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 ,选取北京市某普通中学 42 8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 )有偶像的中学生人数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人数 ,“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其崇拜的主流。 (2 )学业自我概念及其各维度在有无偶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主要偶像类型对学业自我概念具有显著主效应。 (4 )有无偶像和主要偶像类型对学业成绩均没有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针对随机取样的428名中学生,考察了自我概念的年级与性别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自我概念总量表和分量表上,中学生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在自我概念子量表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3)在言语自我、数学自我、一般学校、体能自我、父母关系、诚实可信、一般自我等子量表,以及学业、非学业分量表和总量表上,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有显著差异;(4)除体能自我、与异性关系和与同性关系子量表外,学业成绩与自我概念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学业成绩对自我概念有显著预测性,一般学校自我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振宏  郭德俊  方平 《心理科学》2004,27(3):602-605
运用社会测量法,把238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分为受欢迎、被拒斥、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型五种类型,用自我描述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研究表明:(1)被拒斥学生的数学学业自我概念、一般学校自我概念、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受欢迎组学生的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高于被拒斥、被忽视、和普通组学生。(2)被拒斥学生遇到挫折时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描述问卷和学业倦怠问卷对120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了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和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及其三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业、非学业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学业、非学业自我概念显著负相关;学业、非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倦怠及其三维度都具有显著负相关;(2)学业自我概念与非学业自我概念在积极、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倦怠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中197名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关系.研究表明:(1)初中生在一般自我、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在一般自我、学业自我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在自我价值感与身体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女生的自我价值感、身体自我概念随年级升高而降低.(2)初中生在应对方式方面的幻想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求助应对、发泄应对方面存在年级差异.(3)自我概念各因子与问题解决、求助应对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越积极,越有可能以问题解决、寻求帮助来应对挫折和烦恼;自我概念部分因子对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臣  周琰 《心理科学》2008,31(3):732-735
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选取25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及其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理想-现实自我差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考查了447名1-4年级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状况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的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在学业、情绪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显著大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被试;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与抑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人际、家庭自我差异等对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学习不良少年的自我概念与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关系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雷雳 《心理科学》1997,20(4):340-342
本研究用问卷对272名11~15岁的少年学生分组进行学习不良与非学习不良的比较,考察其自我概念和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关系。结果表明: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非学习不良学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学业、一般自我等的评价较消极。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没有性别差异。仅一般自我有显著上升趋势。13岁前后与非学习不良学生的差距更为突出。学习不良学生的父母评价不利于他们的积极成长和发展。同时,学习不良学生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有一种偏狭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现在将来的自我时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对200名西南大学在校大二学生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现在与将来自我时间比较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自我时间比较中对将来自我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现在自我的评价;近期将来和远期将来的自我提升除在交际品质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外,在其他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在重要品质上的自我提升高于在不重要品质上的自我提升,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探讨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考察数学成绩优秀学生与数学成绩不良学生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的差异.结果表明:(1)数学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着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2)数学成绩优秀生和不良生在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上有着显着的差异,优秀生均高于不良生,进而可以推断两者的水平差异是导致小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对学校投入的影响以及群体内部认同的中介作用,使用语文自我概念问卷、数学自我概念问卷、操作自我概念问卷、群体内部认同量表和学校投入问卷,对一、二、三年级的270名技工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有29.62%的技工学生处于低学校投入状态。(2)操作自我概念、语文自我概念和数学自我概念均对学校投入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操作自我概念的作用更为突出;操作自我概念和语文自我概念能够影响群体内部认同,进而影响学校投入,群体内部认同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y macrosocial structures, proximate family settings, attributions of responsibility, and African adolescents' self-concepts were examine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60 South Af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234 girls, 226 boys; mean age = 18.6 years). On the basis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family macrosocial structure, proximate family settings, and the individual'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academic outcomes had modest to strong associations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elf-concept; and (b) there were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dolescents' social status backgrounds and self-concepts and i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cial status, perceptions of parents' support for learning,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self-concept.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in vocational attitude maturity and self-concept among Holland's six vocational categories. Data regarding self-concept, vocational attitude maturity, and vocational preference were gathered from 846 student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grades 8–12 in an urban school system. An analysis of variance supported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ocational attitude maturity among students in the six vocational categories;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 among students in the six vocational categories;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attitude maturity and self-concept among students in specific vocational categories.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问卷法对7省市958名中学生的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具有较高的总体生活满意度;(2)男生在身心状况和学习状况两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高一学生在物质生活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在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高二,在学习状况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三,在社会发展与国际政治领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高三;(3)价值观中的金钱权力、法律规范家庭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各因子对物质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法律规范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人际关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和外貌自我对身心状况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法律规范、家庭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人际关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和外貌自我对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金钱权力、法律规范、家庭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人际关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对学习状况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价值观中的金钱权力、法律规范、家庭、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和自我概念中的学习能力自我对社会发展与国际政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青少年依恋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对上海市20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116名普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工读学校学生同伴依恋、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1)和普通学生相比,工读学校学生对同伴更缺乏信任、情感更疏离,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体验到的孤独情绪也较强烈;(2)工读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自我概念比其他年级学生要消极、女生比男生持有更为消极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二年级的女生更为突出,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体会到孤独感;(3)同伴依恋各维度在对孤独感的预测程度和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在同伴依恋与孤独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Individuals with low Need for Cognition (NFC) have been found to process information using a peripheral route compared to individuals higher in NFC. These differences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Based on previous work demonstrating that the formation of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can be understood a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vent and that inferring expectancies from the specific self-concept requires cognitive motivation, we tested whether students with higher NFC had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in a specific subject that more strongly depended on specific self-concept. The participants (554 tenth grade students) reported their NFC,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general self-concept, and specific self-concepts in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Actual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for mathematic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supported the interaction-hypothesis concerning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in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In addition, the higher the students’ NFC, the stronger actual performance in mathematics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self-concep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mediated the effect of self-concept on performance. NFC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influencing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nd should be included in models describ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s and individuals beliefs or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7.
对惯用语理解的发展 ,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无语境条件下 ,中小学生对惯用语的理解年级差异显著 ,小学生和中学生差异较大 ,而小学和中学各年级内部差异不显著。学生对惯用语是先理解字面意义 ,再理解比喻意义。在有语境条件下 ,不同年级学生对惯用语的理解差异显著 ,惯用语语义倾向性的影响不显著 ,但语境对学生惯用语理解有重要影响 ,高年级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