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宏志 《天风》2004,(10):22-23
教会如何回应这个全球化的现实?"富裕"和"贫穷"是否都应该是教会的主题?教会自身又如何自养?教会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如何回应?如何从教会的层面去理解消费主义?在维护正当的经济秩序方面,教会如何从基督教伦理的角度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2.
教会的本质是什么?教会是指教堂建筑吗?教会与慈善组织有何区别?教会是否等同于社交活动场所?你能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吗?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农村教会的义工,每当到县城教会开会或到别的教会交通,我常会感到茫然:往往是刚结识的同工又不知去向,迎来的却又是陌生的面孔。一名教务组老组长自己也感到纳闷:教会已培养了6名传道人,为什么礼拜天还找不到讲道的?我们不仅要问:现在教会传道人为什么换得这么快?这些义工都到哪里去了? 我们县开放的教会有40所,  相似文献   

4.
在教会里,经常听到有传道人、同工这样说:“向知识高的人传道实在太难了!”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呢?我想问题的症结正是在于传道人的文化素质和知识面。 一直以来,随着教会的复兴,很多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也来到教堂听道,但由于教会存在着牧养能力薄弱、讲道水平欠缺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2)
正编者按: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够保证教会各项事工顺利有序地进行,是教会发挥作用的坚实基础。如何做好教会行政管理?如何借鉴时代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坚持圣经原则,使教会的管理更符合时代的精神,使教会健康发展、荣神益人?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同工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基督徒常面对各种 挑战和困惑,特别生活在这环境 中的我们经常会面对天主教的批 评和误解。信仰告诉我们天主教 会是神圣的教会。而别人为什么 这样来评价教会呢?是事实或是 历史的偏见? 我们说:天主教会是圣而公 教会,是说天主教会是救世主耶 稣基督所创立的。圣神是教会的 灵魂和圣化者,教会的圣事能使 人神圣化。但并不是说加入教会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2)
正民主精神应当渗透到各级教会组织,要通过养成民主习惯来办好教会教会作为一个宗教团体也需要行政管理吗?当然需要。因为教会既是一个宗教团体,又是一个社会团体,也会涉及到众人的事,因此需要行政管理。问题是针对教会的双重性质,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结合《使徒行传》6章1节至7节,谈谈对教会管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艾洁信箱     
艾洁 《天风》1999,(12)
我能否在教会举行婚礼?艾洁: 我是一名年轻信徒,正在考虑结婚大事。从电影及电视上常可看到人们在教堂举行婚礼的场面,我觉得很好,但我们教会好像还没有这种做法。请问我能否要求教会为我证婚,领受上帝的祝福?不知在教堂结婚有哪些要求?请你告知。谢谢! 陈明 基督教十分重视婚姻,教会传统上在教堂等场合为人公开举行婚礼就体现了这一点。青年人在考虑大事时能想到请教会为之证婚,非常可贵。可惜的是许多教会对此不够重视,能积极为信徒操办婚事的教会尚不多见,有的教会虽有证婚活动,但在态度上也较被动,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的想法。原因可能是  相似文献   

9.
<正>上帝是公义的,所以我们在教会中处事待人亦当有公义之原则,而不能借一个"爱"字以偏赅全近年来,笔者常听到有人说:"教会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在教会里只能讲爱,不能讲理。"果真如此吗?教会里是否需要由相应的纪律来维持秩序呢?若教会中有人犯了严重的错误,是否需要给予相应的管教和惩戒呢?  相似文献   

