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4,(12):64-64
问:我是一位青年传道人,我发现目前不少青年信徒对本教会缺乏归属感,喜欢做"游民",今天去这堂聚会,明天去另一教会礼拜。似乎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得着,而不太关心对教会是否要尽本分。我曾作过提醒,但他们以"都是主的教会"为由,依然我行我素。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余志林 《天风》2007,(4):16-17
马其顿教会是一个穷教会,他们把教会当作自己的家,他们不为自己着想,他们在自己过得去的同时也资助了神福音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早期教会大得喜乐——  相似文献   

3.
包智敏 《天风》2010,(4):60-61
<正>《服侍可以不流泪》定价:15元教会进书可享折扣网上订书www.ccctspmbook.org作为教会的牧者和传道人,一生都在牧养和辅导他人,但是谁来牧养他们?其实他们也需要关怀,他们是一批活在巨大压力之下的人——如果他们没有在圣灵中得安息的话!  相似文献   

4.
王保富 《天风》2001,(11):23
如果说讲台布道是撒网的工作,探访则是补网的工作,在整个教会发展的过程中,探访是必不可少的,探访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决定着一间教会的兴衰。教会只有熟悉信徒的光景,才能及时给予喂养,按时分粮给他们。教会唯有做好探访工作,才能了解每一位信徒的光景,并针对性地给予帮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7)
<正>交棒是异象的传递,接棒是使命的延续。接棒即是权力责任的交接,更是使命与恩赐的交接。教会发展是一场接力赛,不是一个人的短跑。接力赛的意义不仅在于一个人跑得快,更在于每个人都能按照既定的轨道跑下去,并能良好地交接棒。对教会而言,这个棒就是教会的异象和使命,交接棒便是一代一代异象的传递与延续,交接棒是这场接力赛的关键。没有成功的交接棒,要么教会美好的异象功亏一篑,要么每一代领袖都需要辛苦折腾、从头开始。如何做好教会的交接棒?本文尝试通过摩西到约书亚  相似文献   

6.
容戎 《天风》1996,(6):17-18
“老年同工,你有没有为教会后继有人祈祷,作出再一次奉献?你对教会后继乏人是否有紧迫感、责任感?……要看到我们的教会面临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和面对各种挑战的繁重工作,要把教会事工办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输送新生血液,这是主忠心而有见识的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李天侨长老在江西省两会五届六次常委会上庄严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顾约瑟 《天风》2003,(8):40-41
我们从圣经中看到,这里所说的“粮食”是指有关滋养人的灵性、心灵(包括“精神”)方面的供应。在这方面教会可以有丰富的资源供给人们,特别是对那些因经历市场经济而发生急剧转变的弱势人群,教会就可以用神的话安抚他们的内心,使他们从教会的真诚关爱中得着帮助,因此而努力向前,而对于社会的道德价值的重整,教会更可以藉着自己圣洁、诚信、相爱的见证,担当起当仁不让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吴微 《天风》2011,(5):38-41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是教会的希望,青年牧养事关教会的前途和社会的见证。所以,麦哲恩博士说:"牧者若不重视青年工作,那是对教会的亏欠,对圣工的失职。"本期每月话题讨论的是"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希望能对各地教会牧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1,(5):38-38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是教会的希望,青年牧养事关教会的前途和社会的见证。所以,麦哲恩博士说:"牧者若不重视青年工作,那是对教会的亏欠,对圣工的失职。"本期每月话题讨论的是"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希望能对各地教会牧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1.
事实证明,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有一个(或几个)好的牧养人。好的教牧同工一定能办好教会。一个建得很好的教堂,若是没有好的牧养人,没有讲台的供应,往往是一个荒凉的教会。用信徒自己的话说:“到那干什么,得不到一点啥”。 牧养工作不仅仅是讲台工作,讲台工作也可以说是集体布道,如主耶稣在山上给众人讲八福,彼得传道使几千人归主等。他们还有更多的个人谈道,如主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道。一个好的教牧同工  相似文献   

