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萤火虫与蜗牛,对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每逢盛夏夜晚在室外纳凉时,随处可见尾部萤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四处飞舞,我们兴味无穷地捉了一只又一只装在小瓶里玩耍。在我看来,萤火虫真是小得可怜,而且实在笨拙,总是被我们非常轻易地逮住。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蜗牛呢,相对于萤火虫来说已是一个庞然大物了。而且蜗牛比萤火虫机敏多了,一旦有什么危险,立马就把头缩进了硬壳里。我以为,萤火虫与蜗  相似文献   

2.
萤火虫与蜗牛,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每逢盛夏夜晚在室外纳凉时,随处可见尾部萤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四处飞舞,我们兴味无穷地捉了一只又一只装在小瓶里玩耍。在我看来,萤火虫真是小得可怜,而且实在笨拙,总是被我们非常轻易地逮住。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蜗牛呢.相对  相似文献   

3.
今天,当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开斋节带给我们的喜悦,并从内心感赞真主带给我们的平安与吉庆,感激真主在斋月里让我们恪守功课以增长修养与成绩时。不禁让我想起了斋月里的点点滴滴,我们自豪地发现,我们验证了穆斯林的坚忍,赢得了穆斯林的荣光,一步步地靠近合格穆斯林所应有的精神境界。我们不会忘记几次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从宿舍楼里出来,天静得甚至能听到井盖下汩汩的水流声,心里足够相信自己衣服摩擦的声音就足以惊醒一只睡着的蜗牛;我们不会忘记晌午过后口干舌燥,临近开斋时肝糖元在分解的感觉,但内心却是无比的淡定与诚恳;我们不…  相似文献   

4.
正这一天,我好像得了抑郁症,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发呆。生活给我开了一剂方子,我却忘记了病根。在偌大的北京城,我像一只蜗牛,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急匆匆的人们,奔来跑去。而在我这里,好像人世变得越来越小,再也不想征服那么多东西,最后只缩小到一个圈子仨俩朋友,一个家和一个深爱的人。一辈子好像就此落幕了一  相似文献   

5.
    
正几乎每个人都在微信中强调自己与世无争,可是,一旦有涉具体利益的时候,又总是寸利不让,也许,这就是人性。庄子在《则阳》篇曾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为了争夺土地而战。打得旷日持久,伤亡惨重,血流漂橹、民不聊生。最后庄子告诉我们,这两个国家争的是多大的土地呢?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蜗牛的  相似文献   

6.
蜗牛的天空     
正儿时的我会不厌其烦地将蜗牛放回起点,笑看它傻傻地一遍一遍重新启程,直到不远处蝴蝶的美丽身姿将我吸引过去。正如天使无法触及海豚的眼泪,海豚亦无法亲吻天使的翅膀一样,美丽的蝴蝶始终无法知道其貌不扬的蜗牛是经历了怎样的长途跋涉、辗转艰险才得以与它共处一片天空。别看蝴蝶的天空斑斓旖旎,其实蜗牛的天空同样湛蓝无比,因为它懂得执著和坚定。  相似文献   

7.
一只南美的树獭,每小时只能走109—158米,一只普通蜗牛认真爬一小时也只会移动0.5米。它们无法跳高也谈不上跳远。而我们人每小时走5公里一点儿不困难,最快的,瞬时速度可望达到36公里/小时。人跳得高的,2米以上;跳得远的,8米开外。你一定对人的能力充满着自信了。 但是,你可知道,一只信鸽每小时可飞156公里。一种翅膀细长的雨燕甚至每小时可飞170公里。有种叫燕鸥的鸟,它在北极繁殖,到南极过冬,往返一次的路程就有38400公里。生长在美国的行鸟,它在严酷的阿拉斯加生长繁殖,每年入冬它能一口气直飞夏威夷群岛,不吃不喝一口气飞越1/4周地球。跳蚤就更厉害了,一只体重40毫克身长不到1毫米的跳蚤,跳高一次可达20厘米,跳远一次可达33厘米,分别是它自身身长的200倍和300倍。况且它不知疲倦,每4秒钟跳一次可以连续跳78小时,3天3夜跳个不停。如果你的身长是180公分也有跳蚤的能力,你的跳高跳远记录应该在360米和600米以上,3天3夜跳上38880公里,几乎要绕地球一周了。人的跑跳能力与它们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似文献   

