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住在河南南阳的回民有3,395戶,15,330人,由于解放前大多是半商半农,故多集中在集鎮和交通要道,現在分散在这个县的十个人民公社里。十年来回故人民的生活变化十分巨大,同解放前对比起来看,对人有很启发和教育。这里的回族人民在旧社会和汉族人民一样,长期遭受着反动统治阶級的压迫剝削,在政治上沒有什么权利,經济上半商半农,一方面終年遭受高利貸盘剝。另方面人多地少,土地又不好,商业农业兩头不得一头,生活很是貧苦,終年吃糠嚥菜,忍飢受凍,朝不保夕;总是提心吊胆过日子。解放前一年,县属的五里堡142戶回民中,揚青麦的就有113户,占80.7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中期,也是鲁西一带最困难的时期。这里的回民同胞约有十万人,家家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当时泰西有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大队、回民联合会,当他们看到抗日家属和回民子弟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便建议办个回民抗日学校。上级采纳了这个意见,于1943年下半年开始筹办一处回民抗日高小(也曾叫“文工团”),经上级拨款支援,于1944年下半年招收了一批抗属和一部分贫困的回民子弟入校读书,服装、生活以  相似文献   

3.
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热情为回族穆斯林服务,前不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南京市有七万多回族穆斯林,而建邺区又是全市回民集中居住区。为尊重回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方便广大回民看病就诊,早在1954年,南京市就建立了回民诊所。“文革”期间改为街道卫生院,1988年7月正式改名为“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这是全省建立较早的一所回民医院。  相似文献   

4.
常州在解放前有回民96户,共450人。国民党反动派一向否认回回民族的存在,鄙视回族人民,在常州也不例外。那时,常州回民在政治上根本沒有说话的余地。在經济上則貧穷落后,人民短穿沒吃的。回民最普遍的職业就是經营小商小贩。这种職业的季节性变动和流动性都很大,实貭上等于沒有固定的職业和收入。回族工人店員很少,就那么少数几个,也都是入不敷出,过着半飢半飽的生活。有一些回民則长期靠着借貸过活,非常悲慘。由于經济的貧穷落后,文化教育事业也很落后。解放前常州回民中没有一个科学技术人員,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一人;回民只有一所一、二、三年級复式班的小学,但  相似文献   

5.
改来改去最后叫“回民学校”在北京市回民聚居的牛街地区,有回民饭店,有回民医院,还有回民学校。饭店和医院门前的牌子,也许“多年一贯制”,而这所学校的牌子却换了又换:成达师范、回民学院、回民中学、回民中学分校、六十八中学、首都中学、一三五中学、回民学校。这所学校,8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是事出有因。且说这最后一次更名:1985年1月,根据北京市回民群众和回民学校校友要求,经中共北京市委讨论决定,又经半年多时间的准备,于1985年8月挂出了“北京市回民学校”的牌子。这一挂,就是20年,是这所学校使用时间最长且延用至今的校名。一所…  相似文献   

6.
勤俭是回回民族的历史传统。党号召“勤儉建国,勤儉持家”,广大回民群众都积极响应。他們在婚丧方面也愿意本着节約精神办事,大胆改变铺張浪費的旧习俗,这点連大多数阿洪都是同意的。但是有个别阿洪对这一問題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他們认为群众节約,个人发家致富的计划就会被打破。他們不顾广大回民的利益,不惜用一切手段,藉教規和后世逼使回民群众大肆鋪張浪費。如下根据回民现实生活条件竞規定回民亡人时都应宰“下土羊”  相似文献   

