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正一日,我问一位捕蛇者:为什么毒蛇比无毒的蛇售价更高呢?这除了毒蛇比无毒的蛇药用价值更高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毒蛇更稀少。捕蛇者说。蛇类中,毒蛇是强者,按说,它应该比无毒的蛇更适于生存,为什么数量反而更少呢?我不解地问。捕蛇者告诉我,遇到一条蛇,看它有毒无毒,只要看它的行为就知道了。无毒的蛇一般看到人就逃,而毒蛇看到人不但不逃,反而迎上前去攻击人。正  相似文献   

2.
环境哲学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崇敬生命” 崇敬生命,保护动物,尊重一切物种的生存价值,这是什么样的真理和价值观念?保护老鼠、保护蚊子吗?崇敬“SARS”病毒吗?……家里的宠物为什么一般是狗、猫,而不是老鼠、苍蝇?鸽子从来就是“和平使者”吗?  相似文献   

3.
“比德阿”一词系阿拉伯语  的音译。字面意为“没有先例的创新。”该词属于中性词,即“创造”,正如《古兰经》云:“他是天地的创造者”(2:117),又云:“你说:‘我不是破天荒的天使。’”(46:9)。伊斯兰教法中将“比德阿”定力“无明确证据的异端创新或标新立异”。就术语而言,该词一般指“一反伊斯兰教义、仪礼、制度、传统习尚而另图新意的言行、主张”。 “比德阿”的具体含义及界定往往因教派、学派的不同而不同,因时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某教派视为合乎教义、教法的某种言行、主张,而另一派…  相似文献   

4.
道教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对这一教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现代价值进行探索,有助于21世纪的道教教义思想发展与建设。人生变幻莫测,在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古老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不啻为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道门中人以“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道理”来衡量、透视宇宙自然、人生社会,响亮地提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口号。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蕴含着道门中人强烈的生命自主精神,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5.
论坛荟萃     
谢遐龄:康德的主体学说 在康德哲学中,主体一词是在其实践哲学中来进行规定的。而实践一词的含义,在康德那里是指针对道德法则的身体力行,并非创造物质财富的行动。在这里,主体实质是人格,即抽象的人。 人格之所以为道德主体,有两层意思。第一,人格是人的肉体行为之决定原因,故为主休,第二,人格是自由的,人之行为必然是合乎道德律的,人人“从心所欲不逾矩”才算是达到自由王国。 康德在讲实践哲学时引出道德主体概念,而后又发现其法权哲学意义。法权主体意义上的“我”,在事实上来自法权关系意义上的“我的”。作为法权主体占有的对象是商品(或物)之价值体,即物之“社会存在体”。法权主体来源于法权关系,因而,“我的”或“有权”实质上出于其它法权主体之承认。  相似文献   

6.
老鼠与兔子     
徐子 《思维与智慧》2007,(11):20-21
老鼠和兔子是邻居,虽然关系平淡,没什么来往,但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忽然有一天,老鼠打破了这种局面,手段恶劣。这让免子忍无可忍,便怒气冲冲地找到老鼠,指责说:“你在我家周围疯狂地挖洞,究竟是什么意思?”兔子是素食主义者,老鼠自然不会怕它,就理直气壮地说:“我发展我的房地产,关你什么事?”兔子说:“你严重干扰了我的生活,太不讲道德了。”老鼠嬉皮笑脸地说:“如果你能补偿给我5公斤小麦,我就停止施工,还你一个清净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自觉、志愿地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情感是责任的动力,态度是行动源泉。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责任感,对人、事、物就会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样如果一个基 督徒不具备责任感,他在灵性的追求上就缺 少了可靠的保证,在信仰上就会滑向逃避主 义、世俗主义,市侩主义。 现代人不大愿意为自己的行为、灵性保 持一个肯负责任的态度。就像我们的原祖亚 当、厄娃一样,“你给我做伴侣的那女人把果 子给我吃,我就吃了……那蛇诱惑了我,我就 吃了。”(创3:12—13)这个始终不…  相似文献   

8.
雪峰 《天风》2023,(2):36-37
<正>道成肉身的耶稣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互不混淆、互不割裂、互不分开,这是基督教教义的奥秘、基督教神学的精髓。然而,历史上的基督教会却一直很难将“神人二性”的教义理解得“合乎中道”。纵观教会历史,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基督论的异端,这些异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耶稣的神子身份和人子身份的理解犯了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第一五章 朝觐第1节 为正朝、副朝受戒者的服饰问题731 据传伊本·欧麦尔说,一人来问先知:“受戒者可穿什么衣服?”先知答道:“不要穿长褂,不要戴缠头巾,不要穿裤子,不要穿带风帽的斗篷,也不要穿高腰靴——个别没有拖鞋的人例外,他可穿高腰靴,但得把靴筒剪短到踝骨处以下,也不要穿涂过番红花或薑黄的任何衣服。”  相似文献   