8.
简单 《思维与智慧》2001,(10):18-18
先看梅子涵先生讲的一个故事:一天,在一棵古老的橄榄树下,乌龟听见一只长得很漂亮的雄鸽子说,狮王28世要举行婚礼,邀请所有的动物都去参加庆典。既然狮王28世邀请所有的动物都去参加庆典,那我是动物,也应该去!乌龟心里想。她上路了。在路上她碰见了蜘蛛、蜗牛、壁虎,还有一大群乌鸦。他们先是发愣,然后规劝并嘲笑说:“乌龟呀乌龟,不是我们说你,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婚礼马上就要举行,可你爬得这么慢,你能赶上吗?别说婚宴早结束,洞房也已闹完,甚至小孩子也出生了,恐怕生下的小孩也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举行婚礼了。…  相似文献   

9.
蜗牛的悲剧     
蜗牛最近十分郁闷。 就是因为它非常慢的爬行速度——爬行比赛它总是最后一名。“这个丑可不能丢上一辈子吧!”蜗牛哭丧着脸自言自语,“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该怎么办才能改变呢?”  相似文献   

10.
刘宗昌 《天风》2008,(2):15-15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的时代。它让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就是这样。比如,"快餐"、"速溶食品"、"高速上网"、"高速列车"等等,我们如今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快"并不是不好,其实"快"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的享受。在这样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有谁还愿意生活在蜗牛的国度里?我们愿意"快",我们不  相似文献   

11.
一位直销业的创办人,特别爱送自己下属一只大黄蜂形状的胸针。因为大黄蜂这种昆虫,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它的体重与翅膀载重量的比例,其实是不能飞行的。但是它还是飞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大黄蜂认为自己可以飞行,所以它就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蝉雨湿轻愁     
正汪曾祺在《夏天的昆虫》中描述:"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黏。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流露出汪老对乡村诗性恬淡生活的缅怀和眷恋。三国曹孟德曾作《蝉赋》:"实淡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噭噭而弥厉兮,似贞士而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  相似文献   

13.
正海芋是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宽厚多汁,富含营养,是各类昆虫觊觎的美食。不过海芋也有它的防御机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海芋演化出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等毒素。若有不知好歹的昆虫去啃吃,轻则昏迷,重则丧命。绝大多数的昆虫都对海芋敬而远之,但有一种昆虫例外,那就是被称作锚阿波萤叶甲的甲虫,属鞘翅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界,牧蚁和蚜虫是铁哥们。因为蚜虫的排泄物(称为蜜露)含有氨基酸和糖份,这种成分很能刺激牧蚁的味蕾。一旦牧蚁肚子饿了,就会用触角去拍打蚜虫的背部,促使蚜虫分泌蜜露。有时,牧蚁还会用树叶和小树枝专为蚜虫搭一只小巢,每晚将蚜虫集中在小巢里,甚至在迁移时,牧蚁也会带上蚜虫一起启程。牧蚁一旦发现有其他昆虫企图染指它们时,  相似文献   

15.
一瓶水、一个保龄球、一张光盘,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是,有几位美国人却利用自己偶然想到的好点子,巧妙地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一只只金灿灿的聚宝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位美国人是如何点石成金的吧。  相似文献   

16.
正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  相似文献   

17.
旅韵哲趣     
正一如果不去旅行,那么,我们便只享受了一半的生命,因为我们生命的一半与大化自然通灵,一半与人类社会通灵,所以,不管我们在滚滚的红尘中自觉活得多么潇洒,也还是存在着只享受了一半生命的遗憾。二天地之间,并不缺少可以让我们饱览的美景,真正缺少的是我们背上行囊勇于出发的决心:因为看看天,有风有雨;看看路,  相似文献   

18.
蟋蟀“吱吱”的叫声,是它们彼此传递信息、进行联络的语言,这也被军界所利用,使这种只会“吱吱”乱叫的昆虫,摇身成为战场秘密联系的“通信兵”。  相似文献   

19.
正1987年出生的计云是北京人,小时候特别喜欢昆虫。每到周末,妈妈带着他几乎把北京城里的书店转遍,能找到的昆虫科普书都给他买来。大学毕业后,他把爱好发展成职业,调查研究野生动物、撰写科普文章、拍摄纪录片,并出版了专著,获得行业内一致好评。就在计云以为自己会一直痴迷于昆虫世界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事业轨迹发生了反转。  相似文献   

20.
正漂浮在河边的一根木头上,趴着四只青蛙。突然水流变急,木头缓缓地顺流而下。青蛙们十分高兴,因为这是它们的首次航行。不多久,一只青蛙说话了:“这根木头实在是神奇,它会自己运动,就像有生命一样。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啊!”第二只青蛙说道:“这根木头跟别的木头一样,是不会运动的。运动的是河水,它流向大海,从而带动了我们和木头。”第三只青蛙却说:“木头和河水都不会运动,运动的是我们的意识。假如没有意识,一切运动都将不会存在。”这三只青蛙开始为究竟是什么在运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