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辉 《天风》2000,(12)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谈到爱神,管理教会,大多数的人都愿意,认为给神做每一件事都好。但在爱神的同时要爱人,包括自己家里的人,往往我们处理得不好,爱神忽视了家里的人和事。这样,我们的光就要暗淡,这样会直接影响我们灵命的长进。为此谈点我个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卫县教会的房产在十年动乱中被占,至1984年,落实了宗教政策,教会收回了房地产。然而在这时,教堂东南侧数十平方米的一角被一村民借机占用。教会随后多次商议请占用人退出,都告无效,接着又请上级部门协助解决也都未果。今年8月初。趁维修教堂,信徒们再次劝导占用人,反而招致阻挠和威胁。在这种  相似文献   

3.
渑池三自 《天风》1994,(1):25-25
宁夏中卫县教会的房产在十年动乱中被占,至1984年,落实了宗教政策,教会收回了房地产。然而在这时,教堂东南侧数十平方米的一角被一村民借机占用。教会随后多次商议请占用人退出,都告无效,接着又请上级部门协助解决也都未果。今年8月初。趁维修教堂,信徒们再次劝导占用人,反而招致阻挠和威胁。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天风》1996,(7):38-38
天风编辑同工: 自从实行堂点发证以来,我县已有20多处聚会点发到证,这些聚会点都分散在贫穷落后的农村。教会多数还没有房子,都是借用信徒的住宅。屋里呆不下,多数都在院内听道。夏天挨热、冬天挨冻、雨天就挨淋,有的教会连个板凳也没有。教牧人员大量缺乏,有一部分信徒已被异端掳去。县教会也未曾派人下来管理牧养,  相似文献   

5.
刘美纯 《天风》2022,(9):24-25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教会按立牧师,需要被按立的人交一定数额的费用,甚至有的教会明码标价.这就像很多年前我听到教会施洗按人头收费一样的不可思议.在教会,当所有事情都与金钱挂钩,不知这到底是侍奉,还是做买卖.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章17节说:"我们不像许多人,把上帝的道当商品贩卖"(《和合本2010》).保罗说他们"不像许多人"中的"许多人"是指那些假教师和假使徒,他们是搅扰、分裂哥林多教会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在为主做工,也是在传道,但是他们的动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6.
在教会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属灵的,指斥他人都是属世的;另一种人是自己在灵性上不追求,反而批评那些在属灵上追求的人,认为他们都是假冒为善。  相似文献   

7.
秦小林 《天风》2011,(3):40-4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自己已在上海教会服侍近20年了。作为一名中年同工,人到中年,感慨良多。在这20年里也不时传来我的学长、同窗、学生的一些信息。有的得了重病;有的英年早逝;也有的出现心理偏差而自尽;还有的因各种原因离开了教会;这些都令我心情十分沉重。  相似文献   

8.
看门的大爷     
石乐新 《天风》1997,(7):38-38
给教会看门的大爷姓郭,信徒都称他郭大爷,有的不知道他姓郭,干脆就称他大爷。郭大爷今年73岁,是个老信徒,身体还很好。 我从神学院毕业到教会,转眼之间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教会中,平日里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郭大爷。从郭大爷身上。  相似文献   

9.
王雷 《天风》2009,(3):20-21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各地的教会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即便在同一地区(市、县)范围内的各教会,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着不平衡倾向.比如,有的教会人才济济,有的教会却人才缺乏,有的教会福音兴旺,有的教会却信仰淡漠;有的教会经济实力雄厚,有的教会经济却捉襟见肘……如何克服诸如此类的问题,实现教会共同发展呢?开展教会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陈丰盛 《天风》2011,(9):52-53
“乃役于人”的包装 笔者接触各地教会之后,发现同在中国教会,管理体制差异甚远。有些教会以自由著称,实践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有的则以专制震慑教会。家族式管理一手遮天。各地教会牧者的形象也是大相径庭。有牧者为教会复兴忙得不亦乐乎:有传道专心教务,忠心耿耿。有的教牧则为名利奔波。可谓苦心孤诣:有的牧者讲内外形势、讲人情世故滔滔不绝,但讲起圣经却一知半解。让听众昏昏欲睡:有圣职人员在基督教两会办公,  相似文献   

