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广辉 《天风》2007,(5):13
他在隐藏生活中,祷告是他唯一能做的……三年的时间,上帝将他造就成为一名祷告的勇士。当一个侍奉神的人学会了如何与神亲近,那么他的侍奉就像以利亚的侍奉那样是蒙神看顾的,也是蒙神纪念的。  相似文献   

2.
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照着耶和华的吩咐离开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筑坛献祭(创12:7、8,13:4、18)。亚伯拉罕当时的祭坛,可称是家庭的祭坛,用现代的话说,亚伯拉罕当时每到一处都要举行家庭礼拜。家庭礼拜也是教会一贯的传统(指家庭成员在一起的礼拜),目前也为世界各地教会所倡导,家庭礼拜到底有何意义呢?对信徒有何益处呢?  相似文献   

3.
郭文文 《天风》2006,(9):38-39
蒙神的拣选和恩典.靠主耶稣基督钉十字架的宝血和大爱,成为神的儿女,也成为神手中的器皿。不管今天的我们的作用是大是小.也不管在这个世间有何作为.都请别忘了这不是你我的功劳.而是神的恩典在我们身上。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6,(1)
正"生"的孩子不是交给老人,不是交给电视与网络,更不是推给学校与社会,而是要倾尽父母之责,用时间暗伴,用爱接纳与守护,以榜样影响生命。生,承受神的赐福《诗篇》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蒙神赐福的家庭:"你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诗128:3-4)我们中国文化对于美满家庭的理解也是儿孙满  相似文献   

5.
潘国芬 《天风》2007,(15):40-41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或许你正面临着学历压力、职场竞争、情感纠纷……而无法把握自己、迷失自己,那么,请把你的心扉畅开,是的,你已够累,让心找一个地方休憩,让一位神——耶稣来作你生命的主宰,他将给你带来平安、喜乐和满足……  相似文献   

6.
王志军  洪英 《天风》2006,(7):21
人们常说:“平安是金、健康是福”。但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还应加上一条, 那就是“同心是金”。人人都知道“同心”的家庭是最幸福美满的,教会就如同是信徒们的家,同心的教会才会蒙神喜悦,蒙神祝福,才能发展兴旺。  相似文献   

7.
<正>真是感谢神的恩典,我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不久前的一天,正写作时,手机铃声响起。接通电话,手机里一个满带喜悦的声音告诉我:"张长老,感谢神,我是河西的王姊妹,早就想告诉你,蒙神的恩典,我现在不再贫困了,有许多人关心我,我也过上好日子了。"来电者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北段村的王姊妹。听着她的话,我也满心喜悦,四年前的一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宁望 《天风》2007,(20):12-14
愿神怜悯我们,能像耶利米那样做一个忠心的仆人,……使教会在社会上有美好的见证。经文:耶1:4—10,20:9,17:16耶利米在犹大国拜偶像、犯罪,将要亡国被掳的时代中蒙召作先知。他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神对他的拣选也是特殊的。但在蒙神选召的原则方面,耶利米的蒙召仍是今天我们所当明白的,也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6)
<正>礼拜是上帝对人的神圣邀请,是上帝与人的美好团契,礼拜是教会极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也是基督徒灵命成长的重要途径。众圣徒在礼拜中领受神的圣言,享受神的临格,神得荣耀,人得圣化。故此,"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你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因为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参诗122∶1;传5∶1;来10:25)。  相似文献   

10.
倪光道 《天风》2004,(5):8-9
经文:诗 139:1-4 这是大卫的诗。诗人以他亲身的经历见证神的无所不知,谈了三点深刻的体会:(1)“神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2)“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3)“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换言之,神的无所不知有三个具体表现:远知人的意念,深知人的行为,全知人的言语。这三个“知”,既是对神的正确认识,又是对自己的清楚认识。只有不断地认识神和认识自己,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合神心意,蒙神喜悦,  相似文献   

