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从国家、民族、个人、信念等方面深刻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实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再次提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伟大真理。本文通过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思想,进而对抗战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在回顾抗战历史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视野展开研究和思考,力求将抗战精神的弘扬与唯物史观的运用结合起来,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他要求我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富于爱国传统的回族人民以忠勇和热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祖国独立,涌现出了左宝贵、马本斋等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生活在抗战大后方的甘肃临潭西道堂教民也积极参与抗日民族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注解了"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女青年会所创办的女工夜校是近代中国女工教育史上绽开的奇葩。夜校师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积极参加抗战救国活动,奏响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中国人民和劳动妇女的解放,同舟共济、前仆后继的战歌。女青年会是19世纪末从美国传入中国的国际性基督教妇女团体。它的宗旨是“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族精神若干问题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 ,关于民族精神的内涵应当区分客观形态的民族精神与作为弘扬和培育对象的民族精神。前者是中性的 ,既包含积极因素 ,也有历史的局限 ;后者则是适应实践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文章根据对民族精神积极内涵的科学概括 ,分析了民族精神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并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处理民族精神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坚持真理的关系、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副会长杨志波一行前往中国伊协原秘书长、抗战老战士杨润生同志家中看望慰问,并送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杨老现年91岁,是民族英雄马本斋所领导的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的老战士,为抗战的胜利,民族的解放奉献了青春与热血,做出了贡献。交谈中,杨老对党和国家对革  相似文献   

7.
潘天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苍劲有力、意味深远。在西方思潮严重影响下,他仍然坚持传统的作画理念,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了信心。坚持传统的绘画方式,坚持独特的绘画风格,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潘天寿思想不仅促使浙派人物画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特点,还催生出了中西结合的新绘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潘天寿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推动了浙派人物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刍议恽代英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恽代英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和追求真理、发展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毛泽东精神的组成部分,是21世纪中国人民继续奋发图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任继愈先生原在北京大学学西方哲学,抗日战争期间,他步行从湖南走到云南,一路上目睹了中国农村的贫困,也目睹了中国人民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几千年来,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这个苦难多灾的民族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发展壮大?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使他把总结中国古代这份精神遗产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一个民族的精神集中体现于民族的哲学,于是他从西方哲学转向了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抗战有着多方面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意义。中华民族不屈的英勇斗争和团结抗战,使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得以在毛泽东这里充分发展并被赋予新的内核,使其得到了深化。主要表现理性的爱国主义、民族的英雄主义、革命的功利主义以及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刘维涛 《法音》2005,(9):38-38
由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祈祷世界和平法会15日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以及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法师率佛教弟子3000人出席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在祈祷法会上讲话。他对来自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的法师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及海外佛教四众弟子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积极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正义事业。佛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这种以世界为本体…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构建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为迎接中国新的文艺春天,吹送东风,焕发精神,形成氛围。他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美学的党性原则、工农兵方向、人民至上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废止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正确处理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他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意运用实事求是的辩证方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3.
抗战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兴盛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洗刷了持续百年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得以以昂扬独立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抗战胜利极大地提振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即捍卫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唤醒了中华民族民主和独立意识,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意志和爱国精神;对于当下中国,它则开启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族精神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际上提出了研究民族精神的概念及其与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民族复兴的相互关系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分别做了概要的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寻求雷锋精神中的永恒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雷锋精神中的永恒价值 ?我认为雷锋精神中的永恒价值就是他对民族、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这一精神是他对待生活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他处理一切问题的总的指导思想。可以这样说 :雷锋是一个把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作为自己努力方向的人。凡是于社会主义事业、于人民有利的事情 ,只要是他能参与的 ,他都要以极高的热情全力参与。他的心永远向着人民的利益与社会主义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就是他的人生目的与人生幸福观。由于时代的不同 ,人们对雷锋事迹中的不同侧面的关注程…  相似文献   

16.
回首社会主义在 2 0世纪的世界性发展 ,尽管其中有许多遗憾和教训 ,但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与范例。中国自觉地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正在为世界性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仅有 1 1 0 0万人口的小国古巴 ,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美国的“鼻子底下” ,硬是顶住了也许是世界上最为严酷的政治压力、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文化入侵 ,40年来始终如一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也令世界人民赞叹不已。古巴人民能够在这样一个极为特殊和恶劣的环境中成功地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 ,其中一定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思想 ,有他…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3,(10)
"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美好向往.为此,我们充满信心和喜悦,也深感实现这一梦想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值此中国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胜利召开之际,谨向全国基督徒发出如下倡议: 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广大基督徒要同心协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成为走中国道路的坚定同行者,弘扬中国精神的积极践行者,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参与者.我们要团结广大信徒坚持三自原则,走爱国爱教的道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南传佛教自1300多年前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自我凋整和本土化的过程,为傣族、布明族、德吊族、阿吕族和佤族等民族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成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变化,我国南传佛教界耍坚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及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坚持中国化方向,积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号召: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将。在批判旧文化,传播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理论界盛行着一种看法,认为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是“全盘否定”,或曰“一概否定”,“彻底否定”。这一看法无疑是不符合陈独秀思想的本来面貌的。本文试图通过陈独秀对儒、佛、道思想的评析展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并对他思想方法上的矛盾与不足进行探讨。对于儒学孔道,陈独秀的态度是否定多于肯定。他说:“儒教孔道不大破坏,中国一切政治、道德、伦理、社会、风俗、学术、思想均无有救治之法。”以陈独秀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