12.
在教会漫长的近2000年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属灵伟人,尽管他们已经息下自己的劳苦,离世与主同在,但他们的事迹却广为人们传颂,他们留下的又字著作则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是为世界各地的教会所共享的珍贵属灵遗产。但因条件所限,许多弟兄姊妹目前尚不可能读到这些灵修珍品。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根据美国《灵修日程》(The Upper Room)选录出版的灵修经典名著小丛书,吸收了教会历代伟人名著精华,使我们可以一览历代属灵伟人的风采,进入属灵生命之奥秘与深度。本刊征得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的同意,将在《天风》陆续选载这套小丛书的内容,计划每期能刊登一位先贤的著作精粹,配以生平和背景简介。相信这些文字必能帮助读者更好与神相交,建立更敬虔的灵修生活。  相似文献   

13.
陈顺鹏 《天风》2010,(9):14-15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争取自由、民主和解放进行斗争。今天,我们在谈论教会内部团结的时候,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都清楚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团结合一才能见证教会确实是爱的团契、确实是基督的身体;只有团结,我们才能凝聚力量推进事工发展,兴旺福音。  相似文献   

14.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争取自由、民主和解放进行斗争.今天,我们在谈论教会内部团结的时候,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都清楚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团结合一才能见证教会确实是爱的团契、确实是基督的身体;只有团结,我们才能凝聚力量推进事工发展,兴旺福音.  相似文献   

15.
不是钱的事!     
雪峰 《天风》2013,(4):36-37
谁都知道,教会的复兴并不靠钱,可如果没有钱,很多事工就无法开展,教会的复兴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将事工的滞后全部归结为没钱。事实上,不少教会负责人就是如此,他们将没钱当作事工滞后的托词:教堂环境得不到改善,他们会说“教会没钱”;教牧待遇得不到提高,他们也说“教会没钱”;社会服务得不到推进,他们还说“教会没钱”……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是一个拥有众多青年信徒的教会。青年多起来侍奉,教会就多活力,多希望。教会的圣职人员和每一位爱主的信徒都当爱护青年、造就青年,努力做好青年的工作。 做好青年工作,心中须装着青年。别因为他们灵命幼小,信心波动和血气刚盛就小视或忽略他们,要看到灵魂贵重、教会需要、神的拣选。他们乃主所珍重,是主的小羊,托付我们细心照顾认真喂养的,故此我们心里要揣着他们,教会必须多为青年着想,一切  相似文献   

17.
在教会的历史上,教会的建立是从“自传”开始的因此我说在我国教会的“三自”中,自治和自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自传,并服务于自传——传好和传得更好如果一个教会自治治得很好,自养也不成问题,却是没有传好,严格地讲,它将和社会上其它的社会团体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是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一个教会自传传好了,反过来也会使这个教会的自治和自养完全  相似文献   

18.
坛祭羊 《天风》1994,(2):22-23
广西河池地区教会情形令人担忧,主要困难之一是教牧人员的严重缺乏,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带领信徒的班子;之二是教会自养受当地经济的严重制约。河池教会反映了当今不少地区教会的状况,我们要为他们祷告,求神在艰难中兴起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郭克光 《天风》2008,(1):5-7
如果我们厌烦教会生活,不聚会或少聚会.不爱读圣经.不爱听道,爱听闲话,不愿为主教会作工.那就说明我们还没有翼砸得着神的恩赐作神的儿女,还不是神家重的人--要快快到主这里来,求主怜悯,加恩加力给我们,赐给我们爱主的心,我们也与主同得荣耀,与众圣徒同得奖赏.  相似文献   

20.
<正>用心地训练一个团队,并能对新一代委以重任,才能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侍奉传承系统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与巨变,我们也迎来了中国基督教冬去春来、重新出发的蒙恩岁月,上帝使用这四十年的历程造就装备了一代教牧。他们有机会与中国教会的前辈们一起侍奉,带着不能违背的异象与托付,在中国教会百废待兴的年日里,渐渐成长为新的历史时期中被主使用的一代仆人和使女。如今,改革开放之初蒙召的一代牧者己渐渐步入退休之年,各地教会正面临着复堂之后的第一波教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