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子沐是我的孙子,到今年10月方满4岁,却是我们家的一个人物。他和我同一天生日,仿佛专挑这个日子降生一样。那时我刚做过手术,从死亡线爬回来不久,他的降生就像老话说的给我"添寿",自然让我大欢喜。他的姥姥叫他"小宝",我也觉得他确乎是一宝,于是两家众人齐呼"小宝",仿佛山呼"万岁"。我们的小宝,不胖,不白,可是很瓷实,不怕磕磕碰碰,眼  相似文献   

2.
身份与使命     
《天风》2015,(7)
<正>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保罗之榜样,在于他对自己身份与使命的认定与坚守。我们可以将许多的身份赋予保罗,诸如宣教家、神学家、布道家、牧者,等等。但他对自己的认定却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参罗1:1)。不过,这仆人的身份不是低贱的,而是尊贵的。因为与这身份相随的是他从上帝所受的使命"特派传上帝的福音"(参罗1:1)。"特派",希腊文是"(?)",它的意思有"分别"、"离开"、"拿走"、"任命"等。这里保罗用的是这个动  相似文献   

3.
<正>罗国杰是我的老同学、老同事、老领导。1956年人大哲学系在全国提前特招本科生,我们同时考入,成为命定的老同学。但我是高中毕业直接考入的,他是从上海市委"调干"到人大读哲学系的。早年,他在河南读完中学,在上海曾就读于同济大学法学院,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后又在上海虹口区委和市委做过多年党务工作。论年龄他比我大八岁,论经历和学识他是我的前辈和老师。他为人正派、清廉,可谓  相似文献   

4.
鸡对鸭说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吃饭的时候,他拿筷子很笨拙地夹菜,忍不住感叹:什么筷子,应该叫"慢子"。  相似文献   

5.
最好的车技     
正很多年以前,我去一家大公司应聘司机一职,经过层层考验后,我和另两个同样优秀的竞争者被考官列为"最佳候选人",公司将从我们三人中确定最终的录用者。最后的复试由老总裁亲自把关,考官把我们三个人带到了老总裁的办公室,老总裁非常礼貌地向我们问好,然后他问我们说:"如果悬崖边有块金子,让你们  相似文献   

6.
正孙大鹏是我大学最最反感的一位同学,一米八的个儿,脸黑木炭似的,顶着一头蓬松凌乱的"鸟窝",离老远就闻到他身上那股老芹菜味道,一看就是长期不洗澡的主儿,女生们都不喜欢他。但孙大鹏却一点看不出我烦他,愣在我生日那天到校广播室为我点了一首《回到拉萨》,还硬生生留下了他的大名。广播员播出他为我点歌送祝  相似文献   

7.
<正>罗国杰老师去世了,享年88岁,也算是符合中国"仁者寿"的古训了,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哀痛和无限的追思。记得,在他病危期间我曾去医院看望他,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医生悄悄地说:"恐怕要作好思想准备了"。但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是真的!离开医院时我还和同我一起去看望的王泽应教授说:"会好起来的,罗老师走不了。"直到获悉他去世的噩耗,我才意识到,当时这不只是我发自内心、情不自禁的祈祷,也是半个多世纪来我和他相交、相知而积淀于心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0,(10):63-63
<正>问:我是一个牧师的妻子,我们这两年来为教会也算尽上了一些小小的力量,所以教会蒙恩初见复兴,各项事工也见起色。但是,教会内长老、执事及堂委常因我丈夫老实就欺负他,甚至连一般的同工也对他指手画脚,这让我受不了。为了顾及"师母"形象,我又不方便出场"打抱不平",但心里很不安。然而,我老公似乎若无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春天,教导处调来一名小干事,名叫梁峰,是个高大帅气的"90后"。众人在得知梁峰背后的"不凡"来历后,个个面露不屑,唯有五旬过半的老校长对他关爱有加,并背地里叮嘱我这个教导主任在工作中要多关照他,努力扶持他成长。碍于老校长的情面,我给梁峰安排了一份收发文件的闲差,并象征性地让他做些后勤服务工作。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梁峰是个典型的"苟且族",他对自己的"高学历低就业"心存不满,因而工作态度很消极,除了按时  相似文献   

10.
<正>饶老艺术展览的命名是"心学",强调境由心出。一个很普通的字和景,经饶老之手,竟然不朽,此"心能转物"之明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传授的《神仙起居法》也是活泼泼的自然之法。缘起2013年,中秋前夕,我到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观摩"道法自然——饶宗颐道教美术展",这是饶老第一次举办道教书画展览。让人惊奇的是,饶老心目中的老子近似于达摩(如图一所示),如此意象,依稀有敦煌本  相似文献   

11.
寓言四则     
正老驴子与大猩猩一头老驴子对一只大猩猩诉苦道:"我真烦恼。"大猩猩问道:"你为何而痛苦烦恼呢?"老驴子说道:"我其实很聪明,可是大家却说我愚蠢;我反复不断地向大家解释,我并不愚蠢,我相当聪明;可是我  相似文献   

