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5,(8)
<正>假日,我们几人开车去郊区的南澳鹿嘴山庄,一处风光秀丽的海滨景点。但我们之前只知道大致方向,并不了解具体路径。所以,车过大梅沙后,便开始使用GPS导航仪来导航了。人生的漫漫旅途又岂不是如此呢?我们也需要导航,才能行进在确切的方位上,才能走出黑暗,进入光明的国度。当年,神亲自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行过旷野,前往应许之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一路都是恩典。  相似文献   

2.
晨光烁烁洒燕京, 云柱火柱前引导, 长者亮节又高风, 颗颗赤心绘甘苦, 少壮披挂在出征, “摩西”高山多祈祷, 神学建设重之重, 崭新世纪再起跑, 同心同德做同工, 知难而进是忠仆, 生根建造沃土中, 与时俱进神人喜,  相似文献   

3.
一、溯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天主的启示常走在人类认识的前方,一如以色列民族出离埃及时,天主在白昼以云柱、在黑夜以火柱的形象来引领他们前进。藉此,旧约时代的犹太民族不断地亲身经验天主(更好说是天主不断地自我启示与自我给予),慢  相似文献   

4.
亓建强 《天风》2006,(8):20-21
以色列人脱离了埃及的统治,一路上蒙云柱火柱的引领、保守,渡过红海,脱离追兵,并亲眼看见神大能的作为,使埃及的追兵身葬海底,以色列人看见耶和华神向埃及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华,又信服他和他的仆人摩西(出14:31),他们中的众妇女也因此跟从摩西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出去击鼓跳舞,歌颂耶和华(出15:20-21)。  相似文献   

5.
比约拿更大     
潘智力 《天风》2006,(16):8-9
当时,有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愿意你显个神迹给我们看。”耶稣回答说:“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 (太12:38-41)  相似文献   

6.
神迹与记号     
沈承恩 《天风》2002,(6):4-6
信耶稣不是因他会行神迹,乃因他有永生之道。通过神迹认识上帝,是信仰的初级阶段,我们应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进入更完全的地步,不要把心思专注在神迹上,而是要谨守遵行上帝的话,完全降服在上帝面前。在生活和侍奉上都要圣洁,宁可没有爱情不能没有圣洁;宁可没有钱财不能没有生命;宁可没有权力不能没有权柄;且莫张狂,谦卑跟随主。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6,(10):25
主藉众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甚至有人将病人放在褥子上抬到街上,指望彼得过来的时候,或者能得到他的影子照在身上。还有许多人,带着病人和被污鬼缠磨的,从耶路撒冷四围的城邑来,全都得了医治(徒5:1—16)。大祭司和他所有的同人,满心忌恨。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监里。但主的使者,夜间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说:“你们去站在殿里,把这生命的道都讲给百姓听。”天将亮的时候,彼得和使徒就进殿里去教训人,大祭司和公会的人,令人到监里去,要  相似文献   

8.
<正>提升"教会人才"的观念认识,创新培养模式,形成人才使用多平台的格局1979年中国教会恢复礼拜以来,经历了"云柱火柱"的四十年,在这个阶段里中国教会的各项事工皆有长足发展。按照三自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几十年,中国教会的发展远远超过以传教士为主治理的时期。根据《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九届、中国基督  相似文献   

9.
“高贵之夜”,系阿拉伯语的意译,还有“珍贵之夜”、“前定之夜”、“定命之夜”等译法。《古兰经》云:“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么?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众天神和精神,奉他们的主的命令,为一切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那夜间全是平安的,直到黎明显著的时候。”(97:1—5)根据经注学家的解释,该夜是真主开始向穆圣颁降《古兰经》文之夜;该夜还是真主预定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之夜,并于该夜派遣众天使降临世间料理事务。 斋月是一年中最为贵重的月份,而  相似文献   

10.
李世峥 《天风》2014,(10):30-31
再读《诗篇》第99篇,我被其中一段深深吸引:“在他的祭司中有摩西和亚伦,在求告他名的人中有撒母耳.他们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他们.他在云柱中对他们说话.他们遵守他的法度和他所赐给他们的律例.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啊,你应允他们.  相似文献   

11.
葛美华 《天风》2006,(2):42-43
今就“不要惧怕,只管站住!”为题分四个方面与兄弟姊妹共勉。一、站稳根基 1、以色列人的软弱以色列人靠着上帝的能力(上帝藉着摩西降十灾出埃及),带着上帝的应许(上帝应许以色列人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迦南)离开为奴之地埃及。当以色列人满怀喜乐,靠着上帝的带领向迦南美地行进中,上帝却任凭法老的心刚硬,目的是上帝要在法老和他全军身上得荣耀,让埃及人知道上帝的能力。以色列人行至红海边上靠近比哈希录对着巴力洗分,在他们安营的地方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马兵与军兵追到以色列百姓,以色列众人面对的是前  相似文献   

