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明 《思维与智慧》2008,(12):30-30
人际交往从来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人们更加注重如何处理好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实践告诉人们,和谐的人际交往来自交往主体的“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两方面的保障。有些人在“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好,可在“不应做什么”方面做得很差,二者相互抵消,人际关系平平,甚至很糟。所谓“不应做什么”,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与人交往应“避其讳”。  相似文献   

2.
每个有良知的人,尤其是为人父母和为人师长者,都应尽到为亲为师的责任。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准绳,关心教育子女和穆斯林青少年。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好好做人,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提纯和升华。让他们和善良的人们接触,使他们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为人生在世,社交往来难免不交朋友,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穆圣说:“人易随友人之道,故应注意交结之人。”①又说:“与善人相交或与恶人相交,如同与贩麝香的人或与铁匠(拉风箱者)相交。贩麝香者,要么你受其惠赠,要么你买一点麝香,或嗅到香味;而铁…  相似文献   

3.
论庄子思想中“道”与“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主张道不可知、不可言,而且不可行,因为道是自然境界,人不能以刻意的方式进于自然境界。但是另一方面,道又是可“行”的。合于自然境界的行为,是以朴实无我的方式去行事,包括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庄子道论不只是抽象的“境界”,更重要的是重建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的交往关系。道与行的问题,和道与知、言的问题一样,都是这种新交往关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说“酒戒”     
《佛教文化》2011,(3):2-3
酒的影响恐怕古往今来都没有当今这样普及,尽管李白早就有过“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之句。但有那么多的蛊惑广告,那么多的赞誉,并且有那么多人研究“酒文化”,却真是只可能出于现代化的当代。当前更使人关注酒的便是醉驾屡禁不止,就连在我心目中印象不错的音乐人高晓松也成了因醉驾被判刑之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心智模式内涵、特点和东方管理核心“人为为人”思想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都重视人自身的修炼,从对两者关系的阐述中提出心智模式修炼应与“人为为人”思想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初步描绘出“人为为人”心智模式框架图。本文最后进一步探讨了“人为为人”心智模式在现代管理中对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和对组织凝聚、企业文化变革与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境由心造     
张雨 《思维与智慧》2014,(11):29-29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杨度与同乡挚友夏午贻同赴京师礼部应部试,夏午贻以第一甲第二名及第,杨度落第。两人同年同学,如今一人青云直上,一人落地南归,离京前二人同游“陶然亭”。依百字令题词亭壁。杨度吟道:“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而夏午贻和之曰:“万顷孤薄新雨足,碧水明霞相照”。  相似文献   

7.
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法 ,对不同阶层共 483人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 1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具有显著差异。 ( 2 )人们认为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和“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 3 )心理不健康的人或心理变态的人所表现的最典型特征是“性格孤僻、与人不合群”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 ( 4)虽然不少人认为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者当前最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卫生服务” ,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 ,提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  相似文献   

8.
幸福在品。而今,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可用一个“快”字来形容。快节奏,快速度,快发展,快作风,甚至连就餐,都是“快餐”。这种“快”,给人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带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好像不“快”,就与时代脱节,就会波时代淘汰。  相似文献   

9.
一、读书与听书 曾几何时“上学读书”已被“上学听讲”所取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对学生的“读书”却有所忽视。久而久之,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想”,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读书”的“乐趣”,抑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学会“读书”自学。  相似文献   

10.
怪人章太炎     
章太炎行为怪异,被人称之“章疯子”,而章太炎却不恼怒,而且承认自己是“神经病”,公开宣称:“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必得神经病才能做到。”其真性情着实可爱也让人佩服。  相似文献   

11.
“道—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潘显一梁启超先生确为近代中国介绍西方文化之先驱,也是开“丑陋的中国人”之议论先河的人。不过,他也有千虑一失的时侯。他认为,“欧美人高尚之目的不一端,以吾测之,其最重要者,则好美之心其一也”,而中国人不讲“真善美”,只讲“...  相似文献   

12.
前人小品有一则笑话,说一位年轻和尚与两位儒生同船赶路,两位儒生大小都是有点功名在身的人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主流文化中人,自然一路意气风发、高谈阔论。小船不宽敞,那年轻和尚自觉地蜷缩起来,在一旁洗耳恭听。听着听着,他觉诧异,脱口请教:“听二位说,那尧舜竟是一人还是两人?”儒生答曰:“当然是一个人!”“那么──”,和尚又举出一位复姓(四字名)的历史人物,问道:“这是一个人吗?”儒生不屑一顾:“这都不明白?当然是两个人的名字啦!”年轻和尚笑起来,把脚舒舒服服伸展开来,道:“如此说来,且容小僧伸伸脚…  相似文献   