11.
计文 《天风》2014,(5):1-1
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是不是受了海外或者国内娱乐文化的影响,一些教会在礼拜或聚会时渐渐流行“把掌声献给神”。每当情到深处,主礼人或讲员就会动情地呼召:“来,让我们用掌声将荣耀归给神!”接着,噼里啪啦的掌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2.
信生 《天风》2007,(24):30-31
神创造宇宙万有和其中的物质规律,神启示圣经和其中的属灵规律。我们要按照神所命定的属灵规律,就是圣经原则来生活和事奉,才能蒙神所悦纳,其中有关恩赐的圣经原则,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陈信 《天风》1998,(12)
在一个主日礼拜后,义工陈弟兄讲道后透露了一个秘密,说:“我已有了老伴……”这在信徒中掀起了风波,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讥笑,有的反对,有的赞同,也有的姊妹结伴赶到陈弟兄家,指着他的脸责问他:“你知道吗,主为什么要把你妻子提前接去?因为神要重用你。”陈弟兄听了这话,心如刀割!与他相处40多年的妻子离世已有3年,3年来,陈弟兄本不想再婚,但自己已是将近古稀之年,虽心扑在教会的事工上,但回家后还得自己料理一切家务。一个人在家  相似文献   

14.
牧场感怀     
吴正银 《天风》1995,(11):24-25
蒙神选召走上事奉神的道路,经过若干年的神学训练,带着憧憬和设想走向牧场。几年来在主面前的事奉感觉颇多,总之,有成功,也有失败。  相似文献   

15.
虔诚人     
紫晶 《天风》2019,(11)
<正>哥尼流定睛看他,惊怕说:"主啊,什么事呢?"天使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徒10:4)什么样的人是虔诚人?虔诚人有哪些表现呢?他是个虔诚人。他的祷告和他的周济,达到上帝面前蒙神记念。祷告是人与神之间的事,周济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一个是灵性生活,一个是社会生活,兼而有之,是为虔诚。这样的人是虔诚人。圣经中有一个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彭圣佣 《天风》1994,(5):36-37
约翰福音4:20—24节,是主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讲论礼拜的事。在此我想谈谈对礼拜、聚会的程序和礼文的看法。 礼拜要不要有程序与礼文? 有人想,礼拜“要用心灵和诚实”,就不要程序和礼文了。况且保罗说过“在乎灵不在乎仪文”,所以就不要什么程序仪文了。犹太教的繁文缛礼我们要弃绝,但礼拜是敬拜神,敬拜神就一定要存敬畏的心和诚实的态度。敬拜神是杂乱无章好呢,还是有条不紊好呢?是随随便便、毫无规矩好呢,还是态度端庄严肃好呢?“  相似文献   

17.
吴恩平 《天风》2005,(5):12-13
经文:诗41:1-3主的仆人大卫,被圣灵感动说出一段非常感人而欢欣鼓舞的话:"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这段经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眷顾贫穷的人,他的福气是何等的大,也是何等的多;他的人生是何等的有价值、有意义。因为你对贫穷人的眷顾,神在天上必然留心察看,并且给你特别的记念和意外的报答。神要搭救你,保全你,使你在地上享福,又作你在病患中的贴心医生和亲切的护士。我们的行事为人要蒙神喜悦,就应当成为一个善于眷顾贫穷的人。  相似文献   

18.
周永健 《天风》2008,(18):39-39
问:信主的人蒙神眷爱赐福,其一生是否平安无事?他所做的必然顺利亨通?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什么有些人事事顺利,有些人却困难重重?神是否偏待人呢?  相似文献   

19.
教会是谁的?     
教会是指蒙神呼召,靠着耶稣的宝血成为圣洁,以及在各处求告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一帮人(参林前1:2)。经上还记着说,教会是神的家(提前3:15),圣灵的殿(林前3:16—17),基督的身体(弗1:23),基督的新妇(林后11:2)。由此看来,真正的教会一  相似文献   

20.
劝同道戒烟     
苏恩 《天风》1999,(10)
我耳闻目睹一些堂点同道们,在礼拜散会时,好像香烟比赛,你红塔山他阿诗玛、云烟等,互相赠烟,来不及抽的,耳朵两边夹上几根。他们还拿经文来谅解自己,说入口不污秽人,出口的才能污秽人;还自言自语说,在礼拜时不抽,散会路上家里抽;在社会交际中,没有烟来做媒介,怎么行。请问这样解释对不对呢?我认为圣经上虽然没有记载吸烟是犯罪,但我们作为神的儿女、神的工人,应该要过圣洁生活,要晓得主耶稣为我们流血舍命,将我们买回来,从罪恶的泥坑中,人群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