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一名称职的政协委员──访全国政协新委员曹圣洁牧师张敏健谈、精干,总是精力充沛地忙碌着。这就是我认识的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曹圣洁牧师。采访精明强干的曹圣洁牧师后,留在我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忙。今年64岁的曹牧师告诉我,2月27日,她从韩国出访回...  相似文献   

2.
林培泉 《天风》2002,(4):38-39
去年三月中旬,郑玉桂牧师、林志华牧师和黄玉官牧师到南京开会,金陵协和神学院的福建籍同学邀请三位牧师座谈。与郑牧师座谈真是毫无拘束,老人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座谈一开始就把同学们的拘束感一扫而空。座谈会上同学们提出不少实际性的困难请郑牧师帮助解决,郑牧师耐心地答应一一解决,并且还答应赠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他  相似文献   

3.
学校里,大家尊敬地唤她“甘老师”。 教会中,信徒亲切地称她“甘牧师”。 尽管,她肩负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职业,但无论是“教师”,还是“牧师”,无论是“育人”,还是“益人”,她都乐此不疲。 连云港市招待所的一间客房里,甘牧师爽朗地与记者交谈。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9)
<正>我最早看见丁光训牧师,是上世纪40年代初期在上海圣彼得堂,那时我是儿童礼拜里的小朋友。他是一个很帅的青年,原是该堂青年团的负责人之一,从圣约翰大学神学院毕业后,被按立为会吏,在堂里讲道。他的妈妈丁李励自(我们后来都称她丁老太太)是虔诚信徒,牧师的女儿,妇女服务团的中坚,经常在家里举行家庭礼拜。我曾听她说,光训从小喜欢学牧师,挂着圣带站在高处为家人讲道。  相似文献   

5.
张效法 《天风》1996,(11):42-43
初春三月的第一天,太阳眯着眼睛柔柔地瞅着大地,我即将结束假期回神学院学习,为了向方牧师告别,我叩开了方牧师的家门。她可能是刚结束早上的灵修,因桌子上还放着圣经和灵修的笔记本。她一看是我,用诧异的口吻问我说:“效法,还没上学?”当我讲明来意后,她慈祥的脸上显出喜乐的神情,笑呵呵地问起我的情况来了。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8,(11)
9月23日下午,省基督教两会、福建神学院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即《三自宣言》)发表48周年。 全国三自副主席、省基协会长、福建神学院院长郑玉桂牧师、省三自主席郑证光长老,以及福建省两会、福建神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一百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郑玉桂牧师主持。 会上,郑牧师满怀激情地回忆  相似文献   

7.
教堂幽默     
<正>篮子干净了每次牧师讲道完毕,总是见到有位老姊妹与牧师握手,并滔滔不绝地称赞牧师的讲道精彩。某主日,这位牧师问她:"还记得我今天讲了什么吗?"她说:"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不记得了。"牧师说:"一句都记不起来吗?这对你可没啥帮助啊!"老姊妹强调说:"不,牧师。看起来我听道好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8.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9.
风雨故人     
悯心 《天风》1995,(2):28-29
四川的成都特别雨多,尤其是在秋天,和秋天连接在一起的常常是潮湿的天气。又一次在这样一个潮湿的秋天里见到周联华牧师的外甥女唐可女士,真有种风雨故人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唐可女士是在1993年的秋天,周联华牧师在四川神学院讲学一个月的那段时间,她被邀请到四川音乐学院来演奏钢琴。当然,她也就到了四川神学院。于是,在细雨缠绵的秋天,唐可女士出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们到海安教堂负责主日讲道的时候,她总是腼腆地对我们说:“牧师,请为我代祷!” 她是谁呢?她就是驰名中外的传奇人物潘秀红姊蛛。她名气已很大,业务也很忙,但她仍旧保持基督徒的本色,主日参加礼拜几乎不脱,还常谦卑地要求牧师为她代祷,这实在难能可贵,实在令人高兴。  相似文献   

