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真中经》是最早的上清经之一,但《正统道藏》中所收该经却已被窜改,远非本来面貌。敦煌伯2751《紫文行事决》写卷及《云笈七籤》中引用了《九真中经》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该经本貌。本文将《紫文行事决》所引《九真中经》与《正统道藏》本对比,从神真体系、咒语韵脚及结构、行道时日等方面揭示了《正统道藏》本《九真中经》被窜改的痕迹,并指出了这些窜改内容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
《真诰》是卷帙浩繁的《道藏》中的一部独具历史价值的道教史籍著作,也是一部集中反映上清经派教义、史迹以及人物诸方面的重要经典。惜乎此书长期未得到我国学术界应有的认识与重视,今钟来因先生特撰写《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文汇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率先打破了《真诰》文献的研究的沉寂。钟来因先生著的《长生不死的探求——道经<真诰>之谜),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与介绍《真诰》的学术专著,是《道藏》研究中值  相似文献   

3.
<正>明《道藏》分为《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两部分。明成祖朱棣令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修《道藏》,直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刻版,次年刊印。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排列,以《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号至"英"字号,史称《正统道藏》。明世宗于嘉  相似文献   

4.
《真诰》二十卷 ,南朝梁陶弘与解形以除之。”(卷九“协昌期第腐败 ,腐败与污浊其意义是相通“若履淹秽及诸不静处 ,当洗澡浴知“淹”即是指水浸涝从而使物体直” ,则不辞 ,《道藏》本正作“强直”。“强直”一词 ,《汉语大词典》道教认为得道之人尸解仙化时 ,人吹箫以自表也。”④ 可见 ,“箫《真诰》词语校释三则@冯利华~~  相似文献   

5.
我国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籍——《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据说出自东汉于吉之手,后来传给琅邪人宫崇。全书原有170卷,以“十天干”为部,每部17卷,但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缺佚,现存明代《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仅57卷。今人王明先生据《正统道藏》本的《太平经》残部以及唐人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编成《太平经合校》,这是目前最为完备的本子。  相似文献   

6.
北京白云观收藏的《正统道藏》,是明代正统皇帝御赐白云观的。至今,白云观斋堂廊南墙上仍嵌有“赐经碑”。遗憾的是,这部珍贵的《道藏》已缺  相似文献   

7.
明版《道藏》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官修的《道藏》,也是唯一存世完整的《道藏》版本。自明正统初年《正统道藏》刊刻完毕,即陆续颁赐天下名山宫观收藏,万历续修后再次大规模颁赐,庋藏《道藏》的宫观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南、湖广各省。至于明清各地庋藏《道藏》的数量,除陈国符先生考证的53部外,根据现存明清方志、文集等史料,补遗明清各地宫观庋藏明版《道藏》30部,加上明清亲王所藏9部,共得92部,估计明版《道藏》的刊印总数当在100部左右,而明清时期《道藏》庋藏的地理分布也一并了然可明。  相似文献   

8.
《正统道藏》系明北京内府经厂刻本,刻于英宗正统九年(1444),十年工竣,凡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梵夹装,每半页十行,行十七字。据《大明道藏经目录》卷之四太玄部竟字号载“《山海经》卷一之十八,共十卷,原缺十四、十五。” 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云:“郭噗传。”可知所收《山海经》十卷,实以残存十六卷(原本十八卷)重新分合而成。  相似文献   

9.
1931年,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奉教育部指令试图保存崂山太清宫藏明《正统道藏》,因学校改组未能办成。但在此过程中,国立青岛大学两位学者翻阅过崂山《道藏》,并撰写出两种最早的《道藏》研究作品:其一为丁伯弢,撰短文《道藏考略》及《道藏续考》;其二为曲继皋,他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共赴崂山读藏,撰长篇论文《道藏考略》,为现代《道藏》研究开先之作。  相似文献   

10.
《道藏辑要》是继明朝《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后收编内容最丰富的道教丛书。据《道藏精华录》记载,此书系蒋元廷编纂于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后书版被焚毁,书亦留存甚少。  相似文献   

11.
“道论”为戴震哲学核心。前期 ,他所说的“道”更多的偏重于伦理学 ,中后期 ,他所说的“道”遍赅天人 ,具有指示“实体实事”和人伦的“仁义礼”等价值内容在其中。成熟时期的戴震哲学 ,以“道”为核心概念 ,以气、理 (分理 )、性、诚、才、仁义礼、善、权、自然与必然等概念、范畴为具体内容 ,构筑了一个自然法则与人伦规则为一体 ,同时又十分重视人类有别于自然特性一面的新哲学体系。因此 ,日本学者村濑浴也将戴震哲学后期“道论”看作是纯粹论述实体实事 ,而与价值无关的观点 ,是缺乏文本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The first Chinese congress for hermeneutics demonstrated the vast and intimate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researchers of the German hermeneutic debate. It opened fruitful perspectives for further exchange of view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the humanities.  相似文献   

