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常有这样的事儿,说话者所说的意思到了听话者那里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类事情常常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记得有一年复天,我领小外甥(当时还不到五岁)出去玩,路上给他买了一支雪糕,他紧着半边吃,另外半边眼看快要掉下来,我急忙说:“你吃雪糕要一边转一边吃”,他一听,也不含糊,一边身于转着囵,一边继续吃那摇摇欲坠的雪糕,看得我忍俊不禁,说,“你要转雪糕,不是转你的身子”,这下他才明白过来。当时想想有点恼他,怎么一点听不值我的意思,事后想来这不失为一种幽默,回来讲给别人听,让大家也乐不可支。这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换一种眼光     
有一个人对自己正住着的房子不满意,就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要把房子卖给别人,自己另外再建一座。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一个朋友碰上他,关切地问:“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你出售房屋的广告,现在你的房子已经脱手了吗?”这人说:“噢,那则广告是房屋中介公司刊登的,可是现在我已经不想卖了。”“为什么?”朋友问他。“因为我看了中介公司对这幢房子的描写,觉得它正是我理想中  相似文献   

3.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在他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王子的时候,曾被送到一所海军军官学校读书。有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巡察时,发现这位小王子正伏床哭泣。这位军官上前问他为什么哭,开始的时候他什么也不肯说,后来迫不得已,才说出有几个军校的同学竞无端地轮流踢他的屁股。海军军官就把这几个学生召集过来,对他们说:“尽管小王子并没有主动告状,但我依然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虐待王子。”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次感恩父母主题的心理课上,我和同学们分享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突然有位同学说:“他们才不爱我呢!”我循声望去,看到他严肃略带愠气的脸庞,我知道他不是故意捣乱。于是,我说:“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他有点拘谨地说:“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也很好,我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可是根本不顾及我的感受,尤其是我爸,每说一次话,  相似文献   

5.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  相似文献   

6.
在西城漫步的路上,遇见一位高高大大的男青年。他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包老师,新年好!”我一边礼貌地回敬,一边在脑子里搜索:他是谁?当然不能让他觉察出我的犹疑,否则就太不礼貌了。  相似文献   

7.
幽默故事     
省料的裁缝小徐买了衣料去找裁缝,裁缝看了一眼,说衣料不够。他只好另找对门的裁缝,很快就谈妥了。几天后,他去取衣服,看到裁缝的儿子穿着一件用他的衣料做的衣服,于是便问:“怎么回事?对门那人说衣料不够,而您却还能省下布料给小孩儿做衣服?”“这太简单了,”裁缝一笑,“我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而他有3个呢。”无权决定小尹的妻子生了个女孩,妻子对丈夫说:“生男生女是男子基因决定的,这能怨我吗?”小尹苦笑一下说:“在别人身上可以这样下结论,但在咱们家里买盒火柴我都得请示你,这么大的事情,我有权决定吗?”买断婚龄…  相似文献   

8.
心平无险路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把宰相宋臻找来,交待他一件私事。 玄宗的才情高,孩子也多,给王子起名字,给公主起邑号也颇费脑筋,就把这事托付给了宋臻,让他各取30个备用,临了,他又特别嘱咐说:“你在这30个之中,单给我想一个漂亮的名字和一个漂亮的邑号,要与众不同才好。”原来此时他正宠爱武惠妃,心里非常喜爱和她生下的小王子和小公主。  相似文献   

9.
爱的人间     
记得那个贝利吧,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写下了近代足球史最辉煌的一页。可他的少儿时代却是贫寒得很,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这个酷爱足球的穷孩子从垃圾箱里翻出塑料盒来当足球踢。一位足球教练看到了,觉得这孩子脚法灵便轻捷,就送了他一个足球。贝利真是乐坏了。圣诞节前夕,小贝利到教练的花园里挖了一个树坑,对教练说:“到圣诞节了,我没有钱给您买礼物,就给您挖个坑栽圣诞树吧。”教练感动之极,对贝利说:“亲爱的孩子,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圣诞礼物,你明天就到我的足球俱乐部来参加训练吧。”就这样,一代球王诞生了。是爱…  相似文献   

10.
事件:一日,丈夫拉开抽屉想拿他放在里面的100元钱,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了。“你拿抽屉里的钱了吗?”丈夫问。我正忙着自己的事,头也不抬地说:“没有。”这时,丈夫发现坐在一边的女儿一声不吭,神情紧张地望着他,就问:“你拿了没有?”女儿还是不说话。我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联想起自己刚给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钱包,女儿会不会把钱装进自己的小钱包了呢?于是我抬起头来,看着女儿的眼睛问:“你说拿了还是没拿?爸爸不会说你,但你得告诉爸爸,你看爸爸找不到钱,多着急呀!”女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此时丈夫也看到了抽屉里女儿崭新的钱包,他拿…  相似文献   