7.
全国解放以后,各族妇女都从封建的束縛下解放出来,她們和男子一道在政治战綫和生产战綫以及其他各方面,取得了偉大的胜利??張家川回族自治县連五乡(純回民乡,1,245戶,6,738人)的回族妇女,在全民整风以前,一直被“三从四德”的封建老规矩束轉着,她們在政治上沒有翻身,在家庭中沒有平等,在婚姻上沒有自由,过着所謂“妇人不能見外男人”的大門下出二門不迈的家庭奴隶生活。八年来,她們連一次会也沒有参加过,生产活計也都由男人干。因此該乡有一首歌謠: 男人生产掙死命, 女人在家不过问。这并不是妇女自己愿意过寄生生活.而是宗教界的一些中上层人士的錯誤思想造成的。为了束縛妇女,他們早在1963年协商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县时,就提出:不成立乡的妇联组织;妇女不能参加开会;不执  相似文献   

8.
“借锅不借盖” 在回民的饮食生活当中,有一种说法:“借锅不借盖,借碗不借筷。”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回民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世代为邻,互通有无的时候,就出现了“借”;二是回民在外用餐,炊具或餐具不足的时候,也会临时“借”。在非借用非穆斯林的灶具或餐具不可时,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泉州,居住着回民40来户、200多人。解放前,他們在經济上多半是“世襲祖业”,經营牛羊肉和小商小贩,流动性大,生活毫无保障,长期处在失业和半失业状态。有些回民为了生活,甚至出卖自己心爱的儿女。生了病无法治疗,只有眼巴巴地等待死亡。全市回民絕人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1937年回民群众凑了些钱,勉强在清真寺内办起一所只有初小一二年級的清真小学。可是办了不上二年,就被反动政府撤銷,迁到别处,使大多数国民子女再无法上学。因此在旧社会,泉州回民流  相似文献   

10.
抗旱防旱不達背教义。前些时候,河南各地人民响应政府进行“抗旱种麦”的号召,积极地进行修渠、打井、抗旱种麦的运动。这是关系全体人民生活的大好事,可是一些右派分子和地富阶级却說,“嘿!抗旱是同天作斗爭哩!該餓死胀不死,天不下雨,指望人澆不能解决問题;如果天不下雨,光种上也是白化費人力;有福不在忙,没福跑断肠”;我一听他們說这話,就感觉他們是有意破坏合作化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設。在这时,我用各种事例向回民群众宣傳,人来今世全是赤手空拳,在先天虽然有真主的定度,为什么还命人今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肥城县回民一千一百戶,五千余人口。解放前他們的生活非常貧困,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回民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党为了扶助全县回民发展农业,仅去年一年就給回民买了不少大小型农具,价值一万○七百四十元,使回民在农业上有了迅速的发展,生活逐步上升。过去我县回民全是文盲,写信都找不到一个識字的人。现在回民适龄儿童都入了学校。政府在1957年用在回民文化教育上的补助費就有一千四百二十九元,购买文俱乐品的补助费是二百五十元,医疗費一万六千元,使我县回民的文化获得空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东风压倒西风,“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偉大幸?氖贝?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导下,正以万馬奔騰之势,創造着空前未有过的奇迹。西安市的回民妇女也被捲入大跃进的浪潮里,为社会主义建設事业忘我的劳动、学习和工作着。提起妇女在旧社会里所受的痛苦,不由得叫人心酸。她們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在家庭中依附于男子。除了和男子一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級的压迫外,还要受“夫权思想”“重男輕女”等許多封建旧思想的約束。特别是回民妇女,她們所受压迫更为殘酷。在那黑暗如漆的旧社会里,封建礼教使她們受尽了凌虐和侮辱。一些“教規”的宣傳者說:“回民妇女出門,皮肤和头髮见人,就会伤“伊玛尼”,  相似文献   

13.
西貫市是北京郊区昌平的一个四百多戶的回民付?夥乓郧?这个村有60%以上的人很少土地,甚至根本沒有土地,村民大部分靠着販卖水果、蔬菜等为生,长期过着貧困不堪的生活。在那样的情况下,儿童的遭遇比較大人更悲慘。由于沒有科学的接生方法和設备,許多嬰儿一出生就死亡了,有的虽然剛生下时沒有死,但也总是在不幸的生活之中夭折了,因此,解放前这个村有“絕戶多、抱养外村儿女多”之說;一部分儿童幸而活下来,也因生活逼迫,从小在半飢饿  相似文献   

