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中 ,而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 ,我们不仅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和掌握我们未知的东西 ,可以说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无不反映在语言世界中。所以伽达默尔认为 ,可以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以中医为例 ,我们要学中医就首先要学习《内经》 ,而学习《内经》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内经》表述的理论的理解 ,即对语言的理解。于是 ,问题出来了。众所周知 :一部《内经》 ,注者如云 ,歧解叠出。原因何在 ?理解不同。为何理解不同 ?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且看这样一个例子 :…  相似文献   

2.
印刷出版技术的发明引起了一场教育上的革命,即掌握读写技能的革命。在印刷书籍发明之前,几乎没有人学习阅读和写作。而在今天各个有文化的社会里,几乎每个人都要学习阅读和写作。另一项新技术-计算机的发明,将对教育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它将影响到我们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将会发生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变化,但可以预测到一些。很明显,教育将会变得更加个人化,也将更有成效。儿童将学到更多的东西,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将是密切地适合他们的需求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将是交互式的活  相似文献   

3.
金微 《天风》2003,(1):49-49
《天风》编辑部: 我们看了一盘录像,内容是讲道,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上帝是大神,我们是小神”,请问这种说法对吗?讲道的人还叫听道的人跟着他一起喊,“我们是小神”,台下的人都这么叫起来,就连我们看录像的人有的也叫起来,这样做可以吗? 江苏 程殿元 程殿元弟兄: 看了你的来信,我心里很难过,竟然有人在讲道中自  相似文献   

4.
关于《易经》《易经》,英国人写作J Ching,德国人写作Ⅱ ching,英文书名是“The Bookof Changes”(《变化之书》),大概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之一。它免遭中国公元前213年著名的燔书之灾才得以幸存。书中蕴藏了原始有益的哲学思想和民间智慧,使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古代相对立的“阴和阳”的运动、斗争得到了解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最古老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图1)。它最初被应用于予测未来。两千多年来有关它的解释几经变化,因而我们不可能完全理解它。初读此书,你可能会发笑,但你不能不敬佩在人类早期历史上创造出如此奇迹的人。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6)
正1872年,花之安出版了他的德文著作《儒学汇纂》,本书的目的显然是向欧洲人介绍中国儒家。但身为传教士,承担了文化学者的工作,其终极目的何在,值得我们思考。其实,只要我们把花之安的总体工作放在一起考察,就不难看出其研究儒家的目的在于解释圣经。或者更直接地说,他写作《儒家汇纂》的目的,是为写作《马可讲义》铺路。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看人先看脸,看脸先看眼。”因为人的眼睛是心灵之窗,它最能反映人的情感变化。看报纸也是一样,按照一般习惯,人们首先要浏览报纸的标题,然后再根据标题来挑选所要阅读的内容。一条好新闻,如果标题平平淡淡,那就难以吸引读者;如果标题做得好,那就有如绿叶扶红花,给新闻本身增添了色彩。标题和新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标题是从新闻中提炼出来的,新闻离不开标题。那么,制作新闻标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这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时间概念的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谈谈汉语中有关时间的一些常见表达方法。汉语在叙述时,一般是先提出某个时间词语,然后再接着提出在这个时间词语所表示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忽视阅读教学的现象,不少教师一味追求“读是为了写”,认为“阅读只是手段,写作才是目的”,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将阅读课上成作文辅导课。毕竟,阅读与写作相互有着密切联系,无疑,阅读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但阅读教学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必须让阅读教学独立起来。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认为“理解与写作为学习国文的两大目标,一般人日常生活上阅读的时间多于写作的时间,故理解可以说比写作更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的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句句地说,写作也是一句句地写.说话要求明白,写作要求通顺,符合语言规范.中小学生掌握词语后,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以表达思想?这在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中,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揭示了它,不仅有助于揭示有关中小学生从言语向语言过渡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为揭示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机制提供某些资鉴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三点建议     
我是搞秘书工作的,在工作中虽然对于一些文件、材料的起草还算可以,但对逻辑与语言的使用功底很浅,所以常有学习一点逻辑与语言的念头。可是由于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少,看起逻辑与语言方面的专著来感到很吃力,常常是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因此收效不大。正在苦恼的时候,看到报纸上《逻辑与语言学习》征求订户的启事,十分高兴,立刻订了一份。我是把《逻辑与语言学习》作为老师  相似文献   

