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承 《现代哲学》2013,(1):101-106
“愉悦”作为一种在世情绪,对于成就自我、成全他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语》首章展现了“愉悦”在人生各种场域中的可能性.从《论语》首章可以看出,保持“说”、“乐”或是“不愠”的情绪,对于人们在探索世界、发掘心灵、应对朋友或者遭遇误解时始终凸显仁者气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情绪智商——非逻辑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兴起的“右脑革命”是一个有着充分科学根据的新课题.它使人们对自身智力的看法从左脑唯我独尊中解放出来,日益认识到诸如无意识心理、情绪直觉、灵感顿悟、意会、想象都是右脑的功能体现,是一种对于创造性活动至关重要的非语言——非逻辑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一、情景激励与随机升华效应。人的情绪不是垣常而是随机多变的。人们具有了关于某种道德要求的认识,但未必能甘心情愿地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同样,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中,就更需要有真挚热烈的感情。否则就不能自觉去履行义务。因情景的激励造成人的强烈的道德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4.
依照心理学家伊利斯的“情绪困扰ABC”理论观察。人的情绪或心理困扰大部分是源于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要是一个人学会并扩大利用自身理性思考,真正减少非理性思考,则大部会的心理或情绪困扰都可得到顺利解除。而心理学家霍克的“快乐感受ABC”理论推断,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  相似文献   

5.
喜欢是人们对外界所产生的一种乐意于亲近和迷恋的感觉,能够有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喜欢是一种情绪,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我们会有使不会的劲儿,而对于不喜欢而又需要去做的事情,我们会变得颓废无聊。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  相似文献   

6.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每个人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7.
“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心情愉悦时,人的面容、气色也是非常美丽的。因此,舒心顺气是美容的“保鲜激素”。相反,当人们忧虑、烦恼、悲戚时,就会出现愁眉苦脸、憔悴沮丧。这说明好心境能带来美丽、坏情绪会损害容颜。 情绪“滑坡”,“毛病”就多 小璐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因考落榜而情绪滑坡,觉得前途渺茫而郁郁寡欢。一月来食欲减退,夜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在不开心时,得到的劝慰大多是“笑一笑”。很少有人劝其“哭一哭”。哭在人们的脑海中被定格为一种对身体有害的情绪反应。然而新近科学家们的实验与研究却给了我们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哭对缓解情绪压力是有益的。 心理学家克皮尔调查了137人,并将他们分为健康组和患病  相似文献   

9.
一、现行“情感”定义有重新探讨的必要现在国内外流行的情感定义,基本上有如下三种:第一,“所谓感情或情绪就是人对其所认识与处理一切的体验”。第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第三,“情感是人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对情感过程中机体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感知。它虽然对后继的  相似文献   

10.
情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愉快情绪,如希望、快乐、恬静等;另一种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不愉快情绪,如焦急、抑郁、愤怒、恐惧、沮丧、悲伤、痛苦、紧张等。我们把后者叫作负性情绪。愉快情绪是美容的“化妆品”、“保鲜激素”,而负性情绪则容易使人早衰,损害容颜。现实生活中,因负性情绪影响健康、肤色和容颜的例子不胜枚举。张晓本在一家国企工作,后来下岗。家中母亲年迈,父亲偏瘫,妻子又是无业人员。下岗的恐惧以及家庭经济重负,使其原本红润的肌肤黯然失色,皮肤枯黄,面部色素沉着。时仅半年,容颜已判若两人。陈强脾气暴躁,…  相似文献   

11.
所谓择业中的“心病”,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的折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大学生在择业中常见的心病有以下四种: 1、就业焦虑症 (1)主要症状: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即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人们解放思想。释放、挖掘、发挥人的潜力的工作。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所以出现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人”的研究不够,未能洞察人的情绪,未能把握人的心态,未能科学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因  相似文献   

13.
伪装情绪是指在情绪交互的过程中, 人们展现实际不存在的积极或消极情绪, 放大亦或是压抑原本的情绪。伪装情绪是一种策略选择的结果, 表现者所展现的情绪在当下可能并未发生, 但却能在某种程度上令人信服。目前关于伪装情绪的研究比较分散, 对于伪装情绪人际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还存在着一定争议。现有文献多从博弈过程、亲社会行为情境、组织情境和领导效果四个方面对伪装情绪的人际效应进行探讨, 其中相关的机制包括情绪接受者的情感反应及“以己度人”的内心过程。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情绪接受者、群体伪装、伪装情绪效价、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文化等方面, 对伪装情绪展开深入系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我的感觉来说,“面子”是人生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成语“嗟来之食”说的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食“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吃而死。由此可见即使是...  相似文献   

15.
快乐,人的思想处于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乐观的人常常热情洋溢、精力充沛,且人缘极佳。人们也常把快乐与健康相联:在二千多年前,所罗门就曾说过:“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西方也流传着“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谚语、因此,人们常把祝你快乐作为一种美好的祝愿送给亲朋好友.拥有快乐生活也是每个人内心最真诚的期盼,  相似文献   

16.
<正>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有效途径,当下“唱K”已成为了一种受人追捧的娱乐活动。人们在KTV不但能宣泄情绪、促进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展现自己的魅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这项活动,唱歌走调的人往往以“五音不全”作为借口,不敢或羞于在他人面前唱歌。在生活中人们往往用唱歌走调来界定“五音不全”。事实上,唱歌走调并不代表“五音不全”。“五音不全”学名"先天失歌症",学界将其定义为唱歌走调,  相似文献   

17.
陈杰 《大众心理学》2023,(11):11-13
<正>我们生活中情绪的变化是非常频繁的,情绪能够通过人的生理、肢体、言语等表现出来,从而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情感的联系。情绪对于个体的人格培养、人际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围绕“情绪管理”“绘本”“阅读”等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克.布朗称:适当地选择衣服,有改善情绪的功效。并根据有关“试验”和跟踪调查的结果,证实了其理论是正确的。他们认为,称心的衣着可松弛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所以在情绪不佳时穿衣应该注意四“不”: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嫉妒”的概念嫉妒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早就被人们大体以基本相近的意义来使用它。欧洲著名的伦理学家斯宾诺沙明确提出: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人相齐。”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品德上是个卑鄙者,必然嫉妒光明磊落的人,举凡  相似文献   

20.
高建国 《天风》1996,(6):8-9
读经:传11:8,腓2:17—18 在人的一生当中,最主要的存在着两种情绪,一种是欢喜快乐的情绪,一种是忧愁烦闷的情绪。人一生在世几十年之久,应当让欢喜快乐的情绪占到最主要的地位。 所罗门说:“人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这和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上所谈到的话是很相同的。短短的4章圣经,提到了“欢喜”、“喜乐”两个词句达18次之多。单单在2章17—18节圣经中,连着讲了5个喜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