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人们都在谈论“信息革命”,但是,信息究竟是什么,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作者不同意把信息当作一切事物都具有的普遍属性,当作信源物质的组织性、有序性的表征。他认为,这类定义只能阻碍对信息本质的认识。为了加深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和研究,作者分析了信息运动的三个显著特征——目的性、系统性、动态性。他认为,信息只是一类特殊事物——信息系统的特殊运动和联系方式,信息的基本功能就是能消除信宿关于信源的不确定性。现发表此文,以期引起哲学工作者、特别是自然辩证法工作者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论“对号入座”与“经验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对号入座”与“经验再现”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273300)华逢涛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730000)姜兆侯一、“对号入座”诊断模式思维过程可以是向未知领域拓进的过程,也可以是向已知领域内重复认识过程。“对号入座”诊断模式是信源输出信息与医生大脑中的...  相似文献   

3.
李提出的关于“一两”问题的思维模式 ,是吸收朱熹“一而二、二而一”的观点 ,在其理本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文从太极与阴阳、理与气、性与情、知与行的相互关系等方面 ,对李“分而为二”、“合而为一”的思维方式作了初步论述 ,揭示了李哲学的理本论特征 ,及其对韩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跨通道信源检测错觉的特点。实验中将简单、无关且易产生视觉和听觉想像的事件随机以看、听、想像看和想像听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方式让被试感受 ,2天后以视检测、听检测和全检测三种方式判断信源 ,结果均发现跨通道信源检测错觉 ,且信源判断受检测方式影响 ,知觉信息在源检测中具有更大的抗干扰性。研究结果支持信源检测理论。本文最后讨论了信源检测错觉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打开矛盾《子夜》,就会看到一位封建遗老整日捧着本书念诵不已,到死也不放手,这就是道教劝善书的一种——《太上感应篇》。(以下简称《感应篇》) 《感应篇》的作者至今是个疑案。《宋史·艺文志》收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认定李昌龄是作者。《道藏》太清部有《太上感应篇》三十卷,然称:“李昌龄传,郑清之赞”,意即李昌龄只是传《太上感应篇》者,并非作者。这就和《宋志》有了出入。《续百川学海》录有“《乐善录》一卷,(宋)李昌龄撰。”看来这位和《感应篇》有关的李昌龄还著有其它类似的劝善书。但宋代叫李昌龄的有几个,到底哪个是作者,各说不一。清代给  相似文献   

6.
李浩然 《世界哲学》2023,(1):114-123
杨时与程颐关于《西铭》的讨论在经过“体”与“用”、“理一”与“分殊”两层概念诠释上的演进之后,最终指向了何以在道德普遍性中实现差等这一问题。儒学东传之后,此问题得到了东亚儒者的关注与回应。韩国儒者李退溪把《西铭》视为“求仁”之学,并提出“求仁”的实践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差等关系中展开,并由此形成了“亲切求仁”的主张。日本儒者山崎闇斋受容了李退溪的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求仁”过程中发挥道德主体自觉的重要性,提出“仁之意思滋味”只能在“亲切处”得以体认的看法。在李退溪和山崎闇斋的这种回应下,东亚儒学之主体性亦随之凝塑。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道家、道教、儒学的《周易》思想同源这一观点出发,结合朱熹的《河图》《洛书》观,比较全面地阐发了朝鲜李朝时期的“朱子学”大师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作者在文中指出,李退溪的《河图》《洛书》观,虽然直接来源于朱熹的《易学启蒙》等著作,但亦受北宋初年道教大师陈抟《龙图序》的影响。退溪的易学思想同道教的《河图》《洛书》观有密切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8.
李退溪是朝鲜性理学之巨擘,其学以朱子学为宗。他曾撰文严厉批评王阳明。在李退溪与奇高峰关于“四端七情”的辩论中,双方均援引朱子的文献作为论据,且自认为忠于朱子的观点。然究其实,李退溪对孟子“四端”说的诠释预设了一套与朱子性理学系统不同的义理架构,虽然合乎孟子的文本,但却脱离了朱子的基本立场。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理”能否活动?在朱子的性理学中,理是气之所以然,只存有而不活动。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证明:李退溪在诠释朱子的理气论时有意无意地赋予理一种活动性,而逸出了朱子性理学的架构。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第二十回有一王熙凤劝架的情节,大意是: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仗着自己曾把宝玉奶大,倚老卖老,以“袭人见她来了仍大模大样坐在床上不予理睬”为借口,对袭人大搞“人身攻击”,说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话。袭人开始只以为李嬷嬷是为她躺着生气,少不得分辨说“病了,才出汗,蒙着头,原没看见你老人家”等语,后来又听到她胡言乱语,不由得又愧又委屈,禁不住哭起来。作为旁观者,宝玉碍于奶娘的面子不好怎样,少不得替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语,又说:“你不信,只管问别的丫头们。”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李嬷嬷听了更加恼火,干脆连着…  相似文献   