10.
教会重新开放以来的近20年,我们感到信仰和思维方式都比较单一,神学的进步也不明显,同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教会已经显得滞后了,我们的观念应否更新?教会是否需要健康正常地发展?这都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信箱     
我是一个初信的基督徒,请问牧师在农村教堂传道是否可以收费?教会负责人是否可以把信徒奉献的钱大量送给牧师?如今我教会就有这现象,而且很多教会也这样。这影响了一些信徒和教外的人,大家议论纷纷,请给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3)
<正>编者按:"堂务管理委员会"是教会的管理组织机构。随着教会的发展,对教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管理组织的堂委会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堂委会"的职能是什么?应当怎样换届?本期请几位牧者谈谈堂会换届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恩惠 《天风》2005,(9):18-19
作为教会牧养工作的重要补充,培灵会有其特殊的作用。正如有人说:培灵会对有的人而言有时好像打“强心剂”一样,让人有了“起死回生”的经历。但如果教会不注重平日的牧养,只靠“培灵会”来替代其他牧养工作,则这个教会的团契生活必然是扭曲的。现在沿海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某些教会中流行建堂“攀比风”,有些教会负责人,举行“培灵会”请讲员也得进行攀比。在“为了让信徒多得帮助、多有享受”这样的理由之外,是否也带有“旧生命”中的“巴别塔”虚荣心理?看谁请的讲员“知名度”高,吸引力强?于是乎,你请外地的,我就请外省的;你请省外的,我干脆请国外的,似乎越远越好——  相似文献   

14.
宏光 《天风》1996,(2):35-36
如何办好教会,大家已经谈得很多,民主精神固不可少,但办教会总是要人去作,因此负责牧羊众群羊的牧人,是办好教会的重心。今天,传道人的素质关系到教会的兴衰,如果传道人甘心作主的仆人,按着托付牧养羊群,教会定能兴旺。若是以雇工的心态,教会岂能办好呢?  相似文献   

15.
<正>主动打破阶层的隔阂,建立起教会彼此流动和相爱的人际关系在许多信徒的心目中,一些大教会虽然人数众多,建筑恢弘,但是却让人感觉冰冷,没有在小教会里亲如一家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面对这样的情况,又该怎么办呢?笔者在基层教会牧养多年,有一些心得愿意抛砖引玉,与教会牧者同工和弟兄姊妹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对此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16.
容戎 《天风》1996,(6):17-18
“老年同工,你有没有为教会后继有人祈祷,作出再一次奉献?你对教会后继乏人是否有紧迫感、责任感?……要看到我们的教会面临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和面对各种挑战的繁重工作,要把教会事工办得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输送新生血液,这是主忠心而有见识的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李天侨长老在江西省两会五届六次常委会上庄严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王芃 《天风》2003,(2):38-41
是否圣经中的每一段经文都可以直接拿来作为今天教会和个人的生活准则?我们应如何看待圣经中前后表达不一致的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经文?是否新约中的书信体书卷有一些属于它们本身的释经原则?提摩太前书第2章第9至15节,是我们在讨论上述问题,包括讨论妇女在教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时必须面对的。教牧书信一直被视为教会的教会手册,其中的教训对教会有很深的影响。尽管许多圣经学者把教牧书信列为“后保罗学派”的作品,认为这段经文所表达的相对保守的妇女观不能完全代表保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申文峰 《天风》2002,(3):16-17
在教会中,常听到这样的祷告:“主啊!求你复兴教会,求你复兴我们的心灵。”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常提到复兴教会,但教会却不常复兴。什么是真正的复兴?怎样才能复兴呢? 一、让上帝来参与刚才所念的经文是以色列百姓从被掳之地归回,从物质的建造转向心灵的建造所带来的一次伟大复兴。那时,他们各人住在自己的城里(参尼7:  相似文献   

19.
王雷 《天风》2009,(3):20-21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各地的教会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即便在同一地区(市、县)范围内的各教会,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着不平衡倾向.比如,有的教会人才济济,有的教会却人才缺乏,有的教会福音兴旺,有的教会却信仰淡漠;有的教会经济实力雄厚,有的教会经济却捉襟见肘……如何克服诸如此类的问题,实现教会共同发展呢?开展教会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计 《天风》2007,(16):18-20
自耶稣降世至今已经2000多年了,他的教会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繁荣与屈辱、衰落与成长,直到现代的教会。这么长的历史足够我们来总结经验,探索实现理想的教会。对中国教会来说,怎样才是好的教会?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以十几年的侍奉经历来略谈一下自己对理想教会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