11.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12.
礼拜天崇拜结束时,牧师告诉弟兄姊妹一个消息:有一位弟兄年仅8岁的儿子身患重病,需要及时治疗。但他需要的医药费是一个普通收入的家庭绝对无法承受的。牧师盼望弟兄姊妹们爱心奉献,并且决定将这一个星期的奉献款作为捐助这位小男孩的第一次捐款。我看到当牧师讲这件事时,弟兄姊妹都在很认真地听。并且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13.
郑金灿 《天风》2013,2(2):36-37
与郑玉桂牧师相识三十载,他给我留下的印象美好而隽永,给我的榜样力量巨大而深远,借此略举一二,作为对他辞世两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教堂幽默     
《天风》2019,(12)
<正>名字一次洗礼时,牧师按次序为人施洗。临到一个年轻姊妹时,牧师忽然忘记了姊妹的名字,想来想去记不起来,就悄悄问站在一旁的助手。助手指了指说:"口袋、口袋。"牧师便高声说:"口袋姊妹!我奉主的名,为你施洗。阿们。"从教堂出来,那姊妹找到牧师说:"牧师,我不叫口袋。我的名字条在我口袋里!"  相似文献   

15.
国内新闻     
福建省基督教“两会”庆祝郑玉桂牧师九秩华诞9月26日,福建省基督教两会在福州举行座谈会,祝贺中国基督教咨议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会名誉主席、福建省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福建神学院院长郑玉桂牧师90寿辰。省政府副省长王美香、省政协副主席邹哲开向郑玉桂  相似文献   

16.
汪维藩 《天风》2010,(3):58-59
(四十七)讲说各样的奥秘我初次被圣灵充满并说方言,是在1951年初,杨绍唐牧师带领的灵工团里。杨牧师自己喜欢一个人默想,在鼓楼二条巷一个小院子里,经常来回漫步,轻声哼着赞美诗,  相似文献   

17.
陈丰盛 《天风》2014,(3):22-23
<正>两位可爱与可敬的长辈,彼此间相敬如宾,举手投足间尽显默契……姚民权牧师与师母吴亦侬老师曾经执教于华东神学院。姚牧师的《新约神学》课程,将深邃的新约神学讲解得浅显易懂,让我获益匪浅。虽没有听过吴老师的课,但在与她的相处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令我肃然起敬……从1998年入学华东神学院到毕业后至今,16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去过姚牧师家多少次。但我记得每次去他家,总是给我一种被爱、被接纳的感觉。每次去他家之前,我总会打电话,吴老师总会说:"我们欢迎你来!"从2002年开始,我跟姚牧师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当时,我写了第一篇比较长的论文,是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写完之后,我交给姚牧师,请他指教。姚牧师仔细地读了我的文章,并很认真  相似文献   

18.
杨永纯 《天风》2022,(2):52-53
一天,有位姊妹问我:"牧师,我可以和上帝吵架吗?"由于我对她比较熟悉,也知道她那时的艰难处境,能够明白她这个问题背后想要问的是什么.她不是在问闲来无事可不可以与上帝"吵架"找茬,也不是在问找上帝"吵架"会不会是一种亵渎与不敬,更不是在问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可不可以有"与上帝吵架"的念头;而是在问,当我们面对人生中各种各...  相似文献   

19.
黄丹皓 《天风》2008,(22):13-13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一个小女孩站在一所非常狭小的教会门外哭泣,因为教会的人多,她被挤了出来。教会的牧师看见后问她为什么哭,她带着眼泪说:“我今天没法上主日学了!”牧师看着这个衣衫褴褛、仪容也不整洁的小女孩,心中大概了解了个中原因,便拉着她的手,领她进入主日学的课室,好不容易才为她找了个座位,使她与大家一起上课。  相似文献   

20.
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年逾古稀,但神采奕奕、谈吐机敏的长者,轻风明月般的优雅,阳光雨露般的慈祥。她,就是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教会里的儿童琴师 1931年春天,曹圣洁牧师出生于上海里弄中一个极普通的家庭。曹牧师的养母是一位善良的基督教徒,外婆也是极其虔诚的基督徒。曹牧师从小就生活在基督教气氛很浓的家庭,5岁就成了福音故事的小讲员。由于年龄小,连话筒都够不着,只好站在凳子上讲。一个5岁的孩子能够把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毫不走样地讲出来,这需要努力;而要讲得让人爱听,就需要天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