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新儒家一般将孔子的人性论解读为性善论(参见牟宗三,1999年,第190页;徐复观,第79页),但是,郭店楚简等有关早期儒家文献资料的出土,使得这种诠释范式面临挑战。郭店楚简已被公认是孔子弟子或者再传弟子的著作,然而其中却并没有性善论的思想。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如果  相似文献   

2.
燕连福 《哲学动态》2007,(11):49-55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哲学身体观的研究,综述性文章主要有三篇:先有中国台湾学者黄俊杰所著《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后有中国大陆学者周与沉的《中国身体观研究述评》,再有中国大陆学者李清良的《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兼评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一文。观此三文,黄文展现了学者对中国传统哲学中“身体”的三种定位,即:作为思维方法的“身体”、作为精神修养之呈现的身体、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1]周文从比较文化、医学、道德、政治等四个角度对中国身体观研究进行了概括。[2]而李文则提到了中国身体观问…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孝道观与中国传统孝道观的互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人类诞生以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在中国传统社会被推崇为“德之本”、“仁之本”,是“众善之首”、“人伦之始”,成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伊斯兰教中,孝是主命善行,人道之首,与天道一起成为伊斯兰教不可缺少的两大基础之一。从文化类别来看,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但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在关于孝道的规范方面,却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体现了不同文化关于人类基本问题思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既然如此重视孝道,那么,其伦理内涵究竟在…  相似文献   

4.
论孔子的孝道观及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春秋时期礼坏乐崩,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大思想家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同时,又将其发扬光大。孔子的孝道观的具体内容包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尤其是如何知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安宝 《哲学动态》2007,4(5):30-35
资源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但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时空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有限资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的矛盾推动着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在人类曾经经历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资源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而在人类现代化过程中,尤其在当代,出现  相似文献   

6.
道教将出世解脱与入世修行相结合,具有重视现实伦理的特点。道教孝道观总体上吸收借鉴儒家孝道伦理,既有善事父母的基本要求也由孝推忠,将孝道泛化。但因道教宗教目标与儒家入世理想的差异,道教孝道观又有自身一些特征,主要体现为将宗教目标贯注于养亲荣亲的孝道内涵中、将孝道发展为保养身心的修炼操作技术以及在孝道观中推尊母亲的地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孔子紧紧抓住了音乐的情感性特征,作为它与社会伦理的契合点。孔子音乐伦理思想的情感向度,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乐以成善,即伦理主体的情感诉求;乐以节礼,即伦理制度的情感中介;乐以发和,即社会伦理的情感旨归。它以情感为途径,实现了"乐""礼"相生。音乐的存在,个体与社会伦理规范中庸尺度的践行,使人情醇厚、个体愉悦、人伦井然、政清俗美、理想化的社会伦理整体状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技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在本体论层面,物联网技术蕴含的虚拟实在与现实关联范畴对技术哲学本体论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在认识论层面,物联网技术将认知功能赋予物,使人与物之间清晰的主客体关系界限被打破,呈现出主体间性。在价值论层面,物联网技术凸显了物本主义倾向,而实践智慧是克服物本主义倾向的积极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价值目标。人类有无道德自由?道德自由是什么?这些道德形上问题一直困扰着思想家们,也关涉到现实道德生活的质量。道德自由不仅是一种意志自由,也是一种自由境界;同时还应该包括道德自由权,亦即道德自由在道德权利上的表述,它是衔接意志自由和道德自由境界的桥梁。道德自由的这三个向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道德自由的丰富内涵。一、道德意志自由向度意志自由最先从伦理角度提出,后发展成在哲学意义上对自由与必然、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探讨。在伦理学范畴里,意志自由是“……指人在行动时对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一种选择自由(…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业露华孝,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为,它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孝也是中国佛教必然涉及的一个问题。前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生前曾多次讲解《佛说父母恩重难报...  相似文献   

