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是要成德的。儒家为什么要成德 ?这就是儒家之所以为儒家的精神动力问题 ,从心理学看则是动机问题。儒家成德的精神动力源于孔子“以德配天”的天命思想。“以德配天”的思想一方面为成德找到了外在本原依据 ,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但面对天不应德的现实 ,孔子虽然以盲目命来化解 ,但儒家的成德内在合理性毕竟受到怀疑。先秦儒家通过“时”来化解这种质疑。后儒则逐步从外在预设向个体内在、本然性方面转换 ,逐步形成了以张载为代表的人的内在本原成德观。虽然如此 ,面对成德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 ,外在的盲目命思想一直保留下来。这样内在本然成德动力和外在“际命”化解的思想从内外方面使儒家成德动力得以维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老子那里,"德"的含义不只是停留在伦理范畴之中,而且是通达道的一种途径。老子在阐释"德"的意蕴的论述中包含三个不同的向度,简单来说,就是从"有"而至"无有",进而达到"无无",也就是道的本来样态。这是"德"的形上层面的路径。落实在实践层面,则由初始的"有言之教"到"无言之教",最高的德要引发个体自身的创造性,这是老子对至德的独到理解。这三层思想是由老子对"德"的层层上升的理解所构成的。如此把握老子"德"的含义,才能将其道德观念落实到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伦理生活之中,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栽培,觉察自己的本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老子道德观念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3.
贺志韧 《法音》2021,(4):31-32
一、孝戒思想的渊源"孝"是儒家一个非常核心的思想。《孝经》中说道:"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夫孝,德之本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故为德本。"~([1])儒家认为,"孝"是最高尚的道德和最重要的道理,它可以使社会和谐,人民之间没有怨念和矛盾产生。  相似文献   

4.
传统儒家"廉"的观念经过了从本义到引申义、从内涵宽泛到逐渐明确的一个过程。汉代以后,"廉"与政治伦理相结合,其道德内涵逐渐明确,具体表现为"廉俭""廉耻"和"孝廉",廉德成为从政者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道德。传统儒家廉德在政治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这六个方面成为考核官吏廉政的主要依据。传统儒家廉德的养成主要通过修身、教化、制度约束和法律威慑来实现。借鉴儒家廉德思想的智慧,可以为当代中国实现"三不腐"的廉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把传统廉德的思想内涵、廉政措施与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结合,造就一个不想腐的廉洁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要追求的理想的政治治理目标,也是传统廉德文化当代价值的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5.
"明德慎罚"是西周初年周公提出的重要法律思想。从《周易》古经中的类似表述来看,其已有明显的"明德慎罚"观。"明德"思想反映在《恒》九三、《益》九五等爻辞中;《临》卦中有对人民实施德教的内容。《周易》古经的"慎罚"观在西周刑罚适用原则中也有体现。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制思想后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政治和法律理论之中。研究《周易》古经中"明德慎罚"的法律观,探究它所涉及的西周法制,不仅能为我们研究西周法制提供宝贵的史料,也能更好的梳理商末周初法律思想的变化脉络,进一步印证这一思想对西周社会、政治和法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教认为人、人类社会、自然都是由"道"产生的,因而"物化"在道教思想中被看成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转化现象。随着道教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道教围绕"道化"、"仙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化"思想体系,其本质在于人与"道"的对立统一,体现的是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道教"物化"思想的审美性在于:"道"的审美需要、"虚静"的审美态度、"与道为一"的审美体验、"无我"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疏理和分析《瑜伽师地论》关于时间结构的思想,并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时间结构进行简要的比较。瑜伽行派把客观时间还原为时间心识,它是一种属于心不相应行法的假有法,依于心识流中的种子流与现行流的生、住、异、灭四相而得以可能。四相显现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识的灭相显现为过去,住、异二相显现为现在,生相显现为未来。时间心识具有三重三世的结构:种子三世、种现三世和现行三世。这三重三世是识体验的时间,是一种"能-所"相对的时间,是非本原的时间。瑜伽行派认为要超越识体验而进入智体验,智体验中的"离能-所"的时间才是本原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路关注的重要命题是如何从社会主义"大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道路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道路的选择上,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要求。在道路的特质、布局和实现路径上,分别彰显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系统论以及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求。在道路的价值意蕴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发展,符合唯物史观要求。新时代走好中国道路,既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同时为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以德配天"的天人论思想以及"明德慎罚"的主张,是西周时期实施道德教化的理论前提和宗旨。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道德教化主要包括政德教化、王室教化和民众教化,其教化内容、方式与体制也各具特色,这对我国儒家德教思想、传统治国方略和蒙养教育等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家训演进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和"或者"致中和"是中国文化和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道德本位又是儒家思想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精神,那么,"和"与"德"是什么关系?在儒学发展史上,董仲舒提出了"德莫大于和"的思想,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回答,即"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先于"德","德"生于"和",同时,"和"也是一种大德。德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是"和",即追求和谐的价值理想是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不仅是天道人道的根本,是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还是人的自我修养、心身和谐、养生长寿的根本,因而"和"是一种大德。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看,这种思想塑造了中国人天人合德的思考方式,厘清了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关系,使"和"的价值观有"德"的行为观支撑,使道德建设和修养明确了"和"的价值目标,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道德建设与建设和谐社会、协和万邦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启发。  相似文献   

