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皓生 《天风》2018,(10):49-51
朴学林,一位出生于吉林延边的朝鲜族弟兄,坚持用他的作曲恩赐默默服侍延边农村教会,与两百余位诗班同工在祖国边疆的教会,奏响了少数民族颂赞上主的中国乐章。在同工的引荐下,笔者有幸采访了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合唱协会理事朴学林弟兄。赞美诗使我与信仰相遇朴学林弟兄是煤矿工人的儿子,19岁那年,他承袭早逝父亲的遗业,成为一名煤矿工人。  相似文献   

2.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3.
向宇 《天风》2004,(11):45-45
山东青岛崂山区南北岭教会信徒陆正森弟兄自幼因脑膜炎后遗症而右腿残障,尽管如此,他每天仍拄着拐棍往返3趟到700米远的邻舍孙德利家,帮助瘫痪在床的孙德利做饭、洗衣、接屎、接尿,照顾他整整8年,风雨无阻,此事在青岛南北岭教会传为美谈。 有弟兄姊妹问起陆弟兄自己生活都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去照顾别人时,陆弟兄充满感恩的心说:"主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我虽然残障,但也要做点荣神益人的事,是主耶稣给我力量去服务别人的。"  相似文献   

4.
王雪芬 《天风》2002,(7):46-46
我们教会唱诗班里有一位70岁的老姊妹,因为心中充满爱,为人善良,所以她的外貌比实际年龄轻许多。她个子不高,较为瘦小,但她说话行事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你感受到来自神的喜乐和神赐的无穷力量。在平时,诗班的弟兄姊妹(即使是年长于她的)都亲热地称呼她为李阿姨。“李阿姨”这一声称呼,包含了弟兄姊妹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我参加诗班事奉的时间不长,再加上我生性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对诗班里的弟兄姊妹及李阿姨知之甚少。然而在过年前夕,我得了一场大病,导致两腿不能行走。弟兄姊妹得知后,纷纷揣着一颗爱人爱神的心来探望我,并恳切地为我  相似文献   

5.
刘必元 《天风》1996,(9):37-38
安徽和县小胡教会义工讲道员王群和弟兄,以自己的好行为见证主的救恩,赢得当地众信徒的称赞。 王弟兄接受神的救恩已有29个春秋(61岁),他和爱人杨姊妹除了农忙在家生产外,农闲时间便在周围一带传讲天国福音。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这个教会。1995年春,在他和教会其他几位同工的带领下,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将原来的四间平房。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贫困地区教会急需大家伸手帮扶,我于去年写成一文,刊于98年12期《天风>上(即《谁来关心贫困地区教会?》),许多弟兄姊妹读到此文后,深有同感,有好几位与我写信交通,内容令人感动,愿写出以供分享。 青岛市李沧区81岁的老姊妹李赎洁,她曾在当地发动扶贫活动,每月每人捐助5元,特殊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8)
正在微信里看到过一个视频,是一些摄影爱好者拍摄天空中雁群经过的场景,讲解中提到一只领头雁将这一个庞大的雁群从西伯利亚带出来,往南方迁徙。笔者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想到教会的负责同工、牧者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教会弟兄姊妹的"领头羊"。主耶稣在讲羊圈的比喻(参约10:1-11)时,提到他自己是牧人,他认识自己的羊,  相似文献   

8.
    
这一场景在礼拜堂是很多的,当这位弟兄把自己的医学知识用在教会服务中时,他的内心充满喜乐和平安。实际上,圣经上讲得真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都造就人。  相似文献   

9.
陶廷来 《天风》2001,(8):28
笔者所在的教会里有一名45岁的残疾人,4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而失去行走能力。至今独身一人,全靠近90岁的双亲眷养,生活十分艰苦,三口人只靠父亲退休金和他平时干点修鞋生意来支撑。他叫李加钍,由于长时间不能走动,身上多病重发,一年数不过来的大病小病使得他筋疲力尽了。随着年龄增长和父母力不从心,今后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为不拖累家人,多次想以死了之,正在走投无路、望空兴叹之时接受了福音。从那开始李弟兄像变了一个,人,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0.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1.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长乐市潭头镇大宏教会的负责人——李宝松弟兄,他原是福州市亭江人,从小随父母在长乐长大,后来在这里安家。妻子岳母是基督徒,他是在这里信了主,并奉献身心给主用。 他蒙恩信主是在1974年,虽然那时教会关门,但基督的大爱势不可挡,他表哥的蒙恩见证深深地吸引了他,在表哥怀着主的  相似文献   

