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着推进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宫和中央民族学院等单位,于去年8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会筹备委员会。今年8月26日至9月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术讨论会。来自我国北方新疆、内蒙、甘肃、宁夏、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中南的湖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全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16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及特邀代表共105人,包括藏、彝、壮、拉祜、苗、布依、白、羌、纳西、土家、怒、毛难、回、蒙古和汉等15个民族。大会收到论文58篇。与会代表讨论了 (1) 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的对象和方法问题;(2) 哲学的民族性及哲学与民族的关系问题; (3)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问题; (4) 少数民族哲学与宗教、文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安徽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评议会,于1992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5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肖万源、伍雄武、阿不都秀昨尔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为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研究课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哲学全国学术讨论会”,1994年11月21-25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来自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余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其中,除有从事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史研究卓有成绩的肖万源、伍雄武、张克武、恩和巴图、石倬英、格·益和、格德富、何成轩、杨明等学者,还邀请了蒙培元、傅云龙、马振蜂、徐远和、姜国柱、胡伟希等一批研究儒学的学者;老一辈学者萧前及各有关方面负责人陈筠泉、方克立、刘蔚华、项丽华、…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讨论会倡议单位碰头会于1979年9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碰头会的倡议单位和个人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新疆大学、民族文化宫及中央民族学院的同志。会上传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同志1979年9月2日对这项学术活动的批示,批示说:“这件事我同意做。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术讨论会于5月21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各高等学校、党校以及各个盟、市的哲学专业工作者及业余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民族研究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学院、辽宁大学、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代表,共150多人。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千奋勇同志,内蒙古  相似文献   

7.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3年12月11日至1994年4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传统在社会思想史中的地位/[俄]克拉辛.著;林山译//哲学译丛(北京).1994,2,40~44从马克思的“超越”论看孙中山的...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2月16日,上海大学中欧人文研究与交流中心发起并主办了一场题为"寻找思想史中的失踪者马丁·路德"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近20所高校与科研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线上会议。与会学者分别从"路德的整全性价值、历史学和社会学价值、哲学思想史价值、哲学文化价值、路德是现代性的开启者"五个方面,对路德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讨论,旨在全面挖掘路德神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会一九八五年年会自8月26日至8月29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从事蒙哲史研究的专职和兼职理论工作者80多人参加了年会。在历时四天的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中,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思潮研究这个主题,着重讨论了思潮研究  相似文献   

10.
《哲学研究》1983年第10期,开辟了一个“关于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关系问题”的专栏。编者在按语中指出: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栏内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编者表示欢迎广大哲学史、思想史工作者参加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繁荣中华民族学术研究,1994年11月20-25日,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哲学全国学术讨论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7个兄弟民族的七十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内容、特点,少数民族哲学与宗教、与儒学等的关系,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与现实结合,以及深入研究的方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兹择其要点,简述如下:一、关于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状况的评价经过各民族学者十多年来的奋力开拓,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罗夫,于1986年4月20日和23日访问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有关学术问题,与蒙哲史研究室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布罗夫是苏联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家,也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展蒙古哲学研究工作的召集人。他们准备编写十卷本的《世界哲学史》,包括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在内。计划从1986—1995用十年时间完成此项任务。但由于以前只限于对蒙古思想方面的研究,而对蒙古哲学的研究则无人作过,特为此专程来访,希望了解我们蒙哲史研究的收获并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7月25日至28日在贵阳举行。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的十四个民族的理论工作者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交流了研究成果。会议还特邀国内研究原始思维的几位同志到会交流。 会议论文及讨论发言的内容分属社会科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4月2日至4月5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了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工作会议。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分配给我区编写《蒙古族哲学思想史》这一任务以来,首次召集的这种性质的会议。与会者有专职的和兼职的研究人员共五十多人。会议首先听取了浩帆院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这与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以及哲学与伦理、哲学与政治密切联系等传统有关。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思想史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史与思想史有些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了开创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新局面,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工作者迫切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欢迎广大哲学史、思想史工作者参加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政治哲学”课题组、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治哲学研讨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出版座谈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召开 ,2 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一书是周桂钿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 ,2 0 0 1年 7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对此书的讨论中 ,张立文教授、钱逊教授等认为 ,虽然有关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书中多有提到传统政治哲学 ,但都不够系统 ,本书…  相似文献   

17.
1981年8月26日至9月4日,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讨论会在乌鲁木齐召开。与会的哲学研究工作者近90人。他们来自北方的新疆、内蒙、甘肃、宁夏、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中南的湖北、湖南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机父、高等院校和有关报刊。他们分别属于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锡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朝鲜族、达斡尔族、苗族、回族和汉族等十几个民族。  相似文献   

18.
周展安 《哲学动态》2022,(10):41-45+127
<正>陈少明提出的“做中国哲学”具有鲜明的方法论自觉。(参见陈少明,2015年:《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种方法论的自觉在他多年的研究中是一贯的。以前在近现代思想史领域中,他就写了《思想史与思想》《思想史解释:逻辑与逻辑之外》《作为知识形态的思想史》等文章,其中指出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解释传统和丰富的思想解释成果,但缺乏自觉的方法论反思。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课题组协办,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承办的全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暨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2015年年会"于2015年10月17~18日在淄博山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近100位专家学者就年会议题进行了研讨。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探寻  相似文献   

20.
日本名古屋经济大学哲学、社会思想史教授铃木正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邀请于6月3日至12日访问了我国。在访华期间,他与我国学者就战后日本唯物论哲学进行了学术交流。铃木认为近代日本唯物论哲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以中江兆民为代表的明治唯物论,其二是以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中心结成的“唯物论研究会”为代表的战前唯物论,其三是战后唯物论。在谈到战后唯物论时,铃木说,作为思想史家,我在把战后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