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孔布依寨     
在省级风景名胜区贞丰县三岔湖东北岸上,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布依族村寨,名曰“纳孔寨”。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被列为省级民族古老村寨文化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2.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之间,方圆八百里。据多种献考证,梵净山佛教肇始于南宋,兴自明初,当时梵净山已兴修梵宇,为一方名胜,称“梵天净土”。由此得名“梵净山”,名播海内,成为黔中佛法渊薮。明万历郭子章《黔记》谓:“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至明季万历年问,国舅李颖出家,法号妙玄,来梵净山隐居,兴复梵净山佛教,相继修建金顶释迦殿、弥勒殿、承恩寺、坝梅寺、护国寺等,梵净山佛教乃呈兴隆繁盛之象,  相似文献   

3.
贵州东线旅游,是指习惯上我省的紧密相连的东北部的铜仁地区和东部黔东南自治州一线的旅游产业。含铜仁、万山、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凯里、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岑巩、台江、剑河、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丹寨等26个行政县(市、特区)和大龙、凯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83万平方千米,806.34万人,以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为特色,是贵州的主要旅游地和黄金旅游线。这条线路包括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成员、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位于我省东部,邻近四川、湖南二省东西界,横垣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大斜坡地带的江口、松桃、印江3县10个乡镇之间,最高峰海拔2572米,总面积4.19万公顷。1986年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网,素有“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的秀丽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景观浑然一体。特别是以佛教化为主体的梵净山历史悠久,“众天下名岳之宗”,最早开发于16世纪明万历年间,修建梵刹庙宇,开凿朝山便道,48大脚庵4大皇庵,是我国唯一的弥勒道场,成为驰名全国的五大佛教朝圣名山之一。打好梵净山佛教化旅游经济这张牌,对于打造贵州“天然公园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演觉 《中国宗教》2018,(7):53-53
梵净山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早在隋唐时期,梵净山就开始有僧人结庐修行,弘扬佛法.明清时期,梵净山两次受到朝廷敕封,山中梵刹林立,以天冠弥勒信仰为特色的佛事活动盛极一时.据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碑》记载:“此黔中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之名也因此名闻四海.  相似文献   

6.
王小明 《法音》2004,(10):48-49
9月23日.“2004年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梵净山护国禅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国家宗教局齐晓飞副局长、王哲一副司长,贵州省委统战部龙德芳副部长、省民宗委柏怀思副主任,铜仁地区行署谌贻琴专员等铜仁地区、印江县各级政府负责人.以及护国禅寺方丈佛友法  相似文献   

7.
2018年7月2日,对于梵净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巴林王国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双喜临门,这对于梵净山名山建设既有目标界定,更有新精神的导引;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生态保护的肯定,也是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将建设生态文明概括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今天以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为载体,如何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挖掘梵净山佛教文化人文资源,探索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融合理念,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研讨对话的高端平台,推进梵净山名山建设,将是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稿约     
《宗教学研究》2012,(1):285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  相似文献   

9.
稿约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  相似文献   

10.
余波 《中国宗教》2018,(7):50-52
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好事喜事,标志着梵净山在贵州、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是有影响有地位有名气的.7月7日,我们在贵阳出席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论坛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将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开始于2013年,至今已举办多届.论坛将梵净山秀美的生态环境和佛教悠久的生态文化结合在一起,极具特色,富有创意,堪称“弘扬佛教优秀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为发掘梵净山佛教文化,国内佛教界高僧大德、佛学界专家、文化工作者于2004年9月23-25日聚集在西南贵州印江县,参加一次深入研讨黔东北佛教文化传播及发展的盛会。选次“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由贵州印江土家族和苗族自治县县  相似文献   

12.
稿约     
一、《宗教学研究》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数据库”列为“核心刊物”,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收入CSSCI。二、本刊编辑方针:力求立足宗教学学术前沿,推动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台胞探亲返故乡为寺捐款表衷肠祖籍河南省沁阳市的台湾同胞郭文正老先生,在他古稀之年返回家乡探亲观光,亲眼目睹了故乡的巨大变化,他看到家乡的回族乡亲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回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情景,感到十分高兴,特别是参观了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宣扬人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朝野上下奉为金科玉律及宗法伦理制度的最高规范,流传千百年,形成社会风气,积重难返。所谓“后”,即指子嗣。“有后”意味着多子多孙,足以传宗接代,家庭人多势众,荣耀乡里,而且只单纯追求后继有人,根本不考虑子孙素质的优劣。至于“无后”,即断子绝孙,祖先无人祭祀,断了香火,被视为人生最大不幸。因此,儒家三礼之一的经典《仪礼》就将妇女“无子”列为“七出”(休妻)之首,名正而言顺,“无子”的“大逆不道”超过“淫、不事舅姑、口舌(搬弄是非)、盗窃、忌妒、恶疾”等类。…  相似文献   

15.
正一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第6天,位于我国贵州省铜仁市的第53处世界遗产——梵净山迎来了成功申遗后的第一场盛会——"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7月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铜仁市隆重举行。"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由《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明代贵州发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同时结合地方史志和碑刻文献,对梵净山《敕赐碑》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考证和研究。本文指出:明代中后期梵净山地区发生一系列大规模苗民起义,促成了梵净山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重建。明王朝为稳定梵净山地区的统治,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武力征剿,另一方面又在此大力推崇佛教,兴修庙宇,敕封加冕,藉以强化佛教对少数民族的教化功能。万历四十六年,明神宗任妙玄为钦命僧,重建梵净山金顶古寺,赐镇山之印,梵净山逐渐形成"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四十八大脚庵"的格局。明代梵净山佛教的鼎盛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必然结果,为清代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敕赐碑》透露以上众多历史信息,是为梵净山镇山之宝。  相似文献   

17.
荔波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同一经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其面积405.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6,森林覆盖率87.54%。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达170余种,药用植物354种,动物251种;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风光以其返朴原始、回归自然的生态特色,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民族宗教》2005,(6):26-27
德江县总面积207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67万亩),辖15个民族乡5个镇、355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2917个村民组,聚居着土家、苗、汉、仡佬、侗、布依等17个民族46.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9.4万人,占总人口的63.5%。1985年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贫困县,2001年列入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素有“天麻之乡”、“傩戏之乡”的称誉。  相似文献   

19.
一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第6天,位于我国贵州省铜仁市的第53处世界遗产——梵净山迎来了成功申遗后的第一场盛会——"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7月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铜仁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简讯     
北京市桃源观举行道教活动场所颁证仪式江苏泰州市城隍庙交付道教管理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邑庙街22号的泰州城隍庙,始建于唐代,北宋与明代多次重修,是江苏省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州市委、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于2005年11月将修缮后的泰州城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