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琳 《天风》2006,(17):39
作为主日学的教师,每星期天与孩子们见面,喜悦中总会带有一丝的“恐惧”——因为孩子们都非常聪明,会带着各种可能我从来没想到的问题来问我。大约几个月前,就有一个孩子兴冲冲地问我“老师,鸽子粪也能吃吗?”我一愣,下意识张大了嘴巴“啊?!”他似乎早就预料到我会张口结舌,于是又赶紧拿出圣经,用一双胖胖的小手翻到已经夹着书签的一页,指给我看:“……于是撒玛利亚被围困,有饥荒,甚至一个驴头值银八十舍克勒,二升鸽子粪值银五舍克勒。”等我看清这几行字,也就明白了他提问的原因。赶紧在头脑里搜寻答案,“鸽子粪,鸽子粪,这到底是什么呢?”结果可想而知,那天孩子没有从我这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事后按着和孩子的约定,我带  相似文献   

2.
先知是天主的代言人,他们一生的使命是向以色列民传达天主的旨意,他们对天主的命令无不遵从。然而约纳先知却恰恰相反,他与其他的以色列人一样,都是彻头彻尾的国家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只有以色列人才是天主的选民,也只有他们才堪当获得天主的救恩,其他的民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资格与他们相比,一同分享天主的慈爱。因此,约纳背命并逃避天主,甚至再三向天主无理的发怒和求死。“约纳”在西伯来文中的意思被解作“鸽子”,他是爱,温良以及和平的象征。可见约纳是一位没有责任感的,缺乏怜爱与和平而且易迁怒于他人的…  相似文献   

3.
一、从思想方法“反常”谈起 有一次我在武汉化工学院对学生作报告,一个学生递纸条给我:“我认为您的思想方法反常。”这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动因。老早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搞教育、搞教学工作,老师应该有创造性地教,学生应该有创造性地学。至于怎样才能做到创造性地教和创造性地学,我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另一原因。 思想方法就是指思维逻辑方法。思维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二者分别是从“静”的  相似文献   

