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陈怀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版)这本讨论中古宗教动物的新书可说是中文学界中宗教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结合了文化社会史与宗教史的研究取径,并且将中国史学视野扩展至世界史的大脉络中,比较了西方基督教史的动物论述,以烘托出中国论述的特色.研究方法可从范围与切入视角归纳出四个特色:第一从长时段的时间范围来讨论动物形象的变化,跨越上古史与中古史.其二从亚洲看中国史,尤其采用唐朝丰富的中亚史料,与中国进行比对.其三考量动物象征在政治、科学、历史、宗教中的意涵.其四为对比汉文与梵文文献,借助文献学方法来观察观念的变化.最后一点将僧传等相关史料视为一种叙事,仔细分析了动物的象征意涵以及隐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种学术思想研究著作层出不穷,但如何把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相结合、历史文献与学术思想分析相结合、社会史与学术史和思想史相结合,对中国新思想史进行重新疏理,则是一直以来未曾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周易》历史学研究领域,闻一多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周易义证类纂》、《周易杂记》是关于《周易》的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周易新论》是为《周易》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做时代背景、理论方法上的准备;《周易字谱》、《周易分韵引得》是关于《周易》用字的分韵长编,是为《周易》社会史史料学研究做文字音韵训诂语义解释方面的资料准备。闻一多的《周易》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史史料学基本体系和内容。同时,由于他综合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和西方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追求文献史料的真实性,对《周易》符号学、《周易》解释学、《周易》语义学和《周易》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海》2021,(1):60-67
近年来,家庭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界正呈现出不同于原有家庭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学术样态。这样的学术现象对中国的家庭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本研究简略回顾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家庭研究,并梳理介绍对日本明治以来学术界的家庭研究、日本战后家庭社会学演变的分析,旨在说明,在中国、日本等后发国家,社会学的家庭研究从一开始就与知识界的社会认知需要密切相关;在方法上则一直与整体主义方法、实证的社会史方法,以及传统文化论等方法缠绕在一起。对作为社会基础性制度的家庭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变动局面及学术生态的推动或限制。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对社会认知和社会理论、社会思想产生特殊的影响。通过这种国际学术史的了解,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当下中国的家庭现象和家庭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特别是自进入20世纪以来涌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宗教的新兴宗教之涌现。这种异军突起的新兴宗教现象立意不同、形态各异、变化多样、影响复杂,为宗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且必要的全新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来研究新兴宗教,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应该从社会、时代的发展来看新兴宗教的产生及其展示的新特色。第二,应该从人们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及其神圣或神秘表达的独特性来观察、区分不同宗教的共性和特性。第三,应该从人类丰富多元的精神及社会生活来看待新兴宗教反应、适应、回应这种生活的形式及效果,论及其张力与和谐、正面与负面、消极与积极。  相似文献   

6.
孙英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古史和佛教史的研究,先后出版《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2015年即将再版)和《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并与陈金华教授共同主编《神圣空间:中古宗教中的空间因素》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译有《展望永恒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并围绕中古知识、信仰与政治世界以及佛教对中古社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起,中国道教学研究日趋活跃,成果渐丰。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道教史、道教哲学的角度介入道教思想史研究,使道教思想史的学科建设有所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道教思想史研究作为道教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关于性别与性别角色差异的一些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明钢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4):14-263
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跨文化心理学家关于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差异及其形成的跨文化研究。主要的内容有,两性行为特征差异的研究;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研究;性别特征模式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8,(3):25-34
社会史与历史社会学既有共通之处,又有显著差异。社会史关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历史社会学关注不同社会的共同规律和相似机制。社会史以揭示过去的社会事实为己任,历史社会学旨在借助过去探究现代社会。社会史主张回到历史场景,注重描述和阐释,历史社会学往往超然于历史,注重分析和解释。社会史通过比较去理解单一研究对象,历史社会学以多案例比较去探寻因果机制。社会史与历史社会学应该相得益彰,而无法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0.
西欧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虽然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但是在方法问题上还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本文对西欧远古时期与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探索其异同 ,希望从中找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伦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伦理学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创新;伦理学聚焦重大问题不够、研究不深,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伦理学体系亟待建构;伦理学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影响青少年、影响社会大众的方法和途径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中国伦理学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亟待提升,主动融入世界、沟通世界、影响世界话语体系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伦理学学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其他学科的发展,没有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一级学科或许是病根所在。  相似文献   

