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过往的多数研究认为,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是对其原生宗教的否定与取代。通过对基督教传入前后中缅北界怒族支系怒苏人的信仰观念、仪式主持者与丧葬仪式的历时性变迁的考察、比较,发现基督教在该区域的本土化,实质上是新生代教牧人员引领信众在对其原有文化传统进行选择性扬弃基础上的基督教文化重构式的中国化。从基督教与民族原生宗教关系切入对怒苏人基督教中国化背景、动因、表现与功能、影响的系统研究,可以发现基督教通过对民族原生宗教的扬弃而形塑其民族文化特性的过程,实际上是从“洋教”到“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基督教”转型的中国化实践。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是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之间消解、交融的过程中,基督教用"自觉认同"意识的内化完成了本土化动力由外向内的转化,并通过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内在置换"、世俗文化的"表层融合"以及社会文化发展运作中的"技术调和"等多层次的互动,形成了新的社会文化类型。本土化的具体路径是,基督教信仰逐渐代替传统宗教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民俗化的取向,并在"生活化"和"入世化"的策略下重新建构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教会组织的本土发育又为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深析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本土化实践的动力与路径,对于实践层面上规范、引领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徐祖祥,历史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向世界传播,来讨论宗教的普世性与地方化,对于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即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为视点,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碰撞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中来回顾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2)探讨中国化的佛教如何既坚持佛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了中国的特色,从而获得了在中土的成功传播与发展。(3)探讨基督教的普世化与本土化问题,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处理好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5.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6.
傅先伟 《天风》2017,(11):4-5
纵观基督教传播历史,就是它不断适应新处境而本土化的过程。唯有如此,基督教才能在特定的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获得"生根建造"的空间。故此,基督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是当今基督教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正>基督宗教源于东方,在希腊、罗马的历史处境中发展成普世性的宗教。在四次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几多相遇、可曾相知"的尴尬后,基督宗教能否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否与中国已有的儒、释、道一起,绽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依靠当今教会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努力。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基督教神学的本色化与处境化,包括探索发展基督教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全球本土化"理论为研究基督教复兴与全球扩张现象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第一波复兴高潮"经典五旬节运动"迅速扩散到中国,先后在华南、华北、华东、华西南等地成功立足。作为回应,部分接受了五旬节教义的中国宗教领袖自发建立了香港华人五旬节会、真耶稣教会和耶稣家庭等本土教会,将全球化范畴下的西方五旬节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以"民间基督教"的形式实现了基督教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和作者的实地调查材料 ,分析了基督教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中传播、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与文化、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并力图揭示近代以来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 ,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和互动 ,在适应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的社会文化特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云南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的历史过程描述和社会结构分析 ;第二、三部分运用文化的社会互动理论 ,分析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阐述了基督教对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道德价值观念变化的影响 ,以及对基督教的民族化、本土化和当代少数民族基督教信仰中的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和宗教种类最多的省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与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构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多元文化格局。近代以来,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以及教会组织通过传教士在少数民族文字、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和宗教传播等方面的努力,使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亦使云南基督教展现出鲜明的区域多样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特点。简言之,基督教融入云南的过程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等多重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