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既定的题目不能不令人想起刘小枫著的《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1988),作者是中国大陆的一位年青学者(当时才三十岁出头),早年熟谙中华文化,后来广阅西方文学,受存在主义的作品,尤其是祈克果(Kierkegaard)及陀思妥耶夫斯基(Doestevyeski)的影响,归依基督教。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朋友的故事。 他曾经刻骨铭心地恨过一个人。那时他12岁,父亲去世已经两年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对待批评的反应经常意味着成功或者失败。19世纪著名的挪威小提琴家奥雷·布尔 (1810-1880)的事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奥雷·布尔的父亲是一位只讲实用的药剂师。他送奥雷去克  相似文献   

4.
正岑文本,字景仁,出生于官僚世家,是唐太宗最赏识的几位重臣之一。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很有才华和智谋。十四岁那年,其父岑之象被人陷害入狱。为了营救父亲,他只身前往司隶鸣冤。面对堂上老爷,他不亢不卑,据理力争,辩对哀畅。司隶命他作《莲花赋》,他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司隶只好重审此案,并释放了他父亲。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岑文本被任命为秘书郎,兼任直中书省。唐太宗行藉田(古时帝王  相似文献   

5.
米立 《思维与智慧》2012,(16):44-45
从懂事起,父亲和我说话就不多。父亲是一个孤儿,5岁丧母,9岁丧父,十来岁他就开始独居。那个时候,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小孩都在念书,父亲每天跟着他们去上学,一直跟到教室门口,就止步。父亲知道,教室与他无缘,贫困使他过早地属于另一个世界。许多年后,当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父亲彻夜难眠。那天夜里,他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近一下远一下,翻来覆去地仔细看,我  相似文献   

6.
马联元字致本,云南新兴(玉溪)大营人。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九日。他的远祖应祥,父亲学宽,都是著名的阿洪。学宽寿一百○一岁(1793—1893),弟子遍于云南全省。 联元儿时,跟着父亲念经,同时也学习汉文。二十岁左右,汉文和阿文都已通达。  相似文献   

7.
我父亲满鸿学阿訇,字博文,光绪廿八年(1902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达官营村的一个贫困家庭里。由于我的祖父是一位虔诚的穆民,父亲受其影响,自幼就对教门有着执着的追求和向往,他在16岁时,在我祖父和家人的支持下,投学于少斋老阿訇门下,接受了伊斯兰启蒙教育;为学得更多的伊斯兰知识,父亲20岁那年,奔赴河北保定清真  相似文献   

8.
乔清春 《天风》2006,(6):23
他,一位慈祥而善良的人,人都对他很敬佩的人。他,已跨了半个多世纪,在台东半岛经历了酸甜苦辣的生活。他,把一生的精力献给了荣神益人的无私事业。他,就是我们最熟悉、最热爱的人——曹刚锐牧师。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每天和一个打更的人坐在一起讲话,一谈就是大半夜,所以每次父亲讲圣经的道理,慢慢地知道一些。父亲的栽培,母亲的疼爱,使他成为一个又懂事,又调皮的孩子。在他23岁时,由于国内战争,迫不得已,时机危急的情况下,他  相似文献   

9.
迈克尔·戴尔12岁的时候,父亲带着他和哥哥去钓鱼,看着父亲和哥哥一人一根钓鱼竿站着钓,迈克尔·戴尔却突发奇想,他认为一个钓竿一个鱼钩地钓,只能每次钓上一条鱼,这样太耽搁时间了,如果把鱼线织成网状,在每个交结的地方挂上一个鱼钩,放上鱼饵,这样也许一下子就能够钓上很多的鱼。  相似文献   

10.
论严复     
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对当时的哲学变革和政治改良起了很大作用。严复(公元1853—1921年),初名体乾,又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因科举考试失败,而弃政为医。十一岁时,父亲为他聘了名士黄昌彝到家教学,希望他长大成才,因此严复古文很有根柢。严复十  相似文献   