12.
李世峥 《天风》2005,(8):8-9
当人们追求医病的神迹胜于追求赐人生命的基督之时,这诚然已经背离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经文:林前1:22-24在教会里,医病的神迹总是一个大家喜闻乐道的话题。因此常听到一些弟兄姊妹问“上帝能不能医病”的询问;探访工作中,常听到“上帝为何不为我医病”的困惑;祷告会上,常听到为疾病祷告的请求;见证会上,常听到病得医治的见证。无可否认,的确有医病的神迹,但当人们追求医病的神迹胜于追求赐人生命的基督之时,这诚然已经背离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人们为何如此看重医病的神迹?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对医病的神迹的认识上存有许多误区,倘若能走出这些误区,便能以冷静的态度面对医病的神迹。为此,本文将尝试分析其中的种种误区,并通过对耶稣关于医病的神迹的教训来矫正这些错误的观念,从而走出误区,正确看待医病的神迹。  相似文献   

13.
王芃 《天风》2002,(12):6-7
经文:约2∶1—11“变水为酒”就是发生在“家中”的一件事。这是约翰记载的七个“记号”(神迹)中的第一件,约翰称之为“记号”和“标志”,是在提醒我们注意不要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神迹奇事的表层,更重要的是,要越过这样表层,看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因为每一个“记号”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基督论的含义。七个“记号”,有三个与“医治”有关(医治大臣之子,毕士大池边38年患疾病的人,生来瞎眼的人),有三个与对自然法的超越有关(变水为酒,给五千人吃饱,在海面上行走),这些是对自然法的超越,变不可能为可能。最后一个神迹带有总结性的意味,是生命的复活(拉撒路的复活)。因为这些“记号”带来的启示是,耶稣是万主之主,他胜过疾病,超越自然法,甚至胜过死亡。这是神迹或记号的真  相似文献   

14.
林孔华 《天风》2010,(5):10-12
<正>经文:约2:1-11他们在经历神迹之后,自己的生命也成了神迹被神改变,成为真实的门徒。《约翰福音》2章1至11节生动、细致地记述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这件神迹发生在耶稣呼召门徒之后,透过耶稣在婚宴上的水变酒,使门徒亲身体验耶稣的权能(参约1:50),亲眼看见神子所彰显的荣耀(参约1:18),信心得以坚固。同时,这件神迹也宣告神子耶稣的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5.
向前奔跑     
林志华 《天风》2009,(11):5-6
神在得救的人面前安排的常常不是安乐椅,不是美味佳肴,而是一段需要奋进的路程。正像以色列百姓,神在他们吃了逾越节羔羊之后,不是让他们去享受,去睡觉,而是安排他们赶路。摩西吩咐百姓吃的时候要“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赶紧地吃”(出12:11)。因为他们吃完,就要离开埃及,奔走神引领的旷野道路。基督徒的一生是奔跑的一生,要奔跑神为我们安排的天国路程。要跑好这段灵程,我们必须有心灵的装备。我们不但要参加跑,还要跑得好,跑得快,争取当一名得胜者。跑好灵程有下面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16.
彼得的依从     
张慎诺 《天风》2007,(21):7-9
只有依从主的话去行,才能尝到主恩的滋味之甘甜,才能看到他的奇妙带领。这是主耶稣在革尼撒勒湖边呼召彼得和安得烈、雅各和约翰两对兄弟作他门徒时所行的一个神迹。通过这个神迹,使他们在跟从耶稣的这件事上,有着更深的认识,更大的决志。有幸参与这个神迹者是4人,但与耶稣交谈的始终都是彼得一人。显见,彼得是一个心直口快、性情比较急躁的人。从他的言行里,真能给人有回味无穷之感觉。  相似文献   

17.
沛恩 《天风》2004,(7):24-24
五饼二鱼的神迹是四卷福音书都记载的唯一一个神迹。通过这个神迹,我们可以知道,主耶稣不但关心人灵性的需要,也关心人身体的需要。"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你们给他  相似文献   

18.
李健 《哲学动态》2022,(12):62-69
对老子的“自然”概念可作两层分疏:“法自然”与“辅自然”。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言,从文法修辞上可以还原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人法地、天、道也就是人“法自然”(自然是地、天、道的本质),人“法自然”的诠释路线可以克服“道法自然”的诠释困境。就“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而言,讲的是圣人“辅自然”,意在君王应顺辅百姓之自然。其他关于“自然”的原文及思想,均可统摄在“法自然”与“辅自然”的两层义涵之中。人“法自然”是在天人(天道与人道)关系里讨论修身智慧,是向上法(人取法地、天、道之自然),凸显天道的本原地位;圣人“辅自然”是在君民关系里讨论治国智慧,是向下辅(圣人辅百姓之自然),凸显民的自主性地位。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五处自然皆是主谓结构词,自然之自、然在每一语境之具体指涉各各不同,自然的语义与所充当的语法成分亦相分殊。道、德之自然具有“施受同体”的特点。人、地、天遵循对象性效法逻辑,道遵循自为对象的效法逻辑。道之无限的自然体现在道与其自身的存在关系和道与天地万物的存在关系两个层面,但这不是道之无限自然的全部意涵。万物与百姓只有存在论而不是创生论上的有限的自然。君王无为是百姓自然必备的前提,百姓的自然是其意志、感性理性心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展开,百姓的自然可以接受君王的“辅”,却拒绝“为者败之”的“为”。《老子》划定了百姓自然的边界,百姓所有的自然都是被允许的。  相似文献   

20.
神迹     
顾名思义,神迹就是神的工作、作为、行动,是神在人群中留下的见证他存在和大能的“记号”! 神迹,应从广义和狭义两层意义上去理解、去认识。就广义上说,蓝天白云、高山大海、飞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