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作者曾发表十种炼丹原著评述(《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受到学术界的注目和援引,今再发表十种评述。这种选择意味着本文作者认为,这二十种原著是道藏中也是中国炼丹术中最重要的外丹原著。 1.《张真人金石灵妙论》 题曰“蒙山张隐居撰”。《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道家类:张隐居《庄子指要》三十三篇。张隐居名九垓,号浑沦子,为(唐)代(宗〕德(宗)时人”。  相似文献   

2.
道教改革十年中的道教中国道教(五斗米道)发源地鹤鸣山明代炼丹书《黄白镜》闵小艮道教的理论略说中国道教音乐的分类构想 ’中国道教研究的最新成果成玄英的重玄之道与佛教中道观全真道概谈试论葛洪的经济思想成都市青羊宫道教信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太平经》与《圣经》伦理思想之比较道史小考二则武当山道教灵图的新发现青城山与鹤鸣山道教神系渊源之管见杜光庭《灵化二十四》的一些特点平盖治小议稠梗治所在地——稠梗山老子庙中昨唐传奇小说与道教日本道教与中医关系研究的新成果丽江洞经会调查(上)(下)道藏炼丹原著评述(续)评《正统道…  相似文献   

3.
陈国符先生(1914-2000)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也是道藏学研究的开拓者.他以现代科学观念与方法,继承传统考据学之长,成为"我国第一个阅读全部道藏的学者".①他的著作《道藏源流考》及增订版,"被学界公认为道藏研究的开山之作,饮誉海内外".②他探索性地开展对中国炼丹史和炼丹术的研究,著《道藏源流续考》和《中国外丹黄白法考》,在中国外丹黄白法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元太宗(窝阔台汗)(1237~1244)时,全真派道士宋德方主持修纂《大元玄都宝藏》。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七年(1280),诏谕真人祁志诚焚毁《道藏》经文及板。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令除《道德经》外,悉数焚毁,并诏谕天下。至此,《大元玄都宝藏》毁亡,关于此次修造《道藏》的记载也几乎湮没。陈垣先生据《祖庭内传》《通真子墓碣》记载,略述其情形,兼论秦志安与元好问、李俊民之交往。~1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论述亦是如此。窪德忠认为,宋德方同秦志安、李志全等弟子在山西临汾县的玄都观着  相似文献   

5.
<正>明《道藏》分为《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两部分。明成祖朱棣令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修《道藏》,直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刻版,次年刊印。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排列,以《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号至"英"字号,史称《正统道藏》。明世宗于嘉  相似文献   

6.
《道藏》以外的炼丹书,颇有些名气的一部,是万历年间成书的李文烛的《黄白镜》。 中国炼丹术的进程,也象儒家的起承转合和佛家的生住异灭一样,经历了秦汉时代的起与生,唐宋时代的承和住,在元明之际正处在转与异的阶段。明代发生过对炼丹术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嘉靖皇帝朱厚熄(1522——1566年在位)服丹中毒,这已与炼丹史全盛  相似文献   

7.
正自唐迄明历代纂修《道藏》,然其工程浩大,多赖朝廷组织方得进行(仅元修《玄都宝藏》为全真道所组织)。有明一代,朝廷颁赐各地《道藏》的数量约在89部以上~1,而陕西四处宫观先后获赐明版《道藏》6部,清初楼观道士又入京购请明版《道藏》1部,若加上明代属陕西所辖的宁夏庆王府~2和甘州卫显应观~3各获赐1部《道藏》,则陕西境内曾庋藏《道藏》多达9部,占所知明版《道藏》总数的十分之一。然而不幸的是,陕西这7部明版《道藏》先后毁于兵火战乱之中,或有流散民间不知去向者。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内明版《道藏》颁赐和存藏情况作一细致的梳理,以此发见陕西道教盛衰兴废之历史,唤起当代道教古籍保护之注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2000,(5):63-63
20 0 0年 9月 2 9日至 30日 ,《中华道藏》编委会和华夏出版社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在北京白云观对《中华道藏》三校稿进行了抽查审稿。这次审稿的主要工作是对三校之后的稿件版式规格进行复查 ,对标题、题注、说明框、校记、作者署名等进行规范 ,对正文内容进行抽查。由于这是对《中华道藏》稿件的总的、最后的检查 ,所以 ,专家、学者们对此项工作都很重视 ,大家本着高度的责任感 ,认真、仔细地审查、核对每一篇稿件 ,力争以最好的稿件质量完成《中华道藏》的编校工作并争取在年内出版《中华道藏》。在审稿过程中 ,为了使全《藏》的装订成册…  相似文献   

9.
明万历年间神宗曾颁赐茅山乾元观一部《道藏》,明末任衡文任职南京学院,偶游茅山,见到这部《道藏》,遂手抄一部运至山东博山老家收藏.清顺治年间,全真道士李常明将该残缺过半的抄本《道藏》购至山东即墨马山道观中收藏.清康熙十三年(1674),全真道士鲁太璞、蒋清山对该《藏》加以修补与编目.清雍正十年(1732),李寅宾重编该《藏》目录,且立志补齐这部残《藏》.  相似文献   

10.
1931年,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奉教育部指令试图保存崂山太清宫藏明《正统道藏》,因学校改组未能办成。但在此过程中,国立青岛大学两位学者翻阅过崂山《道藏》,并撰写出两种最早的《道藏》研究作品:其一为丁伯弢,撰短文《道藏考略》及《道藏续考》;其二为曲继皋,他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共赴崂山读藏,撰长篇论文《道藏考略》,为现代《道藏》研究开先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