11.
李斯特(Liszt Franz)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西部一个名叫多勃良的穷困小村子里,父亲是很有才能的音乐家。李斯特从小受到父母的严格训练,6岁学习钢琴,9岁便在匈牙利许多城市公开演奏。出色的演奏赢得观众赞声不绝,高呼"莫扎特第二"。10岁的李斯特  相似文献   

12.
《谈寨神勐神的由来》(以下简称《寨神勐神》)完成于公元1542年(傣历903年),距今已经四百四十年了,作者不详。作者在前言中说:“我静静地坐在泡果树荫下,默默地读着我父亲生前所崇拜的、并时时视为比他  相似文献   

13.
一、谢尔顿的生平和著作 w·H谢尔顿(wilCiam HSheLdonn)1899年生于罗马罗斯岛的瓦克拉郡的一个农场家庭。在他的早期生活中,他与他的父亲的关系特别密切,他的父亲又是一个博物学者和饲养员,这对他的理论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从他后来的许多著作,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动物界有着极大的兴趣。在童年对期,他的父亲就训练他对家畜作出适当的判断。他当时用一种量表——等第评定量表rating scate)来判断动物的体态,在长期的观察和评定活动中,他发现动物的体态和动物的脾性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14.
马注     
马注,又名郁速馥(yūsuf),字文炳,号仲修,明崇祯十三年(1640)生于云南保山。据说,他是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的十五世孙。他幼年贫苦,父亲师孔,在他七岁的时候就死了。祖父怜爱他,祖父不久也死了。母亲吴氏带着他和他的哥哥渥,靠着耕织过活。十八岁那一年,母亲也死了。不过注总还有读书的机会。在十六岁的时候中了秀才。过了两年,他在永历帝的小朝廷上作了一个小官。  相似文献   

15.
正徐溥(1428-1499,明朝内阁首辅)自幼天资聪颖,读书勤奋。明朝景泰五年(1454年),26岁时在廷试中高中榜眼,随后授翰林院编修,从此踏入仕途。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不久,他被任命为首辅。刚上任,徐溥就遇到一件考验他的事。那年,张皇后的父亲去世,明孝宗想给老岳父找一块风水好的坟地。此时,一个曾因错被贬的官员献上一块宝地,解决了皇上的心头大事。明孝宗龙颜大悦,要给这个人官复原职,徐溥站出来极力反对:"皇上,您这样做  相似文献   

16.
苦难的童年哈吉萨利哈·安士伟大阿訇(1919-1998),回族,1919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一个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其父是为人老实厚道,信仰虔诚的乡老。安士伟9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清真寺小经学学习阿拉伯文和宗教教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侵入保定,父亲因护送安士伟的堂嫂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越来越沉默了。常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跟人说话,谁要是前去敲门,父亲就大声吼。他和妻很无奈,也都束手无策。父亲或许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怀念母亲吧。一个月前,母亲去世后,父亲把母亲的照片放大,摆满了房间。母亲是个苦命人。6岁那年,因为家境贫寒,被卖给了戏班子。后来连姓都随了戏班老板。母亲勤奋好学,加上身段、唱腔都好,深得老板和戏迷们的  相似文献   

18.
李连杰1963年的春天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挑起了抚养5个孩子和赡养两位老人的生活重担。宝剑锋从磨砺出,贫苦的童年使李连杰从小  相似文献   

19.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20.
正他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荣耀,反而使他遭受诸多磨难:父亲"文革"期间遭不白之冤家庭分散,这让年少的他受到歧视和委屈,且养成了玩世不恭的叛逆性格。他留着一头卷发,不时与人打架,还时常跟母亲斗气。面对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家人伤透了脑筋。后来,平反归来的父亲觉得部队是一所锻炼人的好学校,便把他送到部队去当兵,希望在军营里改造他。就这样,18岁的他参军入伍,当了4年空军地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