4.
愿主的和平长存明从淑一次,我同朋友一起来到北京宣武门天主堂。迎面影壁上画有一只和平鸽,洁白的和平鸽是那么圣洁而安详,它把主的平安带给了人间,它在我心里留下了无尽的爱恋!我从小就喜爱和平鸽,养过一只头上长着红羽毛的叫“姑姑头”的鸽子。上小学二年级时,我...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议会议员、奥共中央委员费舍尔,不久以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这篇文章原先发表在意共刊物《新生》上,后来转载于奥共刊物《道路与目标》。现在,在这个刊物上正围绕着这篇文章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费舍尔打着反对“僵死的意识形态体系”的幌子,歪曲和修正马克思主义,胡说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受时代限制的”,“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他借口“各国发展的不平衡”,说什么没有“一模一样的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义革命的普遍规律;他说,“由于居民和工人阶级的结构有了变化,现代工人不再是马克思时代的赤贫者了”,企图抹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并把资本主义国家里的工人贵族说成是“新的工人运动核心”。他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道路,他认为,由于“工人阶级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过时”,“通过党的代表人物的正直、才智和吸引力,通过党所放射出来的民主、文化和人道的光辉”就会赢得群众,“逐渐埋葬资本主义”。费舍尔把马克思主义的党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什么意识形态”,而只是一种“科学知识”,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世界观,他主张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平共处”,胡说什么“不管我们愿望与否,意识形态都在共处着",而且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中,有一种思想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让对手纠正自己”。米特艾克尔、格鲁士、菲恩伯克对费舍尔的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米特艾克尔认为费舍尔“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倒退到‘永恒正义’上去了,因为费舍尔主张完全离开阶级的属性,而仅仅用‘正确’与‘错误’来判断事物”。米特莱克尔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正确’和‘错误’只能由阶级立场来决定”。他反对费舍尔关于“新的工人运动核心”的观点,他认为,“大批的工人干部是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无可争议的中流砥柱”,转移“阶级斗争的重心就意味着剥夺工人的道义力量”。格鲁士认为“赢得群众要通过党的代表人物的正直、才智和吸引力,通过党所放射出来的民主、文化和人道的光辉,这是一种错误的解释”。他指责费舍尔企图“修正”《共产党宣言》。他认为,费舍尔主张“逐渐埋葬资本主义的实力地位”,其结果是与社会民主党相同的。菲恩伯克认为,费舍尔“把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混为一谈”。他认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共处,但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就没有什么共处,而只有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扬弃旧的思想在阶级社会里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场阶级斗争”。巴赫纳同意并发挥了费舍尔的观点。他胡说什么“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的哲学,它本身不是什么科学”。他认为思想论战是“不必要的”,“思想共处必须以容忍的态度来进行”。后来费舍尔又写了第二篇文章,为自己辩护。在这篇文章中他竟然认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指导工人阶级行动的,是阶级斗争的学说这两种提法,是多余的”。象资产阶级思想家歪曲马克思主义一样,费舍尔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我们禁不住要问:人类离真正的和平到底有多远?不久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外国儿童在花园里玩耍,手里拿着玩具武器,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显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一次次的战争游戏中度过的。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游戏,似乎明白了现实世界。 宗教是倡导和平的,佛教认为,人类的和平与战争,缘于人类的心智,佛祖释迦牟尼就多次阻止战争倡导和平。天主教教理认为,“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长有赖于和平。和平不是单指没有战争,也不只限于保证敌对双方武力上的均衡。和平是秩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基督教的圣经说:“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在伊斯兰教中,“伊斯兰”的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道教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和“仙道贵和,无量度人”的主张和要求。 让我们将和平的鲜花,代代相传吧。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我们禁不住要问:人类离真正的和平到底有多远?不久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外国儿童在花园里玩耍,手里拿着玩具武器,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显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一次次的战争游戏中度过的。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游戏,似乎明白了现实世界。 宗教是倡导和平的,佛教认为,人类的和平与战争,缘于人类的心智,佛祖释迦牟尼就多次阻止战争倡导和平。天主教教理认为,“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长有赖于和平。和平不是单指没有战争,也不只限于保证敌对双方武力上的均衡。和平是秩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基督教的圣经说:“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在伊斯兰教中,“伊斯兰”的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道教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和“仙道贵和,无量度人”的主张和要求。 让我们将和平的鲜花,代代相传吧。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的和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我们禁不住要问:人类离真正的和平到底有多远?不久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外国儿童在花园里玩耍,手里拿着玩具武器,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显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一次次的战争游戏中度过的。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游戏,似乎明白了现实世界。 宗教是倡导和平的,佛教认为,人类的和平与战争,缘于人类的心智,佛祖释迦牟尼就多次阻止战争倡导和平。天主教教理认为,“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长有赖于和平。和平不是单指没有战争,也不只限于保证敌对双方武力上的均衡。和平是秩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基督教的圣经说:“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在伊斯兰教中,“伊斯兰”的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道教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和“仙道贵和,无量度人”的主张和要求。 让我们将和平的鲜花,代代相传吧。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我们禁不住要问:人类离真正的和平到底有多远?不久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外国儿童在花园里玩耍,手里拿着玩具武器,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显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一次次的战争游戏中度过的。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游戏,似乎明白了现实世界。 宗教是倡导和平的,佛教认为,人类的和平与战争,缘于人类的心智,佛祖释迦牟尼就多次阻止战争倡导和平。天主教教理认为,“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长有赖于和平。和平不是单指没有战争,也不只限于保证敌对双方武力上的均衡。和平是秩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基督教的圣经说:“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在伊斯兰教中,“伊斯兰”的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道教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和“仙道贵和,无量度人”的主张和要求。 让我们将和平的鲜花,代代相传吧。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的世界,我们禁不住要问:人类离真正的和平到底有多远?不久前看过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外国儿童在花园里玩耍,手里拿着玩具武器,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显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一次次的战争游戏中度过的。想想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游戏,似乎明白了现实世界。 宗教是倡导和平的,佛教认为,人类的和平与战争,缘于人类的心智,佛祖释迦牟尼就多次阻止战争倡导和平。天主教教理认为,“尊重人性生命及其成长有赖于和平。和平不是单指没有战争,也不只限于保证敌对双方武力上的均衡。和平是秩序的和谐、正义的工程、爱德的成果。”基督教的圣经说:“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在伊斯兰教中,“伊斯兰”的阿拉伯语意即“顺从”、“和平”,“穆斯林”即“顺从者”、“和平者”,就是顺从真主并谋求和平的人。道教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和“仙道贵和,无量度人”的主张和要求。 让我们将和平的鲜花,代代相传吧。  相似文献   