11.
宏光 《天风》1996,(2):35-36
如何办好教会,大家已经谈得很多,民主精神固不可少,但办教会总是要人去作,因此负责牧羊众群羊的牧人,是办好教会的重心。今天,传道人的素质关系到教会的兴衰,如果传道人甘心作主的仆人,按着托付牧养羊群,教会定能兴旺。若是以雇工的心态,教会岂能办好呢?  相似文献   

12.
肖安平 《天风》2017,(9):10-11
老有所息感谢主,老有所为见证主牧者退休并不等于碌碌无为。事实上,许多牧者退休后都在做教牧等工作,有的在教会讲道,有的在神学院讲课,有的默默无闻地做着其他侍奉,发挥余热和光盐作用,并且为教会和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从心理层面上讲,许多年长的人与年轻人一样能干。因此他们是大有作为的,仍然可以见证主。我们要尊重和关怀他们。“退休”不应成为贬义词。对长期做主工的牧者来说,退休是光荣的,  相似文献   

13.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  相似文献   

14.
看门的大爷     
给教会看门的大爷姓郭,信徒都称他郭大爷,有的不知道他姓郭,干脆就称他大爷。郭大爷今年73岁,是个老信徒,身体还很好。 我从神学院毕业到教会,转眼之间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在教会中,平日里和我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郭大爷。从郭大爷身上,我再一次体会到了侍奉主不  相似文献   

15.
苏志明 《天风》2011,(9):43-45
有的人将神学院的学习称为在“圣山”上的装备,这可能跟摩西在神的山(何烈山或西奈山)上的经历有关(参出3:1—12);有的人将它比作“旷野”的操练,这可能是源于保罗在阿拉伯旷野的经历(参加1:11—18)。神学院是“圣山”也好,是“旷野”也罢,其实都是造就上帝工人的地方。神学教育是为教会服务的。那么,如何认识神学学习和教会实践呢?这是笔者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同章 《天风》2005,(5):24-24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山东莱西地区大大地兴旺发展,信徒人数几倍甚或几十倍地增长,尤其是乡村教会。但是不容乐观,由于羊多牧少,受过正规神学训练的传道人寥寥无几,跑不遍顾不到,信徒数量多素质差是必然现象。极端、异端、邪教不断地充斥着某些小教会。那些与按三自原则管理的教会格格不入的,自以为义的,自恃聪明的自封传道人,有的到处游说,有的独占山头,高  相似文献   

17.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8.
做个好领袖     
刘建松 《天风》2018,(11):30-31
大家分工又合作。有一样的心思意念。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彼此配搭 教会领袖对一个教会的复兴与否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做个好领袖,让教会更加复兴,成为主在这个时代中的荣耀见证。  相似文献   

19.
新酒新皮袋     
韩愈 《天风》2016,(12):15-16
正义工问题,其实是一个教会论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教会结构如何搭建,如何运行便教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新酒新皮袋"基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义工讲道"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处境性,在圣职群体青黄不接的时候,义工承担了大量的教会工作。但是,当教会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专职传道的时候,当神学教育能够培养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传道人的时候,本着教会发展和服务工作提高的目的,应该重新认定义工在教会中的位置和角色。说到现实中的义工,各地教会的概念不一样。有的教会所谓义工就是堂会中服侍的团体团契,有的堂会义工数量巨大(达  相似文献   

20.
赵红梅 《天风》2012,(9):7-8
有人说,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这句话显示出很多层面的含义,其中也暗示了在教会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在基督教会大家庭中互称为弟兄姊妹,和睦同居。就当前中国教会处境而言,大多数教会都有老年信徒,甚至在有的教会中,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做好老年信徒的牧养,发挥老年信徒的优势,使教会做出更美的见证,是每个教会领袖及教牧同工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