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情”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情”的源起与体制“道情”作为一种道教声腔说唱艺术,起源于何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道情”原为“道歌”,相传为东汉张道陵所创,用来宣传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宗教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伴奏,亦称渔鼓;有人认为道家的《步虚词》是“道情的先声”,《步虚词》由道家之徒所吟唱,未几便产生出了正式的“道情”;陈汝衡先生在其《说书史话》中引用《新唐书·礼乐志》“高宗调露二年命乐工作道调”的记载,欲从中寻绎出道情的起源①;郑振铎先生在其《中国俗文学史》中说:“道情之唱,由来甚久。元曲有仙佛科;元人散曲里复多闲适…  相似文献   

2.
"原始意识论"能成立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读了《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3期孙宝良先生等创立“原始意识论”的文章[1]后颇有异议。但由于并非是专业批评家,业务在身,无暇过问,也就想作罢算了。岂料至1999年7期,4个月里非但未见一篇批评文章,反而又见到孙先生等“原始意识论”的第二篇大作[2]...  相似文献   

3.
敦煌佛曲《散花乐》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存敦煌遗书中,有近二十件[1]题名或拟题为《散花乐》(或作《散华乐》、《散莲花落》等)的写卷。关于这些写卷的性质,任二北先生曾名之为“散花乐和声联章”[2],指出它们主要是佛教法会道场中所唱的佛曲。饶宗颐先生在《敦煌曲》中则认为它们不是佛曲而是赞文和声,理由是“散花乐”名称叫“乐”或“文”,无叫“曲”者[3]。后来日本学者砂风和子撰《敦煌散花乐和声曲辑考》[4],对《散花乐》的演唱方式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它们是诸寺法会上所唱的一种佛赞。诸贤论断,何者为是?本人近读藏经,发现初唐永徽五年阿地瞿多…  相似文献   

4.
净因 《法音》2002,(3):10-13
四、回归之代价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革新成功,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禅宗六位祖师各人的遭遇便是最好的证明。初祖达摩来华见梁武帝,话不投机[72],而“一苇渡江”[73],说明达摩“不立文字,直指心源”不为上流社会所容纳。达摩遂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74]这说明达摩之“有为之善,非真功德”无法为普通民众所接受[75]。达摩传教时,时常受到“取相存见之流”的讥谤,只得到道育、惠可等少数人的认同[76]。又据《历代法宝记》记载,达摩先后六次被义学沙门下毒,第六次终于…  相似文献   

5.
渔鼓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曲艺表演艺术,结合了说、唱和表演三种形式。渔鼓在民间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且分布广泛。湖北渔鼓是众多地方渔鼓之一,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2007年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表演形式的冲击,湖北渔鼓面临传承困难、观众流失、唱词唱腔消亡等危险。因此,对湖北渔鼓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梳理,并由此探讨湖北渔鼓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可行性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性的变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年前,《人与社会》杂志以“认同性的形式”为题出了一期专刊。[1]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围绕着文化认同性展开讨论的,但是就其主旨而言是去“批判‘认同性’的形式进而对一个极为不确切的概念提出质疑。”[2]最近,《人类科学》出了一期题为“认同性与身份”的专刊,...  相似文献   

7.
拙文"如此论证'推不出...'"[1](文[1])指出了陈少宗先生"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2]一文(文[2])的逻辑问题。笔者不懈的是,陈先生的新作"科学美学与科学理论"[3](文[3])中,虽提出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但仍坚持文[2]中某些难以成立的论点。为辨明真理,本文就科学假说的美与真理性的关系问题再次就教于陈少宗先生和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陈先生认为,"'科学认识正确与否'之说是自相矛盾的,应修正为'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否'。"理由是:"既然是科学认识,那么一定是经过了实践的最终检验,否则怎么能将认识称之为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在埃德加·波和柯南道尔所开创的,由埃加塔·克里斯蒂、多罗蒂·萨耶尔斯、瑞克斯·斯托特和其他作家继承的传统侦探小说中,把盲目接受认知推理[1]看作一种解决问题的可靠工具,即一种认识手段[2]。在福尔摩斯的故事中,以观察为依据的线性推理(这种观察植根于这...  相似文献   

9.
佛教与全真教的成立[日]福井文雅一俯瞰中国佛教史,可以说能成为历史之转机的事件有好多起。所谓的“三武一宗法难”、元朝西藏佛教的振兴,清朝以来居士佛教的盛行等即其例证。它们使中国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有时甚至是质变。从这种意义上讲,每次事件都的确可以构...  相似文献   

10.
孙学刚等先生从1998年9月到1999年3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了3篇评论中医的文章。中医学作为一门饱经历史沧桑,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学科,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正视各种各样的批评,其恢宏的气度,正是不断前进的活力之一。作为一代中医学人,都有促进这一传统科学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责任。但孙学刚等人的3篇文章:《实用主义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医学与哲学,1998,(9)]、《医学经验主义的贫困》、[医学与哲学,1999,(1)]、《中医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医学与哲学,1999,(3)],并没有…  相似文献   

