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高血压的新定义分析难治性高血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SH公布了高血压新的定义,其中高血压的过度反应需与真性难治性高血压鉴别,从三个层面分析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高血压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药物治疗首先要排除精神压力引起的血压过度反应,干预难治性高血压通过联合用药与改变用药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首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药物治疗首先要排除精神压力引起的血压过度反应,干预难治性高血压通过联合用药与改变用药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由于诸多因素,使得一些高血压患者对治疗产生抵抗,或表现为难治性,其中有疾病因素、对治疗的依从性、其他药物的干扰和生活方式等.研究已经证明,有效地控制血压,使之达标,可以有效地降低重要靶器官受损的危险性.而规范、系统地控制血压、加强对抵抗性高血压的管理是保护靶器官的重要途径,同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很高,我国为18.8%,估计有2亿患者.高血压的病因众多,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为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在诊断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这些误区大致归纳为3个方面,并分别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流行病,是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回顾比较不同时期的JNC高血压指南,了解对盐与高血压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体会限盐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防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生活方式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它的危害性较之烈性传染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高血压防治仍停留在“专家模式”一头热的困局上,临床指南与临床实践有较大差距。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造成“三低”的原因有:(1)对高血压这种慢性、流行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2)健康观念存在误区;(3)迷信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4)人群防治知识缺乏、素质低下。高血压防治是一个科学的综合管理过程,只有从健康教育入手,全面提高人群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才能开创高血压防治的新局面。健康追求不应只是个人行为,还必须是群体行为和社会行为。人群有了健康观念、健康心态和健康智慧,高血压的防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生活方式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它的危害性较之烈性传染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高血压防治仍停留在"专家模式"一头热的困局上,临床指南与临床实践有较大差距.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造成"三低"的原因有:(1)对高血压这种慢性、流行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2)健康观念存在误区;(3)迷信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4)人群防治知识缺乏、素质低下.高血压防治是一个科学的综合管理过程,只有从健康教育入手,全面提高人群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才能开创高血压防治的新局面.健康追求不应只是个人行为,还必须是群体行为和社会行为.人群有了健康观念、健康心态和健康智慧,高血压的防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反应种族差异的发现及其机制的阐明。药物反应遗传学标记的确定和遗传学背景的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更适合个体的抗高血压治疗,从而达到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基因组学是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因高血压造成的各种心血管事件,世界不同地区制定或修订了适合自己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通过对JNC7、ESH/ESC及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比较及分析,以便能更全面、正确地理解和发展我国新的高血压指南,并将该指南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降压治疗的决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降压药物有了很大发展,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很低下。降压治疗中还存在包括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许多误区。目前已取得的共识是: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控制。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达到血压的有效和长期稳定的降低。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线血压、伴随的临床状况等,因人而异地选择副作用小、降压效果好的药物,提高顺应性是改善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控制论的兴起与广泛应用,目的论问题成为生物学哲学以及系统科学哲学的重要议题。运用控制论原理及其目的论思想对高血压病诊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期对高血压病做到更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以睡眠过程中反复呼吸暂停进而引起慢性间歇性低氧、二氧化碳潴留为特征的常见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为一常见的特殊患病人群,多导睡眠图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的“金标准”,其治疗在一般生活方式改变基础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其机制和管理受到重视。本文就靶向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考虑可能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靶点有关,即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功能所致;介绍临床如何进行高血压管理并建议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使用过程中规范地监测、控制血压,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关于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关系的对照研究,以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O.01);老年高血压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P〈O.01)。因此,血清瘦素可能参与高血压发展过程,监...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心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多器官损害,其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等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几率远远高于血压正常者,因此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认识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出血问题,并如何将出血的危险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血压发病人数的增加,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伤、功能衰竭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证明,为减少由高血压造成的重要器官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通过各种方式尽快将血压控制在所要求的达标范围内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即使是经过了治疗,仍较正常人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事件。阿司匹林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首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国内及国际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ESPRIT、CHARISMA及WHS)的公布,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写作委员会对2006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结合新的临床试验的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适当地应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缺血事件,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