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发展随着人类思维的复杂演变成就了非凡的卓越。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在学术界备受争议,艺术与科学之思辨从文艺复兴初始显露端倪,一直到今天,许多理论成果对艺术与科学的探讨,指引着艺术与科学向前发展。那么艺术与科学到底是泾渭分明还是在人类一手创造的“规律”中前进?  相似文献   

2.
科学创造想象的形象性。科学创造想象最基本的性质是意象的一种特殊运动。意象虽然是理性思维的基元单位,蕴含着人类情感评价和理性认识成果;但当它运动于想象时空的观照中时,却始终保持着形象的形式。故而说,科学创造想象是以“形象的运作”创造着世界——世界上一世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图景中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作为人类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一种文化活动,它所提供的世界图象在变换着,变换着的世界图象反过来又改变着人本身、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人类理解与存在之间的这种自相关性(自相缠绕性)正是二十世纪科学活动最鲜明的特征。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自然科学观念就是对这个特征的表述。它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更高阶段,构成二十世纪科学世界图景的本质成份。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说,与本刊关系最密切的,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和愚昧无知相对立,因为科学是求知的事业。无论是人类群体还是个人,不断求知,变无知为有知,都是不断进步的契机。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就是知识的进步。人类,这个来到地球上较晚甚至是最晚的客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地球的主人,就是因为它能  相似文献   

5.
有神论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社会发展至今日。宗教的影响已呈明显的衰退之势,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科学的进步。本文在探究科学与有神论根本对立的基础上.力图说明科学是如何一步一步战胜有神论的,并试图从科学本身的角度分析当今宗教依然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科学精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追求,一种自主自觉的精神向往。  相似文献   

7.
程万里 《美与时代》2006,4(12):22-25
科学与民俗虽是两种文化,但二者都起到影响人们生活、约束人们行为的双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距离也越拉越近。一方面科学是移风易俗的有力武器,无时无刻不在改造着隐藏于民俗之中的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民俗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空间。科学与民俗作为人类思想中两个不同的领域,相互之间既有冲突,更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绍光 《天风》1995,(5):40-41
什么是科学?简单地说,科学就是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因为有了这种认识,人类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物质世界,为改善自身的生活服务。时至今日,科学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让人思考的社会问题非常多。若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科学与反科学或迷信可能是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现代化的程度,归根结底是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有崇尚科学、从事科学、相信  相似文献   

10.
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意识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活动和社会生活.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信仰危机,眼下出现的世界性的宗教热及各种邪教的泛滥,从某一特定角度反映了这种信仰危机的严重性.我们面对人们追求信仰的异常复杂情况,及时引导人们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信仰,自觉追求科学的信仰,自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邪教都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复杂现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从本质上看,科学发展与邪教是对立的。从表现形态看,科学发展状况与邪教并非完全对立。科学发展带来的许多方面的社会后果,有些有利于对邪教的防范与抵制,有些则可以为邪教的产生和流传提供各种不同的空间。要防范抵制邪教,应该大力发展和普及科学、培养科学的想象力、守卫好科学的边界等等。  相似文献   

12.
科幻小说(Scence Fiction)起源于19世纪初,当进化论和工业革命的成功为科学(Science)与小说(Fiction)的联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之后,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开始发展起来并走向兴盛。时至今日,科幻小说的创作一直都密切关注着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关注着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关注着科学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科幻小说由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是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科学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的特点。小学科学教学中,常常需要教具来做实验。而教具的妙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从实验、观察、会总结、会制作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初浅认识:一、课堂教具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4.
恶是科学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何萍(武汉大学哲学系)现代科学在工业、战争、医学及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迫使现代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历史学家不得不正视科学恶的作用。然而,这些思想家们,不论是悲观主...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发展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现代医学发展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54)董平王晓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探索世界奥秘活动中的两种观念、两种方法和两种价值体系,人类文明一切成果无一不是这两大精神的富集与结晶。医学科学技术的指称对象是人,因此在其发展中更应注...  相似文献   

16.
陈逸鲁 《天风》2012,(6):65
常有人问:基督教信仰符合科学吗?这问题很有趣,但问者大多并不真正懂得科学。"科学"这词常被人挂在嘴边,其词义已被人弄得模糊不清。科学一词的拉丁文词根是"知识"或"认知"的意思,即对已知的、过去的事物的认识。由此可见,它是有限的,而非全能。世界之大并不可以用"科学"一词来概括,超越科学范畴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多得是。人类虽然需要科学知识,但科学并不能满足人类整体的需要。没有科学,人类仍可生活,但是,假若一旦人类只有科学而没有别的,人类就不可能生存。所以,人不可迷信科学。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与近代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根本上,基督教不是科学的反对性力量,而是近、现代科学的诱发性和促进性力量。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对基督教与近、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予以澄清一、基督教和科学关系在具体的历史发展中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混合阶段、分化阶段、对立阶段、各自独立发展又相得益彰的阶段;二、基督教是近代科学得以产生的最基本的促发要素;三、宗教与科学属于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不会构成根本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定义:人类处于不断变化的生活条件(历史条件)和由此产生的各种需要和利害关系之中。他们从所生活的世界(环境)中获取经验。而科学就是任何一种从方法论上把人类的这些经验合理化的知识。这个定义表明了科学与道德、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就自然科学和技术而论,显然,当前存在一种把一种特殊的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绝对化的科学教条,这是目前科学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将提出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对于现实世界所积累的偶然经验是真正的科学与道德的共同来源。而当前存在的科学教条却堵塞了这个来源。这一点在当今的科学危机中已经表现出来。 2.科学危机是一种非科学态度的征兆,也是异化和骄傲自大的征兆。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从狭义上讲,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人所共有的价值观念之集中体现,是科学人立身处世的方式、态度以及原则,它是科学活动中的精神要素。从广义上讲,科学精神就是一种求真、求是、求新、求发展的社会行为与精神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是人们从科学活动过程中及科学认识成果中提炼出来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人的认识精神在科学认识上的投影,是人类在漫长而艰巨的科学研究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江泽民同志说:“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