.
苏联自1985年以来兴起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改革逐渐波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触动各种科学,其中包括哲学和伦理学。苏联伦理学界开始对伦理学的状况进行回顾、反思,批判地分析已经取得的成果,思考存在的问题。1986年9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全苏伦理学科学会议。会议是由苏联伦理学学会和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联合发起的。会议参加者分析了苏联社会的道德状况、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趋挚、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研究了伦理学在改革中的任务。1987年在莫斯科由《哲学科学》杂志、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和苏联哲学会的心理调节和自我完善哲学问题组联合召开了园桌会议,讨论了在改革中完善个人的问题。此外,在一些重要刊物,首先是哲学刊物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六十周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和法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77年9月在阿拉木图召开了“唯物辩证法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逻辑学和方法论”的第二次全苏讨论会。全国许多城市的哲学家和学者,苏联科学院、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哲学协会和全苏《知识》协会的代表,以及《共产党人》、《哲学问题》、《哲学科学》等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等共3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的出版,苏联《共产党人》编辑部会在莫斯科、明斯克、契列亚宾斯克等地组织了广泛的讨论,除读者还有部分作者参加。该杂志去年第12期上发表了关于这次讨论的综合报导,现将这篇报导全文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74年11月,苏联外高加索和乌克兰几个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哲学、法学研究所联合举行了一次题为“科技革命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术讨论会。在会议材料基础上,苏联梯比里斯《科学》出版社于1977年正式出版了《科学技术革命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一书。这本书抓住了科技革命对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这个当代人们所关注的主题,从科技革命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方法论,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