12.
一样一句     
正说话真有好听难听之别。最普通的例子是,英国人从来不说"你听不听得见",而讲"我语气是否清晰",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一样一句话,负面说法是"他妒忌我",正面讲法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他取价那么贵,交的又是行货"不如改为"我们用不起他的稿子",反正不要,何苦再得  相似文献   

13.
人类处在罪的阴影之下,同时又摆脱不掉父亲的慈恩.在我们里面有一股力量,迫使我们去做我们不要做的,也迫使我们不去做我们知道该做的.这股力量的正确名称是罪.正像圣保罗所说的:"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7:15)他接下去说,是住在我们里面的罪使我们成为这样.<路加福音>第15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离弃上帝的道路的时候,我们不是处在上帝创造我们时愿意我们处在的地位.然而这不必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浪子即使在为主人看管猪群的时候,也还是他父亲的儿子.耶稣对浪子具有很大的信心,说他"醒悟过来",说他又成为他自己.父亲对他的回归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等待着他的回归.我们不要把人生看为不变的.我们都在变化之中,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像一只死了的、僵硬的、钉在硬纸片上的蝴蝶标本.我们是一个来自过去、活在今天、展望未来的活的能努力的主体.浪子也好,我们每个人也好,都是在改变之中,我们都是上帝手中的半成品,这给予浪子和我们每人以希望.  相似文献   

14.
正出风头在一群风华正茂的同学中,我罗小宇就像路边的杂草,根本不起眼。我皮肤黑,常有同学嘲笑我是从非洲来的。我很生气,反驳说:"长那么白干吗?我又不想做‘小白脸’。"一句话,堵得嘲笑我的同学哑口无言,更气得他暴跳如雷。我们都知道,男生被骂"小白脸"是最受辱的。谁让他来招惹我呢?一向以来,我的伶牙俐齿从无对手。  相似文献   

15.
正常常梦到我的高中三年。梦里没有高考,没有课堂,没有老涛,却总是定格在这样一幅场景:撕碎的试卷从高楼撒下,漫天飘飞,像雪花,像不羁的年华。梦里的我是快乐的,如释重负的那种快乐,然而梦醒后,总有种不明所以的失落。我是怀念那三年的。至少因为老涛。"老涛"是我们给班主任起的外号,他总是扮演"笑面虎"的角色。刚进校的前几个星期,我由于"迟到早退,屡教不改,私自带手机违反学校规定"而被老涛喊出去一顿痛斥。一时间,我成了他首次考虑要"重点培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正前几天看到同事的一张写真,拍得特别有感觉。同事说是自己40岁那年拍的,算个纪念。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自己今年也40岁了,是不是也该拍几张照片给岁月留个影儿呢?之所以"恍然大悟",不是装嫩,也并非怕老,而是真的对年龄无感。自己多大心里没数吗?是的,我还真没数。分析原因,一是我总觉得  相似文献   

17.
[问]我与男友交往一年多了,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许是受了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男友竟然提出先试婚一年的要求.我是基督徒(他是慕道友),父母也是很传统的人,我们不可能同意这种方式.可我又很爱他,他也喜欢我.我当怎么办? 肢体:嫣红 [答]嫣红姊妹,你的问题有不少人也遇到过.现在,未婚同居或试婚这种"前卫的婚姻观"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暗流,连不少青少年也都想跃跃欲试. 所谓试婚,是指在不受法律约束的情况下,男女同居过一段时间的夫妻生活.双方满意,就办结婚手续,成为夫妻;若一方不满,就分手,互不干涉.提出试婚者其理由似乎充足,如试婚能更深地了解对方,避免盲目厮守;甚至说,试婚如婚前"考试",终极目的是为了确定结婚或不结婚;还有说,结婚证书如"婚姻执照",没有什么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我和唐莉同一天走进同一家公司,被安排在同一个办公室。而且,我们的年龄和个子也不相上下,可是我总感觉自己比唐莉矮一截。唐莉是一所名校的研究生,而我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院校。为此,公司每有什么"好事儿",我总是鼓励唐莉积极参加,自己却无动于衷,仿佛与我毫不相干似的。尽管公司明文规定,全体员工均可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19.
正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两位音乐家的不同心态和命运。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7年的草料,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的音乐节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则不堪忍受折磨选择自杀,用死亡来抗争。"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风暴来袭之时,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就看你如何去面对。文章中那位老音乐家微笑面对,而另一位却选择自杀了却一生。其实,再多的苦难折磨也抵不过一颗坚毅的心。面对苦难,我们不如改变一种态度,以笑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4,(11)
<正>主不断地在呼召我们,要我们跟从他;我们应当不断地在祭坛上献上自己。你我都是蒙召的仆人,理当步主后尘,得人如得鱼一样,好让基督的心在这里得到满足!主呼召我们跟从他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跟从主?有人说,为的是病得医治:有人说,为的是福气多多;有人说,为的是今生有平安,来世得永生……这个老话题促使我们"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不停地思考。中国近代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