11.
被古人视为至孝、尊为“宗圣”的曾子,是春秋末战国初儒家孝治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观,将孝视为道德核心、法制基础、治世大计,是人类对天道自然的仿效,更是个人人格修养的目标。其孝道伦理思想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2.
曾子作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对孔子的孝道无限膨胀和扩大,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孝道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孝道不仅对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在当代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语·里仁》记“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人据此认为,孔子及儒家不主张远游。其实,这是对孔子这句话的片面理解。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父母在时不远游,远游则不符合孝的原则;二是如果远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处,并安排好往返的时间,告诉父母,...  相似文献   

14.
张荣 《现代哲学》2005,3(3):98-106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之间”受到后世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但往往只重视其中“心灵的伸展”这一向度.而忽视上帝的创造这一向度,忽视了永恒之维。事实上,上帝的创造和心灵的伸展这两个向度不可分割.前者规定后者,阐明时间的起源;后者反映前者,说明时间的存在和本质。后者受前者的制约。也就是说,心灵的伸展有一个界限,是不可超越的。当文德尔班强调奥古斯丁的形而上学是“内在经验的形而上学”时,他确认了奥古斯丁时间观的心灵向度;当吉尔松称之为“皈依的形而上学”时,则是强调“心灵伸展的界限”,即永恒上帝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中外社区教育比较研究的三个向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南客 《学海》2002,(5):98-105
随着中国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社区教育在促成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越加广泛的体现 ,并已成为推进新世纪中国社区建设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丰富翔实的材料 ,对近百年来中外社区教育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多角度的比较观察 ,在对现代社区教育特质和功能、现代社区教育发生发展的多种路径、当代社区教育的多元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之后 ,提出了中国社区教育方式、方法和国际接轨 ,社区教育体制、机制不断趋向规范化、大众化的若干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儒家孝道观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儒家孝道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同时,孝道观也 有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夏、商、周三代,孝亲之心表现为传统宗教中的祖先崇拜观念,发 挥着维系宗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对传统宗教中的 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使其从一种虔诚礼敬的宗教伦理变成了一种对家族生活反思的人生哲 学;从宗教祭祀活动变成了深入社会的家庭规范。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夸大了孝道的引申意义 ──“以孝治天下”,使之变成了一种国家政治哲学,一方面掩盖了阶级国家的实质,另一方面也歪 曲了孝道伦理的本身意义。在现代公民社会里,家庭仍然发挥着“抚幼养老”的社会职能。因而, 儒家的孝道观复归其本来意义,仍然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儒、释、道三教之间斗争、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同时不乏排佛的声音。在此背景下,张商英与排佛尊韩(愈)的思潮开展论争,以捍卫中土佛教的正当合理性。张商英的思想中表现出对儒、佛、道兼收并蓄,并以佛为尊的特征。基于三教"犹鼎足之不可缺一"的基本认识,张商英的孝道思想继承了前人成果,提出系统的孝道观,认为佛教之孝尤具有优越性。但他的三教融合也突出了三教之间的差异性,其孝道观更多地是站在佛教的立场上维护佛教伦理,因此具有会通性不足的历史缺陷。  相似文献   

18.
和敦煌歌辞中的孝道观一样,敦煌变文中的孝道观显示了不同于官方孝道观的历史存在。这种创作于下层士人或民众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孝道观,既有对官方孝道观的因应,也有自己的别样特色。敦煌变文孝道观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通俗性、世俗性、地域性,并带有三教融合的内容。可以说,是儒、释、道三教共同构建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孝道观。基于历史知识、调动一切宣扬形式、展示多样表现手法的敦煌变文孝道观,构成了中国伦理教化史上最丰富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以报恩为理论根基,佛教孝道始终保持着自己宗教伦理的基本特色,从而在孝道内涵、孝道境界以及行孝方式上与儒家孝道发生了歧异.总体上看,佛教孝道的慈悲、平等精神,与儒家孝道对尊卑上下等级秩序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佛教孝道浓厚的出世、宗教色彩,也与儒家孝道世俗、人间的面貌大相径庭,并由此而成为对儒家孝道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孔子首先用蔑视的态度表达对死亡的超越,这其中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杀身成仁”和“慎终追远”的思想,前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它用“崇高的死”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赋予生命一种永恒的价值;后者则更易于消解普通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他们在血脉延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对国人心灵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