10.
我的房子里跑进一只老鼠,鼠药不吃,夹又夹不住,它简直是一个老鼠精,晚上精力又特别旺盛,闹得我睡不好。没办法我就观察它的活动规律。经过几天观察,我发现老鼠是从窗子钻进来的,它咬烂了我的纱窗,钻了进来,而且是天刚黑进来,天一亮就走。我向一位同事说了我的发现,这位同事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用一张纸将这洞糊上就行。”  相似文献   

11.
受戒是佛教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传授戒法的一种必要仪式.将受戒仪式依序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所谓的受戒文.历代的大藏经中没有流传下此类经典,学界对受戒仪程的研究则主要依据其所收录的戒仪与戒经类佛经,比如<出家人受菩萨戒法>、<佛说八关斋戒经>、<三归五戒正范>等.但是,它们对具体的受戒仪程的记载则远比不上受戒文.  相似文献   

12.
应当:真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的过程正是主体与客体不断矛盾又不断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的把握,使得人的活动合乎客观规律。同时,由于主体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语),使得其活动也是一个合乎自身目的的过程;人总希望把世界的现实状态改变成自己所期望的状态,而不希望把它变成一种“异己物”。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人1757年征服印度后,为了有效实行殖民统治,颁布了很多法规。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规管法案》,首次规定设立印度总督职位,沃伦·黑斯廷斯成为首任总督。黑斯廷斯做了印度总督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印度的蛇太多了。走在路上,草丛里会忽然窜出一条蛇;坐在船上,水中会忽然冒出一条蛇;甚至上厕所,门框上有时会爬着一条蛇。黑斯廷斯手下的人经常受  相似文献   

14.
佛教苦乐观略谈陈霞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帝或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因此宗教人生观的共同特征是通过对上帝或神的肯定,,来否定人本身,马克思指出:“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①世界上...  相似文献   

15.
愉悦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转眼间受戒活动即将圆满。回想这些天来,我收获满满。在本次求受戒过程中,我不但收获了与十方戒兄之间的道谊,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道教斋醮科仪,道教经典、思想文化及道教徒应具备的威仪、礼法等内容,对“戒”与“守戒”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相传古时广东山区有一种怪蛇,名叫比蛇,它喜欢与人比较长短,胜了则咬人,输了则自尽。聪明的人就用伞具往头顶上冲,比蛇比不过,只得死了。可怜的比蛇至死未必明白,它不该去“比”,  相似文献   

17.
蛇年说蛇     
计文 《天风》2013,(3):1-1
按十二生肖而言,我是属蛇的,但因为从小就随父母信仰基督,所以每逢有人问我生肖:“你属什么啊?”我母亲就抢着回答:“我儿子属耶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五大宗教都是讲求奉献的宗教,倡导慈心于物,济世利人,齐同慈爱,愍人之苦,愍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回报。各教对此有着不同的提法,如基督教称之为“施予”;伊斯兰教习惯上把这种行为称作“施济”;佛教和道教称“布施”或“施舍”;天主教则称之为“爱德”。尽管说法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扶危济困。多年来,我国各宗教团体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善事,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本刊特邀了五大宗教的五位作者分别从各自宗教教理教义的角度阐发了“施济”、“施舍”或“施予”、“爱德”的根本观点。  相似文献   

19.
我从来不信近年来报刊上喧嚣一时的“特异功能“,什么远距离移动物体、治病或呼风唤雨、预知将来等;还有如某地发现几十、上百米长的蛇,新疆、江苏省内或武夷山“发现“蜂鸟之类奇闻。不信的理由只有一条——道理即理论上讲不通。例如上面  相似文献   

20.
一、“卧尔兹”的概念及作用“卧尔兹”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是伊斯兰教宣教的一种方式。含有“劝导”、“训诫”、“教诲”、“讲道”等意。《古兰经》云 :“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 ,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 ,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 ,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 ( 16∶12 5)。“关于使者们的消息 ,我把它告诉你 ,用来安定你的心。在这些消息中 ,真理以及对信士们的训诫和记念已降临你了” ( 11∶12 0 )。伊斯兰教传教的主要方式是用口头语言宣讲教义和用书面文字宣讲教义 ,旨在劝导人们从迷误中醒悟 ,归信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