10.
郑证光 《天风》1995,(6):20-23
从李常受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的所谓“新亮光”,最主要的一点是“那灵”的问题,可称之为“唯灵论”。因为李借“那灵”立论,大做文章创造新约圣经没有的“包罗万有的灵”(《操练敬虔》第14页)。 我们知道新约圣经的“那灵”,(即在“灵”字前面加指定词)就是指圣灵。而李却说:“  相似文献   

11.
檀晶 《管子学刊》2000,(3):85-85
余秋雨在《绝境的地图 .序》中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多数是熟路 ,少数是生路。但所谓生路也往往是就自己而言的 ,对别人也许早已是一条熟路。鼓起勇气寻找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 ,一步步走去 ,这种机遇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难得。”读罢李善奎先生的《中国诗歌文化》一书 ,更加深了对这番话的理解与体悟。在中国诗歌研究相对趋于平淡的情况下 ,作者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出发 ,对中国诗歌进行研究 ,其所做的大胆尝试 ,不可不谓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此书讨论中国诗歌中所包蕴的文化内涵 ,即“诗歌文化现象”,可谓匠心独运 …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的羡慕中,有一个可以训练的,那就是机智。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说明代的文学家解缙做了尚书的女婿,却也遇到了大祸:皇帝限期要他的老丈人进贡公鸡蛋。显然这是刁难。解缙劝岳父别着急,自己进京去了。到了殿上,皇帝问他是谁,解缙说:“我是李尚书的女婿,叫解缙。”“你岳父怎敢不来?”“我岳父正坐月子。”“大胆!男人怎么生孩子?”“您能让公鸡生蛋,李尚书一惊一急,就坐了月子。”皇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了。 我们讲这个阿凡提式的故事,是想引出一门学科的原理:如何解不相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总 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管子研究·论法家先驱者管仲的出现徐喜辰强权政治家管仲宣兆琦管仲学派伦理思想的特色及其成因 陈升《管子》书作者〔台湾〕徐汉昌《管子》“乘马”释义李学勤《乘马》篇考证李曦谈《管子·八观》有感夏普论《管子》的重数思想周瀚光《管子》的军事思想初探哀德金论《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 曹旭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李存山《轻重》篇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周乾滞《管子》的本末观胡显中“相地而衰征”考辨李衡梅《管子》人才思想笔谈李德明 宋锦秀张雅琴《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探…  相似文献   

14.
《道藏》七部分类法的源流,是道教史研究中一个悬疑已久的问题。几年前,我与李养正先生曾合作小考《玉纬七部经书目》的作者,当时推测《玉纬》的作者是南梁道士孟智周,孟智周之学有所家宗于孟景翼。孟景翼首创七部分类法,但不是《玉纬》的作者。又根据唐初青溪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中论述“三洞义”、“七部义”常据引《玉纬》、《玉纬经》及“孟法师云”,而引述《玉纬》又常谓“《玉纬》引《正一经》”云云,推测《玉纬》的七部法乃据《正一经》,《正一经》的纂集者则是曾造作《正一论》的孟景翼。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些看法。但由于考论《玉纬七部经书目》作者时,忽略了所依据的主要资料《道教义论》别有其资料来源,所以有些问题未能澄清。今按,《道教义枢》是《玄门大义》的  相似文献   

15.
李白道教活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响颇浓的诗人。司马承祯赞其“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滴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滴仙子》一诗,诗题远以“滴仙子’称之,诗中又有“滴仙游梁园”之句。杜甫《钦中八仙歌泻其“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又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滴仙人。”崔成甫《赠李十二》亦云:“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称李白为“诗仙“、“酒仙”、“谪仙人”等,这些称谓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与:“仙”联起来。李白对他人给予自己的美誉深以为然,其《留别西河刘少…  相似文献   