11.
杨笑天 《法音》2000,(5):22-29
一 关于达摩的最早传记史料是《续高僧传》的“达摩传”[1]。据该传说,达摩是南天竺人,婆罗门出身,因悲愍此边隅之国,欲以正法相导,故而远度汉土。初抵中国,是在刘宋时代(424─479),所到达的地方是“南越”,就是海南岛对岸一带地方[2]。 关于达摩在南方的经历,《续高僧传》的本传中没有记载,只在“法冲传’中简单提到达摩曾将四卷《楞伽》“传之南北”、“后传中原”。据此则达摩在北渡之前有可能曾在南方传授过四卷《楞伽》。《楞伽师资记》说达摩上承求那跋陀罗,暗示达摩曾与求那跋陀罗相见。若两人真的曾经相见…  相似文献   

12.
悼念赵朴老     
浣溪沙 朴老逝世后,过广济寺,秋风萧瑟,往事如潮,音容若接,不胜感怆。 曾是维摩旧道场, 弥天花雨想辉煌[1]。 低徊泪眼见羹墙[2]。 寂寂僧廊飘落叶, 幽幽禅唱出斜阳。 人间滋味是悲凉。[1]数十年来,在朴老领导下,佛教导向正确,涤瑕荡垢,重现光明;海外联谊,和平友好,业绩辉煌。用佛教雨花故事。[2]“见尧于羹,见尧于墙”,见《后汉书·李固传》殿阁巍峨五十年,香花万里结来缘[1]。金桥天际彩云连。四海推尊称大老[2],忽惊悲泪隔人天。凄凄眼底现桑田。 风入松 佛协将召开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回首过去历届…  相似文献   

13.
论道教的唱道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情流行于中国民间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民间说唱艺术,是道教济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传播道教教义思想的通俗说唱。本文通过史籍道经中相关资料的详细考察,认为道情早在五代时期就已产生,道士唱道情旨在宣扬道教之“道”。道情艺术是道教民间化的产物,宋元明清道士和文士的道情创作,反映出道教对中国俗文学的影响,也显示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道教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一书,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的新成果,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张泽洪是当今国内外勤于学术创作的学者,他对道教斋醮科仪、道教史之道派关系、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等领域的研究,以考证精审、思想锐利为学界所注意。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就是张泽洪学术创新的一个有益探索。该书所研究的主题是道教唱道情,道情从宋元时期开始流行于中国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说唱形式,  相似文献   

15.
律历与《易经》[泰]郑彝元中华文比的产生与律历有密切关系。律与历观测对象不同。《史记》八书律与历分立。因同样为制定历法所依据,故《汉书》将之合而为一。“律居阴治阳”。《虞书》说:“叶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汉书》说:“虞书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  相似文献   

16.
瓦茨拉维克谈到,他曾尝试过建立一种有关的理论,以促使请他治疗的病人的生活中突然产生“变化”。[1]但他不得不下结论说,变化的机制对抗系统化,从而也对抗激发其产生的任何想法。要改善健康就得治疗,正如同要发现就得思索,有事件就有历史:此乃以前不存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1 《内经》是实验科学吗《内经》是实验科学的观点是刘里远博士在其新著《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提出的,刘博士认为“古人以极其杰出的实验科学思想,真实地记录了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总结出高度概括性的生命规律”[1]。“《内经》是以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事实为依据的,它建立于对人体的形态解剖、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于人体和自然的对比和联系上,因此《内经》是实验科学”。[1]一般认为《内经》是传统医学典籍,是经验性的,那么,为什么刘博士要将《内经》的性质定为“实验科学”?他又为什么能将《内经》定…  相似文献   

18.
生命质量,生命数量与健康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生命质量、生命数量与健康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汪凯一、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生命质量(QualityofLife)一词,在国内的译法目前并未完全一致,有译为生存质量,有译为生活质量[1,2,3]。从健康和医学角度考虑,比较起来用“生命质量”更为...  相似文献   

19.
MEBT/MEBO(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其湿润烧伤膏)作为一种全新的烧伤医疗学术体系,自80年代末创立以来,经过10年的国内外推广应用,在现代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站住脚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医疗成就也展现了医术与医德的完美结合。MEBT/MEBO医德的实质和核心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造福于人类”、“为人类作贡献”等[1]。它是社会主义医德的具体体现,蕴涵和具体体现于MEBT/MEBO的学术和实践的各个层面上。1 医学思路的变革和全新价值目标的确定使MEBT的道德内涵达到了最高最完美的境界医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复数的“我们”与被排斥的“他人”之间——美洲的土著与诸人种群体阿马里尔·钱纳迪美洲人种的混杂性在《我们与他人——法国人关于人类多样性的思考》一文中,茨维坦·托多罗夫提出了下述问题:“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对待不属于我们同一群体的人?”[1]对于研究能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