14.
上海食品供应站牛羊經营部为滿足回民的肉食供应和市場的需要,千方百計的去到各地收购牛只,附近牛只缺乏,他們就派人去云南、貴州、广西等省边远地区,深入采购,先后已派出一百多人。从云南山区运牛到上海还是历史上第一次,要經过千山万水阻隔,要經过一百多天的步行,繞道才能在南宁装車托运。为了不让国家財产遭受損失,使上海人民多吃一斤牛肉,他們提出“不死一头牛”的保証,在这大跃进的浪濤里由云南起运的第一批臨训缴虾?經过千难万苦,在押运同志細心的护理下,終于实現了自己的誓愿! “云貴两广远,相距万里程,不辞千山苦,愿作赶牛人!”这就  相似文献   

15.
牛街礼拜寺是北京市一座著名的古寺。因为它座落在宣武区回民集中区牛街,所以称为牛街礼拜寺。该寺初建于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九九六年),当时这一带有许多果园,至今仍有以果物命名的街道,如枣林街,樱桃园,牛街是榴街的谐音,是石榴园的所在地。又因这里地势较高,故也称岗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江苏泗阳县的回民在各方面都很落后。他们在政治上根本谈不到地位,在经济上都是小摊贩、卖烧饼油条,宰牛羊的,在文化方面仅有小学生二名,权本就没有大中学生。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我们回民关怀无微不至,安排县人民代表九人,各乡镇都有回民代表,各行业都有回民参加工作:有当农村管理区会计主任的,有当城市居委会主任的,有做经理和县科局长的。全县现有回民大学生四人、高初中学生50余人,小学生更多。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事情。回民胡杨氏感动地说:“过去我们回民很穷,念不起书,现在我儿子在南京大学读书,我们不愁吃不愁穿,这都是党和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好处。”1956、1957两年,党和政府拨给生产补助金,扶持回民就业,并在农村搞副业。1958年9月,全县成  相似文献   

17.
丹东伊光回民副食品厂,是辽宁省丹东市伊协创办日一个自养企业,这个厂生产的三羊牌“一滴香”小磨香油,1992年被市食品监督部门评为“精心选料,产品质量过硬”的产品,获得了辽宁省优秀产品奖。这个名不见经传,固定资产不足五万,职工不到二十人的自养企业创办于1987年,当时,市伊协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厂房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利用几间低矮潮湿的旧库房和被淘汰的旧设备,采用传统的手工艺,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取得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元旦的到来,让无数人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然而,这一天却让42岁的女工程师陈某不堪回首。 在这一天,她亲眼看到了刚14岁的女儿在家里与男同学亲热的场面。她的心碎了,当时气得没头没脑把女儿打了一顿,  相似文献   

19.
十月十八日,北京回民学院的全体师生員工和在京的校友齐聚一堂,欢庆回民学院建校十周年。李恕、李玲善兩位院长都在会上讲了話,向大家介绍了回民学院十年来的发展和成就。回民学院在解放后刚成立的时候,学生只有五百零四人,校舍殘破不堪,仅有的一幢口字形教室楼,因年久失修,人称“危楼”,教学設备更是談不到。但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教育方針的光輝照跃下,经过十年建設,已經空前发展壮大起来。现在的学生已经  相似文献   

20.
很久很久以前并且忘记了是在哪儿,在我开始梦想写小说的时候我就听见有人说过;“作家应该经常到生活中去。文学创作,最最重要的是得有生活。没有生活是写不出好作品的。”那时我年少幼稚不大听摸得这句话,心想可有人不是在生活中吗?“没有生活”是不是说没有出生或者已经妞世?那样的话当技是没法儿写作,可这还用说么?然而很多年过去了,这句近乎金科玉律的话我还是不大听得懂。到底什么叫“没有生活”?“没有生活”到底是指什么?也许是,有些生活叫生活或叫“有生活”,有些生活不叫生活或者叫“没有生活”?如果是这样,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