11.
家庭主男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5):44-45
他说:“我对我妻子说,我要带她看医生、吃药和做抗癌治疗的人;我要做握着她的手的人;当她不能照料孩子时,我要做照看我们孩子的人。”你看,这需要丈夫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放在一边,去满足他的妻子和家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向一在北京工作的外甥传福音,他不能接受 他称自己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说:“我不信基督教,也不反对基督教 我跟妈妈去听过两次道,但我实在听不出这2000年前的一个中东宗教如何能向我们这20世纪末的现代文明人说话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70年代就有人上了月球,90年代火星探测器又上了火星,器官移植、试管婴儿被广泛  相似文献   

13.
“文革”开始的那一年,我刚满四岁。有~天,正在小学学习的表姐们放学回来对我说:“昨天,红卫兵们把卧龙寺砸了!听说那里的和尚们到处躲藏,最后他们退到了一间小屋里,拿出了特制的毒药,就和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国民党特务用的毒药一模一样,都服毒自杀了。”当时,表姐们不但教我认字,还经常给我讲故事。从她们讲这个故事的表情上看,红卫兵们个个是英雄,而卧龙寺的和尚都是妖魔鬼怪。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所听到的许多故事都逐渐忘褪色了,但这个卧龙寺被砸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直到1984年,已在大学三年级学习的我选择了佛教艺…  相似文献   

14.
(一)“我要妈妈!” 在福利院的一间大会客室里,我们见到了这样一个五岁的男孩——侯善。侯善原来患先天性的腭裂加唇裂,今年3月8日才做过修补手术,豁口已经看不到了。他的眼睛滴溜溜的,像同龄的孩子一样,他对陌生人有着很强的戒惧心理。当爱德基金会的洪医师伸手托起他的下巴,想检查一下愈合情况时,他头一扭,就躲开了。一边挣扎,一边哭闹,挣脱不开,就求救似地高声喊叫:“我要妈妈!”  相似文献   

15.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  相似文献   

16.
著名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天,一位慕名者买他的一幅牡丹画作,回去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这位买画者的朋友看到这幅画,告诉他这幅画不吉利,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完全,牡丹花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那不是"富贵不全"吗?买画者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就拿回去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氏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这个买主,牡丹代表富贵,所以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买者听了俞氏的解释,又高高兴兴地捧著画回家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回老家,发现一位曾经说我“不适应生活”的老同学,夫妻都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是艰难。他问起我的情况,我笑着说,我也下岗了,但我是主动下岗的──主动辞职回家做了自由撰稿人,每个月的收入比上班时要高出一大截,日子过得还可以。他也就苦笑一笑说:“看来你这个‘不适者’也能生存,而且还能生存得更好一些啊。”那还是十多年前,这位读书时与我很要好的同学,见我仍是不喜欢抽烟,不喜欢打牌,总是喜欢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呀写,就一边抽着烟一边对我说:“我发现我比你善于适应生活,我学会了抽烟,就能与喜欢…  相似文献   

18.
绝唱     
去水果店买水果,前面是位六七十岁的老伯,买了一个大西瓜,又去挑香蕉、称桃子。买了一大兜,转身走时,看见有新鲜的荔枝,马上又转回头去挑荔枝。店主大约和他是熟人,笑问:“老伯,平时那么俭省,今天怎么舍得买这么多水果啊?”老伯一边挑一边笑呵呵地答:“闺女回来了,俺那闺女,嘴刁得很,大鱼大肉不吃,就喜欢吃这些东西……”老人头发花白,高大的身躯弯下来,面容安详,目光柔和。  相似文献   

19.
徐文喜 《天风》2006,(6):32
马可是《马可福音》的作者,马可的全名叫马可·约翰。他是耶路撒冷城女信徒马利亚的儿子,也是教会早期使徒巴拿巴的外甥。有记载说:主耶稣“最后的晚餐”的餐厅和后来圣灵降临的楼房以及初期教会门徒聚会的地方就在马可的家里(徒1:13、12:12)。他从小就经历着基督徒团契的生活,随着他灵命的成长,马可把耶稣的事迹留下来,写下了全世界最有价值的一本书《马可福音》,也从他身上看到基督仆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算命的对亲人说了实话我们卫生院在收治一位69岁的病人时,病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俺有一个外甥,是个盲人,也是个算命先生。有一回,我病了,他来看我。我对他说,神婆给我下了神,说我的病没救了,要想活命,就要许愿破财。我怕许了愿也治不好病,弄得人财两空,就让外甥给我算算病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