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梳理了自《上清经》问世到陶弘景开始蒐集,这百余年间杨、许手抄本经文的诸种藏本及流传过程,并结合辑佚学、编纂学、校勘学等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陶弘景在整理道教文献《真诰》过程中的成就与局限。  相似文献   

2.
自然是道家哲学最为重要的思考对象和范畴,汉末六朝宗教性质的道教兴起,自然在宗教观念中依旧充当了规范性、指引性的意义聚合点。决定了四时节气的日月可谓自然法则最突出的两种力量。从早期上清派到唐宋之际内丹兴起,我们发现在将日月援引至丹道实践时,道士们对日月的表象和把握有许多不同的面向及前后变化。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相关经文,探讨对日月的想象和认知如何参与了道教修炼,宇宙景观如何与身体景观对应,日月的光热及运转特征通过怎样的修炼方式被内在把握。这一考察也会使我们更具体地看到道教对先秦观念遗存的吸收,佛教传入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与学术界研究较多的北斗信仰相比日月在道教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藏经洞所发现的数万份文献中,道教讲经文仅仅有四个卷号、三种文本,分别是BD.1219号(列19/北8458)<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BD.7620号(皇20/北8469)<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与P.3021+P.3876号<道教中元金篆斋讲经文(拟)>.  相似文献   

4.
在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数万份文献中,道教讲经文仅仅有四个卷号、三种文本,分别是BD.1219号(列19/北8458)<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BD.7620号(皇20/北8469)<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与P.3021+P.3876号<道教中元金箓斋讲经文(拟)>.  相似文献   

5.
汉译密教佛经中直接以北斗为题材的经文集中出现在盛唐,其中印度来华僧人金刚智所译<北斗七星念诵仪轨>经中,有"北斗八女"字样,同经文标题"北斗七星"相异,在<大正藏>所选用的几个版本经文中也有所同异.笔者比对相关文献考得此"北斗八女"并非"北斗七星"之讹写,其背后是道教的北辰北斗崇拜对密教的影响.比较僧一行撰写的<北斗七星护摩法>,可从中看出密教经文在北斗崇拜上的进一步汉化:不但形式上更接近道教经文,同时此经中首次出现对"火星入南斗"这一传统天象的攘灾之法,是将中土星占内容融入密教佛经中的一条明证,也是天学家身份的僧一行特殊的综合工作.笔者认为金刚智的译文,保留了唐以前道教对密教在北斗崇拜上的影响,而僧一行的工作,是对密教佛经的二次汉化.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有助于辨别北斗经文的成文时间上的前后顺序,也有助于理解史传及笔记故事中北斗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道藏通考》是西方道教学者兼汉学家对中国道藏典籍研究和阐释的成果,这一辩读活动属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对话,更是两种宗教之间的对话,在基督教的意义系统和中国道教思想传统之间搭建了诸多通道,《道藏通考》注定带有"经文辩读"的基本性质,其中部分道教术语的西化处理体现了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异质信仰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修真玉经》(以下简称《玉经》)乃道教正一派弟子受“盟威”的必读经典。近百年来,《玉经》散佚,授时缺此经典。公元2001年6月,嗣汉天师府道教经典整理小组在浙江民间发现了《玉经》手抄本。经文系民国初期岩峰梁声闻誊写。为更好地发掘、抢救和整理道教传统文化,现将《玉经》全文抄录于后,供正一道友和专家学者们研究之用。经文中的标点、注释系作者所加,如有错误,敬请批评指正。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修真玉经(正文)三八治图①《修伏阴神律》。正一真人姓张名道陵,字辅汉。其先②本徐州沛国丰人也。少业③儒术,精通经史,系袭…  相似文献   

8.
《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一书1987年8月问世来来,受到了国内外宗教界和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笔者作为该书的编辑成员,除致以衷心的谢意外,谨就该书在编辑成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处理办法,将编辑札记整理介绍如下: 一、关于该书的版本结构道教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正如我国著名的道教学者李养正在该书的《序》中所说:“早在东汉时期,道教的《太平经》便已记载有音乐理论,……至东晋,《元始无量度人经》出,认为梵气之离合而成音,……至南北朝,北魏道士寇谦之改直诵为乐诵,即把念诵经文与音乐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顾名思义,所谓道教易学,或谓道教中的易学,或谓易学在道教中。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道教中的易学,范围比较广泛,它既涉及《周易》经、传及易学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概念、哲学命题在道教教义思想中的运用,也包括《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作为信仰的象征符号在道教中的运用等。易学在道教中,指的是作为经学的《周易》在道教中的应用、发展的情况。从道教的经籍总集《道藏》来看,尽管如元代高道李道纯作《三天易髓》,曾以《周易》中《乾》、《坤》两卦的爻辞释道教内丹修炼,且这种情况在《道藏》的其它经文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宗教史研究的开拓者,陈垣是最早阅读《道藏》、对道教和道教研究持科学态度的学者之一.他在道教史料学、金元道教史、道教与历史上其他宗教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的道教学术研究影响深远.陈垣的道教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早期道教研究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