11.
心系一处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书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1953年写的一篇文章。近年来,“人机对话”有了新的发展。机器可以“听懂”人讲的话,接受人的命令来行事,这样的事当时我是不知道的。不过我认为这篇文章关于物质的状况只有用物质的力量来改变,以及两类物质的说法并没有因为有这样的发展而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13.
皿苇 《天风》2018,(5):18-19
如果是上帝,那么在他就没有难成的事寒假回家,发现院子右侧那只有一掌宽的角落里搭起了一个鸽子窝,看一对鸽子寸步不离的样子,就知道里边一定有鸽子蛋。院子里已经好几年没住过鸽子了,再次看到鸽子窝,我竟然也激动得像个孩子一样,跑到父母面前叽叽咕咕一顿说。  相似文献   

14.
王晓玲 《学海》2002,(5):163-165
一《到灯塔去》(TotheLighthouse) (1 92 7)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趋于成熟的一部代表作 ,是一部具有浓郁象征主义色彩的小说。许多评论家对其中的象征意义作过各种不同的解读 ,确实伍尔夫在小说中投放了种种暗示 ,也留下了许多空白 ,可谓象征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将象征分为一般意义上的象征和特殊意义上的象征的话 ,前者应指那些能引起人们普遍情感和联想的象征 ,如白色就使人联想到纯洁而十字架让人联想到权威 ,鸽子自然与和平联系在一起 ;而特殊象征则是作者在其作品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象征 ,有时也可以…  相似文献   

15.
李世峥 《天风》2013,2(2):54-55
荣入圣城之后,耶稣径直“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由于“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这一次短暂的巡视中,耶稣发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次日清早便再次来到“圣殿”。此番进殿,他所看到的情景与头一天相似:牛羊鸽子的嘶鸣声此起彼伏,银钱贩子的叫卖声接连不断。上帝的殿宇怎么成了这般模样?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耶稣“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圣殿”里做买卖的事情已经不是。天两天,所以普通民众早已司空见惯,甚至麻木不仁。  相似文献   

1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人心所向,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提倡爱的基督教更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在基督教经典《圣经》中就有和平鸽的记载,这使基督教与和平鸽常常联系在一起,令人思索和平,渴望和平。 谈及和平鸽,在《旧约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美好的故事:很早以前,当地上洪水泛滥的时候,挪亚同他的妻子、儿子等都进入方舟,以躲避洪水。畜类、飞鸟以及昆虫也都到挪亚那里,躲进庞大的方舟。不久洪水就肆虐泛滥,过了40多天,挪亚放出一只鸽子去看看洪水是否消退。但遍地都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地,就回到方舟那里,挪亚伸…  相似文献   

17.
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明日报”1月8日登载了我底“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后来又提到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中国哲学史问题座谈会上讨论。在讨论会上,有许多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后来胡(?)同志在他底“关于哲学史研究”那篇文章里(“人民日报”3月29、30日)对于我底论点又作了详细的评论。在我那篇文章里有许多地方讲得不够全面;对于有些问题底提法,也不恰当。关于这个论点底有些方面,我当时实在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几番的讨论,特别是胡(?)同志底文章,关锋同志底一篇尚未发表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哲学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崇敬生命” 崇敬生命,保护动物,尊重一切物种的生存价值,这是什么样的真理和价值观念?保护老鼠、保护蚊子吗?崇敬“SARS”病毒吗?……家里的宠物为什么一般是狗、猫,而不是老鼠、苍蝇?鸽子从来就是“和平使者”吗?  相似文献   

19.
一周谷城先生于1956年2月到1958年10月这个期间,一共发表了七篇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文章。除第一篇文章“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以外,其它几篇都是对反对周先生意见的同志们的反驳。周先生和这些同志的意见究竟分歧在那里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对形式逻辑的性质的看法上,其它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因此,这篇文章就准备专就这个问题来谈谈。  相似文献   

20.
斯特恩伯克在他的鼓舞人心、但在某些方面也引起矛盾的“论文”里,提出了一系列想法,这些想法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必要的争论。我相信,他的文章将受到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很大的欢迎,因为这篇文章里有着把辩证唯物主义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提出具体问题时所产生的不同见解联系起来的共同愿望,它构成了各种意见的基础。我觉得,这篇文章作为一次讨论的出发点是特别合适的,因为它不是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