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基督教神学构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本色化过程。本文将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构建分为四个阶段 ,即 2 0世纪初至 1 94 9年、5 0年代、80年代至 90年代初 ,90年代中后期。作者分析了在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 80年代至 90年代初 ,中国基督教在教义神学上所作的本色化的努力 ,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中央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宗教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发展的要求。基督教要坚持好中国化方向,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实现中国化的目标,应当将神学思想的中国化放在首要位置,把中国化的注意力和资源聚焦到神学思想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3.
陈宽容 《天风》2020,(6):60-60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教会的实践神学方法论——跨学科践行整合模式。中国教会的处境和西方不同,和港澳台地区也不同。所以,中国教会的实践神学课题研究不能照搬西方和港澳台地区的实践神学研究方法,应该有适合中国教会处境的实践神学研究方法。1.与西方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教会处境差异。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基督教不同,他们是宗派林立,而中国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基督教道德侧重于灵魂的质朴与纯洁。这种强调内在的信心和善意,轻视外在形式和效果的道德观构成了西方伦理思想中的动机论。然而到了中世纪,当基督教会成为凌驾于整个现实社会之上的“上帝之国”时,这种动机论道德观也开始在各种世俗利益的诱惑下发生蜕变,各种外在性的赎罪手段取代了真诚的内在信念,形式化的善功取代了动机性的善良意志。这种注重外在形式的功利态度导致了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普遍虚伪化。  相似文献   

5.
教会自身建设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制度建设,这是关系到教会自身行政管理的事工,是教会建设的基础,是教会事工进展的组织保证;二是生命的成长如何使教会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这既包括如何带领信徒个人灵命追求和如何走侍奉神的路,又包含将教会金灯台的见证显明社会之中,使教会成为荣神益人,造福社会的教会,成为荣耀的教会献给神。神藉着圣灵向人和教会启示他的旨意和真理的方式不是绝对的。他以相对的、渐进的和不断更新的方法引领我们进入他丰富恩典。教会历史和圣经明训极为充分证明了这个极为重要的一点,这是我们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琴  田薇 《哲学动态》2004,11(8):34-39
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高潮时期的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Christian Feminist Theology)使女性开始对自身的处境进行更深层次的神学反思,女性主义神学既推动了世俗女性主义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又丰富了对基督教神学传统的理解.本文将对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的起源和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论,以期从整体上勾勒出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陈驯 《中国宗教》2012,(8):33-35
当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学科被有效地利用和吸收进神学时,基督教就会对社会产生实质的正面影响力。从字根上来说,"神学"(theologia)即"神"(theos)加上"学"(logos),即theo-logos,意为"言说上帝"。  相似文献   

8.
一、神学院校增至21所自1981年金陵协和神学院复办以来,中国教会的神学院校快速发展,基督教全国两会和各省基督教两会都把办神学院校作为十分重要的事工,形成由基督教全国两会主办的全国性的金陵协和神学院,几个省合办的地区性神学院,部分省基督教两会自己办的  相似文献   

9.
岳清华 《天风》2008,(19):32-33
改革开放,中国教会恢复礼拜,神学教育方兴未艾,经历着孕育、草创、成熟等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神学教育为中国各地教会的健康发展注入生机,为各地教会提供人才.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教会还没有建立统一、系统和完整的神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安身立命、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基督教会也与深圳这座城市同步发展,从乡村型教会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型教会。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适应社会、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5世纪,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民族入侵浪潮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了,入侵者们摧毁了罗马帝国的一切文化成就,却惟独保留了基督教,并且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全部皈依了正统的基督教会。事实上,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传教士越过多瑙河和莱茵河,深入到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传播基督教信仰。尼西亚公会议(325年)以后,遭到正统教会谴责的阿里乌派也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外的日耳曼地区渗透,结果使得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伦巴第人等早在入侵罗马帝国之前就皈依了阿里乌派基督教。正是由于在日耳曼民族中已经有…  相似文献   

12.
肖安平 《天风》2021,(1):30-31
本文旨在探讨中庸与基督教的关联,尤其是通过它们的对比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合乎理性和德性的思想与基督教圣经观点的交融,以阐明基督教神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庸"最先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来的.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概念和范畴."中",如孔子所言"无过无不及",就是说不偏向极端,要合适,既不过分,也不做得不够;...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神学教育?神学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有人将神学教育定义为训练神学生去认识上帝及服侍上帝。也有人将神学教育理解为"一个心性、灵魂、理智和力量的旅程",一个进入上帝生命的旅程,一个给世界带来医治的旅程。无论哪种理解都认为神学教育对教会领袖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神学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培养教会领袖,它是一种特殊教育,也是一种全人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特殊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三位一体神学是基督教最核心和艰深的教义.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历经四个世纪的探索,始在公元381年达成三一神学的正统表达,是为"尼西亚-康士坦丁堡信经".本文论述了存在于早期基督教三一神学中的东方进路("内在三一")和西方进路("经世三一")的张力,以及东西方在三一神学问题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角力.本文深入分析了三一神学之争中东西方基督教的概念性误读,即所谓的ousia/hypostasisi和homoousia/homoiousia之争.由此,本文指出早期基督教在"三位格"和"一本质"之间所保持的适当张力,以及蕴合在三位一体问题中的辩证运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述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处境,随后探讨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和教会实践,最后总结概括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重要意义。本文指出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想和实践既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珍贵神学素材,同时他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思索和实践方法也颇富启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6.
耿卫忠 《天风》2021,(8):28-31
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从开始就是一个脱去旧人、穿上新人的神学旅程(参西3:9-11),讲述这个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成长的经历,又在基督里经验与实践和谐共处的主的形象.中国教会如同这新人一样,在神学思考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见识,在宣传实践和平福音的过程中见证基督爱世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经过拨乱反正中国基督教坚持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有很大的发展。我们国家在高速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可是我们教会却一直只顾教会的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它的软件建设。这就出现了教会建设中神学思想建设长期滞后的光景。我想就当前中国基督教开展神学思改神学思想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近代从西方传到我国的基督教,主要承袭西方保守的神学思想,强调世界全是罪恶,人除了信教没有希望,对社会进步抱冷漠态度。新中国成立后,三自爱国运动提倡“自传”,主张不…  相似文献   

18.
谢鸿昆 《天风》2002,(11):40-41
西方中世纪是“基督教的中世纪”,它的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基督教信仰至上。在这个信仰的时代,基督教神学家从未陷入“盲信”,从未自缚于信仰,正好相反,他们从一开始就为其教义和信仰寻求理性的  相似文献   

19.
贵州六盘水市基督教神学班(两年制)于去年5月开学,笔者是第一次被聘到神学班上课,自己却又在这里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比我在神学院读书时所受的教育更有意义。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2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时隔五年后再度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2022年是基督教全国两会制定并实施《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收官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在基督教中国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如何以及在何领域进一步走深走实基督教中国化道路,是建设“中国基督教”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