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鸣 《美与时代》2006,(10):28-30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是历史的大变革时期,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王权制度随着各诸侯国的强盛而崩溃“。礼崩乐坏"正是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音乐本身发展的必然。周初制定的礼乐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定等级,二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雅乐体系。而礼崩乐坏又使音乐文化有了更大范围的传播,为战国时期音乐的繁荣播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审美经济的发展,特色文化、审美观念与产业有了更高的契合。特色小镇是大审美经济时代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正确改革方向。南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优秀的玉文化在经济增长中起带动作用,成为南阳市建设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特色小镇,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南阳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至唐初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认为这一时期易学演变与发展的显著特征,彰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象数与义理两大学术流派自始至终的既斗争又统一,以至于唐初之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来对中国书法与阿拉伯书法进行源流及发展、与宗教文化关系、审美及表现形式上进行对比探究。阿拉伯文书法同中国书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在世界书法领域上都是最为重视书法艺术的两大文化。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也由于地区、宗教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产生了小的差异。因此,通过比较这两种书法文化的异同,在认识阿拉伯书法中体现了两种社会核心价值的差异,也体现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严由伟 《心理科学》2007,30(5):1237-1238,123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面对教育界深刻的变革,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正在面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一场实验观念、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和实验管理上的大改革自然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绘画由于受地域、文化、观念等的影响,使中西方两大绘画体系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和风格,并由两大体系产生出美术创作的多元性。本文就以这两大体系中的代表画种“中国画”和“油画”为论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这两大体系的性质、特点分别加以比较分析,希望在分析比较中,能使我们对中西绘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7,(12)
<正>基督教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500年前的宗教改革不仅在基督教发展历史上,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场改革"实际上是基督教信仰的重建",改出了一个新宗教,这个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发展路径,对人类社会已经和正在产生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今天,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基督教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领导的改革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成效有较大差异,但是两者在一些基本原则问题仍然存在着共同点,一些改革实践过程的差异点也有着各个方面复杂的原因。因此,比较毛泽东、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总结历史经验,了解两者继承、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指导我国社会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6、17世纪科学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也来自两大精神的推动,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两大精神来自科学发展的两大传统,即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不过在古代,这两大传统是分开着的。工匠与学者,各干各的事,基本不沾边。前者整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流血流  相似文献   

10.
1.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治标与治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端,是围绕对所有制结构改革展开的讨论。似乎改革起步很少涉及这一令人敏感的区域,然而实践总是从各个方面触及到经济社会的“中枢神经”。相似的历史现象果真出现了两次。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的时刻,所有制改革被重新提起。天时、地利、人和。人们预感到,一个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将随改革的纵深发展而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琵琶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其传承与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流派,其中浦东派是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林石城先生则是浦东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对中国琵琶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浦东派武曲在演奏中比较讲究气势宏伟,能营造出激烈的战场氛围,运用其特有的演奏技法如右手满轮、双飞、大遮分、轮扫、弦数变化等和左手绞两弦、并两弦、快而大的揉弦等使乐曲更加丰富。形象地描绘出战场上你死我活激烈拼杀的场面。  相似文献   

12.
钟开斌 《学海》2023,(3):24-32
职能是机构设置和机构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推动发展和维护安全是国家治理的两大职能,也是推进机构改革需要统筹考虑的两大因素;科学处理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构成推进机构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基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构建一个“对象-过程-主体”的风险防控分析框架,强调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瞄准以新兴重大风险为重点的全局性风险,坚持以风险监管为重点的全周期管理,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重点的全领域联动。运用该分析框架对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进行的这次机构改革,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改革的重点目标是防控科技、金融、数据、政治、社会等重点领域的重大新兴风险,重要任务是加强综合风险监管以解决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等问题,根本保证是以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来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3.
田单与田横     
田单与田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分别生活在战国末年和秦朝末年,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两人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两人及其所处历史时代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从两人的成败得失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4.
张健明 《学海》2002,2(6):5-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需要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人民要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需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鸦片战争后 ,当时的中国先进…  相似文献   

15.
《科学无神论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部比较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理论著作。该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文本,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去寻找科学无神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题目为“科学无神论的历史发展”,下篇题目为“科学无神论与现时代”,全书共分九章。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两岸经贸合作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史远香国共两党是中国近现历史上两个主要政党,它们的诞生是在近代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两大思潮对垒的背景下,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两党诞生以来,它们及其相互关系就极大地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国...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现代主义者利用“创制”原则重新解释伊斯兰教,试图给伊斯兰教注入科学理性,并以此为指导思想,积极投身于穆斯林社会的改革实践,进而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注入理性”的内在实质与“社会改革”的历史特征。其历史功绩,在于提出了伊斯兰教对科学理性的内在需求,为伊斯兰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取向,同时以社会改革方式力促伊斯兰教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尽管现代主义者的现实力量比较弱小,但其社会影响却很深远。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相似文献   

19.
寇谦之与陆修静是道乐形成期的领军人物 ,音乐学术界历来对其历史评价持“重寇轻陆”论。本文基于相关史料的深入分析 ,从史的角度及斋仪、音乐、历史传承等方面对寇陆的音乐改革活动作了比较和述评 ,由此得出“重陆轻寇”的相反结论 ,将颠倒的认识再颠倒过来。此结论不仅更切合南北朝道乐的史实 ,且与道乐历史全程所贯穿的“南盛于北、延续发展”之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是城市社会的两大群体。这两大群体之间能否和平共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城市社会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问题。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制度歧视是根本原因,但也有因两群体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而导致的相互误解与不信任。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消除制度性歧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