13.
谨防假弟兄     
最近几年以来,我们教会陆续遇到多起冒主内弟兄之名行骗的事,今将行骗种种详记于后,以防主内弟兄姊妹受骗,爱心被利用。 前年有一老者,年约65岁,一腿微跛,操河南、安徽一带口音,谎称其女被人拐骗,不得不外出寻找,在他要求为其代祷的同时,自己也“很有祷告恩赐”,其后他说明为寻找其女,已倾家荡产,现已无回家的路费,请求为其捐助,其可怜之相,着实令一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11)
正牧者在神的救恩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当弟兄姊妹说:"牧师,我是你的粉丝!"或说:"牧师,是你牧养了我。"我们是否会因此沾沾自喜?是否会忘乎所以?或者,我们每天尽心服侍,却仍然有弟兄姊妹批评、指责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失去服侍的动力,从而怀疑自己的蒙召?保罗一方面被哥林多教会尊为四派之一,另一方面却被哥林多教会其他派别质疑与否定,然而他并不因此改变自己服侍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王建永 《天风》1996,(5):16-16
朱潘泉弟兄,今年约60岁,赤岸镇溪西村人。他从娘胎出来,两眼不见天和地,可他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在当地教会中人人皆知。 朱弟兄20岁就信主,30多年如一日,一心跟随主,按照圣经办事。那时许多“好心人”劝他学点“  相似文献   

16.
董存义 《天风》1995,(4):21-21
汪占一老弟兄是呼和浩特教会归主多年的信徒。他有唱诗的恩赐,他的嗓音圆润、吐字清晰。同样的一首赞美诗,经他唱便使弟兄姊妹很受感动。他说:“唱诗不但发音要符合曲谱。  相似文献   

17.
吴保罗 《天风》2017,(10):35-36
前段时间,有位弟兄跟我说,他所在聚会点负责人开办了一个查经班,一共十几个课时,查考旧约某卷。但负责人却要向参加的弟兄姊妹收费。他感到非常不解,为何参加教会查经还要收费呢?其实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信徒,每当教会举办培训班需要收费时,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18.
一年的紧张学习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同学们告别了神学院,返回自己的牧场。一年圣山上的造就对我来说虽然感到不足,但是由于教会的需要,我不得不回到自己的牧场。 我的教会位于县城中心,大多数信徒来自于农村。再加上我县教会从开堂一直到现在都是义工传道,我每次讲道时,弟兄姊妹一个个听得非常专心,他们是那么渴慕神的话,正如“鹿渴慕溪水”一样。礼拜散了,他们仍然舍不得离  相似文献   

19.
张远来 《天风》2004,(3):15-15
耶稣基督福音所到的地方,改变了多少人的生命,给绝望者信心,给浪子以新生;给迷途的旅客指引方向;给堕落的人重生的力量……本文所记叙一位弟兄孙以权就曾经痴迷于“法轮功”导致家破人亡。最后被耶稣的圣爱,教会信徒的爱心所召唤,成为神的儿女,使他重获新生。那个破碎的家庭也在基督里得到完全的更新。孙弟兄前几天在我们教会里接受了洗礼,本文正是他在洗礼时给我们的见  相似文献   

20.
新月 《天风》1995,(3):24-25
我曾经结识过一位弟兄,他的经历是一个美好的见证,让我永不能忘怀。一闭上眼睛,他就浮现在我面前,让我激动不已。 去年八月的一天,我和一位弟兄到沂蒙山区的一个乡村教会去讲道。礼拜结束后,一位老大娘建议我去看望一位弟兄,我同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