11.
徐华秋 《美与时代》2006,(12):32-34
党校作为培养中国共产党干部的学校,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又有普通学校的一些共性,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都应遵循普通学校的共同规律。在党校的教学中也应该把审美和艺术的手段融入进去,使抽象的理念变得形象可感,使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设美的环境,激发学员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审美和艺术的方式引进课堂;3.增设艺术鉴赏课,提高学员的艺术和审美修养。让审美教育走进党校的课堂,让艺术和审美进入党校,这是我们作为党校人当前的一个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六朝时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即超越有限而把握无限的审美境界、变化之无限与法则之有限共存的审美观念以及有限与无限相统一的、和谐的审美理想。这三种思想实际上构成了反映在六朝时期音乐审美中的"有"与"无"关系问题具体而辩证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苏联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40年之内使自己的祖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共产党和劳动人民是依据着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规律性的科学认识来进行自己实践活动的;因而揭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运动中各种矛盾之间和这些矛盾同经济规律之  相似文献   

14.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始创的墨家学派和儒家被并称为"当世之显学",可见当时其影响之深远.为了阐明自己的思想,他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这些主张进行了分析,但对"天志"、"明鬼"、"非命"这三个观点从天人关系的角度分析墨子宗教思想的还很少,而且在他们的分析中还认为"非命"与"天志"的观点相对立,从而得出墨子的宗教思想具有矛盾性的结论.笔者以为这一结论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想就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庄子通过对畸人形象的塑造,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外形不足贵,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内在的大德,一个人只要有超出常人的大德,形体上的残缺和丑陋也会被人遗忘,甚至产生畸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就是所谓“形残德全”的观念.庄子这一观念对于中国后来的文学与书法等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文学重在追求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还是书法艺术重在追求气韵生动和神采韵味,都可以看作是在庄子“形残德全”观念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总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也即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是有"真""善""美"三个因素来起作用的,这就形成了"认知""意志"和"形式"三个维度为轴线的个体"意识空间"模型,依据这一模型可以解释不同类型的审美及个体在此审美类型下的审美体验。审美对当代人的一般生活常态、对现世个体都具有意义。审美之所以在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在于审美所产生的超越感,进而揭示了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神"与"理"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传统范畴,也是王夫之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王夫之将两者结合提出"神理"论,认为创作和审美要以"神理相取","神理凑合"时就会自然怡得,创作应该"穷物理""尽思理"且超于象外。这与古代画学思想具有共通性与共识性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
在轴心年代,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作为讲学议政的场所,的确提供了一个大时代的学术思想快速交融与转化的可能,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第一次。作为稷下集结作品表征的《管子》,从各篇内容也展现了思想交融的成果,其中不乏历史的记载,但更多的是不同思想背景交融下的多元观点,以"法"为例,关于"法"的根源就有三种不同的论述,这些不同根源说,若以系统性而言,或视之为矛盾,但若以当时的学术自由交融与"不治而议政"的多元背景视之,更是展现既有时代因革,也有思想背景差异而展现的互相交融下的不同诉求。但即便如此,这三种根源说也展现共同特质,即不毁弃仁义礼乐之说,这些都显示了稷下学宫的自由与思想蓬勃,也展现了儒道交融下的黄老学特质,更且从法与礼的关系转换,也可见历史之因革。《管子》的集结也正打破系统性要求,彰显多元融合并现,以及当时代对"法"的不可忽视之需求。  相似文献   

19.
欧根·希穆涅克的《美学与艺术总论》以列宁的反映论作为研究艺术的方法论原则,从艺术受现实和作者思想-审美意向的制约方面来研究艺术现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首先,希穆涅克认为音乐是一种风格化的模仿,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他用音调去分析音乐的题材结构,认为音乐创作是通过一定的音调方式对人和现实的某种情感态度进行描述和音乐的"典型化";最后,他认为音乐活动是一个"语义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意义的生产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并最终指向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希穆涅克音乐美学强调了积极介入现实的基本立场,但也包含了反映论美学的固有问题——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性和意识主体性的忽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道教协会此次在吉林长白山灵应宫举办第十一届玄门讲经活动,主题为"明道立德、正己澄心"。"明道"与"行道"是相互联系的概念,要"行道"先须"明道"。下面,围绕"正己澄心"和"明道立德",与大家分享我的认识和想法。对"正己澄心"的理解"正己"的本意,就是从思想和言行上端正自己。古语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端正自己的位置和态度而不要苛求别人,就不会产生什么抱怨的情绪了。"澄心"的本意,就是使人心情得以清静平和。老子曰:"凡学者能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