13.
真大道教史料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垣先生之《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与金元北方道教之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陈智超先生于80年代有两文论真大道教史实,光绍乃祖,创获甚多。笔者最近在阅读方志时又偶拾若干零碎材料,奈何于金元史料绝少涉猎,不能望二位先生之项背,借《中国道教》公诸同人,望有益于道门内外之研究。真大道五祖郦希诚为宗门中兴人物。其事迹可见《道家金石略》收录的1278年《洛京缑山改建先天宫记》和1291年房山《重修隆阳宫碑》。袁国藩先生由清末《畿辅通志》发现延庆州《重修天居观碑》,仅有少许文字。我从天一阁藏嘉靖《隆庆州志》中发现碑文,题为《天成观碑…  相似文献   

14.
真庆观位于昆明市中心拓东路和白塔路的交汇处,由真庆观、都雷府、盐隆祠三组道观殿宇和真庆文化广场组成,是昆明地区历史悠久的古道观群。1983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悠久的建观历史真庆观由前殿(山门)、  相似文献   

15.
真德秀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人求 《哲学动态》2006,15(6):28-31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又字希元,福建浦城人,人称“西山先生”。真德秀早年曾师从朱熹弟子詹体仁,为朱熹的再传弟子,他是南宋嘉定(1208~1224)以后继承朱子学的杰出代表。全祖望称:“乾淳诸老之后,百口交推,以为正学大宗者,莫如西山。”西山对理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积极宣传理学,发展理学,确立了理学正宗的地位,以致影响尔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五、六百年之久,他也因此而成为一代儒宗并从祀孔庙。近年来,海内外开始重视真德秀思想研究,论者的兴趣多集中在真德秀的“帝王之学”、“心性之学”、“本体与认知”等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会真记》全名《西山群仙会真记》,乃唐代道士施肩吾所撰,是内丹修持派中的名著。曾在《旧仙传》中称吕岩之后,有施肩吾撰《会真记》以继之也。该记分二十五篇,乃西山得道仙真“阐扬妙蕴”,演说玄机,发明太上至言。超凡入圣之道“的重要著作”。对后来学道之士的影响极大。现代就其“养生益寿”的论述,综合于后,对有志于丹道修炼者而言,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无为养心张伯端在《悟真外篇》中讲:“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众妙之理,而主宰万物。性在乎是,命在手足。若夫学道之士,先须了得这一个字,其余皆后段事矣。”因为从道家身国同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孟子》在义理和话语两方面深深影响到戴震的《原善》。戴震将《易传》的“继善成性”与孟子的性善论区别为两个问题,前者是泛论,后者专论人性。受孟子断言“天之生物使之一本”的鼓舞,戴震严厉批评宋儒所谓性分义理、气质两种的学说犯了“二本”的错误。《原善》关于心的论述,关于“仁义礼智圣”和“条理”话语的使用,都鲜明表现出《孟子》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易.乾卦》头四个字是"元亨利贞",历来有根本不同的解释。《易经.文言传》有著名的"四德"说,将"元"、"亨"、"利"和"贞"都读作单独的名词,即"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和"事之干"。与此不同,不少注疏家将四个字分成两段,即"元亨"和"利贞",但是没有一致的理解。譬如,朱熹以为"利贞"是"利在于正"的意思,而高亨谓"利贞犹言利占也"。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但是与朱熹和高亨又有不同。本文首先论证"亨"原文应该是"饗","元亨"或"元饗"的意思是本次贞卜的祷告被鬼神享受,然后又提出"利贞"应该读作"利于贞卜"的意思。表面看来,第一次贞卜的结果告诉贞卜者再进行贞卜似乎有违情理,然而本文论证中国古代卜法往往进行习贞。"利贞"是指导贞卜者再作习贞。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真道发展历史上,全真七子名下各创有一派。其中,宗郝大通(1140~1212)的一支称为全真华山派。北京白云观收藏有道教《诸真宗派总簿》,李养正先生编著《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时将其收录,其中有全真"华山派"的传法谱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找到史料证明郝大通驻世时,自己曾亲自开创以"华山派"命名的这么一个道派。那么,郝大通的后传法裔们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开宗立派;《诸真宗派总簿》所载全真"华山派"传法谱系形成于何时;郝大通后裔法  相似文献   

20.
韩震 ,男 ,哲学博士。 1 95 8年出生于山东省。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哲学系主任 ,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出版有《西方历史哲学导论》、《生成的存在》、《重建理性主义信念》、《教育管理者的知识视野》等著作 ,发表学术论文 1 40多篇。问 :韩教授 ,你是国内比较年轻的哲学工作者 ,能不能谈谈你的成长道路以及与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 ?答 :我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因此 ,我的整个学术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