11.
孙丛 《思维与智慧》2006,(7):M0003-M0003
与《思维与智慧》相识已有6年之久了,从她那里我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也是她为我的写作注入了无限的激情。记得还是在我上军校的时候,队领导鼓励我们学习写作,于  相似文献   

12.
向容宪同志听了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科学与生活》的一篇报道,惊奇于植物也能象人一样有“情”,并且发觉了“人们竟没有发觉”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被广泛流传和运用的俗语,从问世时起就是不能成立的。”(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83年第5期向容宪文《从“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逻辑与语言的冲突》) 植物是否也能象人一样有情,这是属于生物学领域的问题,我们不去涉及。但  相似文献   

13.
(一) 反义词语,是意义相反的一对或一组词语。在语言词汇里,反义关系可以建立在词和词之间(如“大——小”)、词和固定语之间(如“卸责——引咎自责”)、固定语和固定语之间(如“扬汤止沸——釜底抽薪”),也可以建立在词和词语之间(如“难、困难——易、容易、易如反掌”)、词语和词语之间(如“小户、小门小户——大户、高门大户”)。过去有一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一个词只可能和一个词构成反义关系。这种理解,我们觉得失之狭窄。反义词语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矛盾、对立的事物现象认识并加以对举而后形成的。与某词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并可以对举使用的不见得只能是一个词,也可以是诸个词,甚至可能会包括一些固定语。上面我们已举出一些例子,我们不妨再看两个  相似文献   

14.
正文字事工,其广度可达一切可以识字的人,其深度可及世世代代,做好文字事工是今日教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金秋时节,《天风》特约撰稿人、中国基督教网站通讯员齐聚上海参加写作培训与研讨,在学习与交流中互相砥砺,一起成长。2016年9月22日至23日,《天风》特约撰稿人、中国基督教网站通讯员写作培训班在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天风》特约撰稿人、中国基督教网站  相似文献   

15.
一用义和语用含意语用学同语义学一样,研究符号内容,亦即意义(meaning)。然而符号内容,可以指孤立词语潜在的可能意义,也可以指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前者往往是多义的,而后者则一般是单义的。后者称为用义(Sense)。例如“了解”一词,孤立地看,有“熟悉”和“打听”二义,但当应用于下面的句子:  相似文献   

16.
正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给最亲密的朋友写信说:"我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却按时看日出。"一个人对生活保有怎样的热爱之情,才能坚持按时看日出?在我看来,按时看日出的人,一定是内心明亮的人。一天的时光中,清晨是最美好的。我们沉睡在漫漫长夜中,梦是混沌而纷乱的。可睁开眼睛,与第一缕晨光相逢,人立即就神清气爽起来。每天清晨,我拉开窗帘,阳光扑啦啦照射进来,心中的喜悦瞬间涨满。我会张开双臂,与  相似文献   

17.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龙头,但写作却成了语文教学最薄弱、最不受重视的部分。课标中写作目标表述的模糊性,势必给写作教学带给更大的难度甚至使其误入歧途。写作教学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内心需求,要看文本看过程,更要从交际的需要出发把握其更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门口的年轻人小区的大门口,有两个年轻人的报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他们都以同样的价格卖同样的报纸,对买报纸的人都是同样的笑脸相迎,可是人们却都到左边去买报。因为你早上花1元钱可以在左边买两份报纸——《襄樊晚报》及《楚天都市报》,3点钟前送还,  相似文献   

19.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4,(2):35-36
《天风》编辑部: 我们原来是一个聚会点,在信徒家中聚会,有一个3人的三自管理组,我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买了4间瓦房作教堂,信徒也增加了很多。我们看了全国两会的《各地教会试行规章》,又看了《教牧与教牧工作》一书,知道应该成立堂委会来管理教务。  相似文献   

20.
怎样传统的词汇教学法受到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观察与讲解。受此影响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很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误区,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有的虽然背了很多单词,但当口语交流或写作时就词穷,所以词汇学习一直都是学生学习英语难以突破的瓶颈。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说话能力和阅读、写作水平。词汇量越大,英语学习的效果肯定会越好。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学生因为记不住词汇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记单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不断地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是我对词汇教学总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