12.
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概念是社会心理学中非常重要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自詹姆士以来引起了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自我概念的结构、形成发展等的理论回顾和分析,以期对自我概念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并探讨自我概念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化领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在这一背景下,作家的创作也从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中解脱出来,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作为新写实主义的骁将,刘震云的创作蕴涵着一个浩大的社会史工程。他通过创作蕴意深刻的经典文学作品,展现物欲世界对人的同化和异化,揭示出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给"人"自身所带来的困扰。这一宏大主题对目前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人们幸福生活指数的提高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曹思聪  缪绍疆  童俊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12-1821
家庭是进食障碍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已有众多西方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进食障碍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时间发展脉络来看, Minuchin等学者首先对此进行了经典临床研究; 随后有众多量化研究出现, 对此可以依据不同的测量水平、研究变量和被试视角进行梳理; 近些年, 有学者采用质化研究方法重新对此进行探讨。进食障碍家庭研究的发展趋势表现出:重视本土化研究、对家庭做多水平的探讨、兼顾家庭结构和家庭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体育运动心理学跨文化研究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姒刚彦  李庆珠  刘皓 《心理学报》2006,38(3):468-474
采用文献检索法,对12份重要的国际期刊上1988~2004期间的文章进行检索,最终从其中的8份期刊中检索到33篇体育运动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尝试从研究的方法论及研究的内容两方面来述评当代体育运动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的发展情况。方法论方面的述评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方法、“文化”代表物、被试等值性,以及概念等值性四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内容方面的述评主要包括运动成就动机、教练-运动员关系、生涯转折,以及心理品质/心理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文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立指导研究的理论构架”、“发展指导研究的方法论模型”、“注重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三点建议,并提出三阶段理论构架和四阶段方法论模型,分别尝试作为指导未来研究的理论构架和方法论模型  相似文献   

16.
张涛 《周易研究》2003,(5):66-71
在杨向奎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中,易学研究是一个重要内容。关于《周易》的来源和性质,关于《周易》和易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影响,关于中国易学的发展等问题,杨先生都有所探究、有所创获。杨先生的易学研究是多视角、全方位的,既有对《周易》和易学文本及其相关材料的具体而微的开掘、考证和阐释,又有对易学史及其相关问题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杨先生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象数与义理之分。而是将二者熔为一炉,融会贯通,综合超越,始终注意将易学问题置于宏大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流变中来系统考察,将易学研究建立在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展示了易学演变的脉络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东汉以后,佛教的传入及其影响力的不断加大,逐步改变了先秦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政治单一化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的作用力,佛教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城市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而且也促进了中国城市街道功能的多元化演进。正是在这种宗教力的推动之下,包括经济、宗教与政治等因素在内的多种合力共同推动了唐、宋之际中国"城市革命"的实现,从而对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离开对道德状况的考察,我们就无法展现一个社会的全貌,无法充分说明它的盛衰兴亡.因此,道德史研究是社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道德史研究还有另一个面向,即伦理思想史的面向.就其主体内容而言,任何时代的伦理思想不过是对当时道德生活的反映:要么唤起人们的道德自觉,要么调整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要么探寻道德教化的方法,而所有这些思维活动都是指向现实的道德生活的.既然如此,假如我们对道德生活一无所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作为其理论反映的伦理思想.毫无疑问,无论是从社会史还是伦理思想史的角度看,道德史研究的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9.
孙顺顺 《孔子研究》2020,(1):103-110
宋代的理学思潮重塑了由汉代郑玄以来井田制研究的汉学典范,进而形成了一个新典范,即井田制研究的理学化典范。井田制研究的汉学典范困境和宋代理学思潮的冲击是井田制研究理学化开启的前提条件。宋代井田制研究的理学化是一个过程,又可分为两期。前期为井田制研究的理学思潮化阶段。北宋欧阳修是井田制理学化的早期实践者,他将理学批判和理学形上论运用到井田制的研究中,这是井田制研究理学化的开端。其后,宋儒井田制研究的重点是批判汉儒的方法和观点,但忽视形而上的研究,破而不立,并没有建立新典范的意识。后期是井田制研究的理学典范化阶段。南宋朱熹的研究扭转了两宋以来重批判轻形上的风气,将典范所依据的经典由《周礼》转向《孟子》;将所要诠释的井田制模式由《周礼》井田制沟洫制转为《孟子》九夫为井制;确立了以义理为本、典制为末观念为制度阐释的原则。朱熹的相关研究标志着井田制理学化典范的形成。井田制研究理学化过程是理学思潮重塑汉唐以来经学研究的面貌的过程,也是理学思潮自身调适和转向的过程。通过对井田制研究理学化过程的考察,可以丰富理学思潮如何成为典范的认知,也可以为汉学转向宋学的内在理路提供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近五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五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进展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100700)李经纬,朱建平自1979年医史学会复会以来,中国医学史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即一方面是中国医学通史、断代史、专科史、疾病史、医学教育史、医事制度史、医学人物及其著作、世界医学史(外国医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