16.
论高峰、退溪“四端”“七情”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朝著名学者奇高峰曾就“四端”、“七情”能否分属理气,与李退溪展开辩论。从1558年高峰首见《天命图》,对退溪手订“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提出批评,至1566年李退溪在《与高峰书》中认为二人“始参差而异序,卒烂漫而同归”,论辩历时八载,成为朝鲜儒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朱子学内部的一场争论,思辨性很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二人都声言自己是对纪儒思想的阐释和继承,而真正坚持朱子正统观点的是奇高峰,李退溪则对朱子性理学做了重大修改。所以论辩过程中高峰文理谨严直壮,话难迭掷;退溪上下迂曲…  相似文献   

17.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市城西二华里,初建于东汉,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494——498年)年间,益州刺史刘季连迁“望帝祠”于郫县,改祀李冰于此,命名为“崇德庙”。另有名称甚多,如:“江渎庙”、“李公庙”、“王庙”、“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蜀典》称“川主庙”,《录异记》称“显英王庙”,《舆地广记》称“广济王庙”,《灌县乡土记》称“二王宫”。乾隆《灌县志》称“二郎庙”。因宋太祖诏修崇德庙时,就已扩大了庙基,并增塑了李二郎的神像。自五代王建据蜀后(901——918年),因李冰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他的《人的人性》(《The Humanityof Man》)一书的第一章。该章共分五节。在第一节里,作者对人道主义下了如下的定义:“人道主义是由自然人和他的超越的可能性所构成的一种二重性,”“人道主义…是把人加以理想化的一种行为准则、文化运动或教育纲领,”“人道主义把人看作值得赞美的对象”等等。作者避而不谈人道主义所“理想化”了的人究竟有怎样的阶级属性。培里不是把人理想化了,而是把人抽象化了,抽象为一种没有阶级内容的超阶级的虚构。这样就掩盖了人道主义这一资产阶级思潮的阶级实质。在这一节里,作者又说,“当代的人道主义……在颇大程度上是作为对其他某些思想的抗议而发展起来的。”作者所列举的几种思想之一是:“共产主义的泛滥促进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这就一语暴露了人道主义的反动本质:所谓当代的人道主义,也就是反对无神论、反对唯物主义的反共主义。同时培里又特别抬出了“自由”的幌子作为反共主义的“武器”。他说什么“人的什么东西被认为是值得赞美的?……人所特有的尊严乃在于他的鉴识自由的能力。”在第二节里,作者鉴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威望,极力强调人道主义与自然科学、与科学的决定论相一致,以避免人道主义因反对自然科学而被削弱。作者又说,“我们……生活在变化、行动、暴力和混乱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设计一种全人类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敌对的信仰被允许在和平竞赛中。……证明自己是真理。”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想通过所谓“全人类的”“和平竞赛”来达到反对共产主义、巩固帝国主义制度的目的。在第兰节中,作者论到人道主义与技术的关系。他说“反对或低估技术,会使人道主义注定成为废物。”他吹嘘人道主义“就像它适合于原始动力的时代那样,它也适合于核子能的时代。”在第四节中,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与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只要不把道德同禁欲主义等同起来,“把道德设想为对欲望加以组织以去掉冲突而代之以合作”,把道德理解为“不反对欲望本身而只是反对欲望的放纵”,那么“人道主义与道德之间的对立就不再有任何根据了。”总之,作者极力要把人道主义与道德说成一致来为人道主义吹嘘和辩护。在本文的最后一节里,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以及与宗教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管仲与李觏均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主张以“循公而不私”、“义利并行”为价值原则.倡导富国富民之社会功利;管仲开社会功利思想之先河·佐桓公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李觏则始倡有宋一代之功利主义思潮。推进社会变革,“匡国济民”,成为“北宋的一个大思想家”,两人思想影响深远。通过对管仲与李觏功利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出功利主义思想的历史联系及社会作用,于今天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韩玉洁 《美与时代》2003,(11):82-83
“婚恋母题”是文学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直到今天,在中国它依然是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正面临着许多爱情和婚姻的困境:婚外恋、包二奶、养小蜜现象等等。著名女作家霍达的《未穿的红嫁衣》,即是对婚恋问题进行探讨的一部成功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述了一位从政的知识分子李言,与其女儿的班主任郁琅之间的婚外恋情,将爱情的纠纷交融于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当代人物的群像。本文主要针对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与传统伦理文化的关系作一些分析与探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郁琅是作者比较偏爱的一个人物。她知书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