13.
目前,社会上正在流行一种名叫“斗地主”的扑克游戏。据内行人士介绍,玩这种游戏一般需要三个人,每盘由一个人当“地主”(当庄),另两个当“贫农”,由两个“贫农”斗一个“地主”,来分胜负。这“斗”一般要带点彩,小则“一二五”,大则“二五十”不等。这种游戏一出现之后便受到了青睐。很多人宁愿不下舞池,不去“休闲”,不唱卡拉OK,停了“拖拉机”(扑克游戏),撤了“围城”,换了“定7”(扑克游戏),焚膏继晷,废寝忘食,乐此不倦。“斗地主”具有如此魔力,令这么多人神魂颠倒,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它使我想起了作家冯骥…  相似文献   

14.
论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李伯聪语言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语音知觉阶段;语义理解阶段;句子和语篇的理解阶段;理解说话人实际意图的阶段。关于语言交际和语言理解的头一个哲学问题是:语言交际和语言理解何以是可能的?一个人为何能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语?这是一个十分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极简单地说,一个人之所以能理解另一个人的话语,一个极重要原因是不同的“自我”的个体——这时主要指“心灵”——具有同一性,不同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社会约定,而语言正是一种约定了的通讯工具。与语言理解有关的哲学问题还有哲学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多元关系中研究语言感知和理解过程。以往,许多人习惯于从两极对立、二元关系中思考问题,这往往使得思维简单化。现在,我们看到我们至少需要从四元关系(听话人或读者、说话人或作者、话语或作品、外部世界)中研究理解过程,这样才能使有关的研究工作深入下去。语言理解过程中的确定性和不定性的关系问题是另一个哲学问题,由于语言理解过程是一个选择与建构统一过程,是一个主动性与带有主观性的过程,绝对的、完全的确定性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决不应把选择与建构机制看成“制造”不定性乃至专门进行“曲解”的机制。语言感知与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5.
陈丰盛 《天风》2011,(11):58-59
教会生活中,当有人见某基督徒因犯罪而跌倒时,劝勉者往往会说:“不要看人,人是不好看的,只要看耶稣。”在教会的讲台上。也经常会听到一些不要看人的教导。因此,教会的见证会中一般传道人都不提人的“功劳”,在讲台上不作自己的见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以“某人”来替代,避免有突出个人之嫌。  相似文献   

16.
给心清毒     
现代保健新观念提倡“清毒”比“进补”更重要,为此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选择膳食,戒烟戒酒,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与此同时,心理状况也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新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头等要素,所以给心“清毒”应成为现代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叫费涅克的人就实现了这“不可能”。他用立体声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其实,整个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一种粉末(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汽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50年前,没…  相似文献   

18.
神会与宗密     
神会与宗密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但以往多认为他们的思想没有差别,因此时 常不加考察地将一方文字用来说明另一方文字。本文认为二人思想固然有相通之处,但差别更 大。文章从二人对“知”的理解、“顿悟渐修”以及“如来藏与般若”关系的角度论证了二人之间的不 同,并尝试说明了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荣辱篇第四》:故君子者,信矣,…··提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杨惊注:“隐,谓人不能隐蔽。”博山《苟子评注》:“隐,忧也。”按:“穷则不隐,通则大明”,即“穷则名不隐,通则名大明”,“则”后的主语“名”,蒙下“名弥白”而省。《儒效》篇(本文几只举篇名的,均属《苟子》本书):“(大儒)穷则独立贵名”,《君道》篇:“故君子之于礼也,敬而安之,…··提故穷则必有名”,与本篇“穷则(名)不隐”意同。杨注“隐,谓人不能隐蔽”,所释欠明,傅山说:“隐,化也”,则误甚。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  相似文献   

20.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一个人应具备的完美品格有二,一是定然的,它来自人的本性和人对生存的需求;二是通过教化而形成的。在《斐格海》教法经中规定:每个男女穆斯林都应当切实地认识“伊玛尼”的“卢昆”(意为“要素”)和“伊玛尼”的“侯昆”(断法),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