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泽环 《哲学动态》2008,46(1):32-36
所谓"经济制度论证",作为经济伦理学的一个范畴,主要指人们对当代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式--市场经济--的论证基点或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为什么要建构市场经济,如何建构市场经济,建构怎样的市场经济,其实质是对市场经济必要性和合法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让·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中提出了"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两个不曾被人专门讨论的核心概念.它们分别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约束的道德是成人权威的体现,协作的道德则是儿童自主制订规则的道德;约束的道德倾向于惩罚性的公正;而协作的道德则追求平等的公正;约束的道德是他律的道德,协作的道德则是自律的道德.深入辨析"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对于创新建立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良性互动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学该如何作为?伦理学应担负什么样的使命?本文针对目前经济领域中的伦理问题的几种模糊认识,从经济制度的伦理前提和经济行为的伦理约束两个角度分析了伦理介入经济的原因,论证了经济伦理的合理性。一、一定经济制度总是内含着一定的伦理前提,总是一定价值目的的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伦理前提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它的价值导向是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伦理前提通过市场经济的中介来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高晓红 《学海》2003,20(6):131-133
所谓经济伦理 ,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且用以约束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以及人们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的总和。经济伦理一方面是约束和调节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 ,另一方面也是人们把握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精神。马克思的经济学和哲学理论中蕴含了经济伦理思想 ,研究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 ,并且把它与市场经济鼻祖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作一比较 ,是非常必要的 ,将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观的确立 ,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伦理研究。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伦理”一词 ,但他…  相似文献   

5.
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机制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传统的字谜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多个原型字谜学习-多个目标字谜测试"两阶段实验范式,对顿悟过程的原型启发机制进行了探讨.考察了原型启发效应是否会受第一阶段学习的原型字谜的数量以及启发量大小的影响,结果发现:学习的原型字谜的数量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启发量高低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大小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支持了"原型字谜的激活是一种自动加工、原型字谜中所隐含的关键启发信息的激活是一种控制加工"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陈阿江 《学海》2001,(2):60-63
三门峡库区受淹没影响,资源匮乏、社会网络破损,移民患上了"贫困综合症".十年后期扶持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生产扶持部分的投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受多个要素影响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靠单独某个要素的增长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土地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归结为水资源的约束,而技术进步与组织创新可以突破水资源的约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施国胜 《道德与文明》2002,(1):70-70,74
经济伦理源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这一所谓"经济伦理运动"逐步推向全世界.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已受重视,9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产生并逐渐深入发展,其主要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伦理体系,其中经济伦理范畴及其体制是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经济伦理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经济伦理学道德建设。经济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这两个层面上 ,实现构想一种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相结合、广泛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结合的经济伦理道德价值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经济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9.
儒家以其特有的超越理念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儒家的"内在超越"有两个基本要素与市场经济的精神生活方式的转变相适应:一是"在世超越",二是责任意识.儒家的超越观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疾病可分为"病损"(疾病对机体的损害)和"病痛"(患者感受到的不适感)两个方面,此二者可一致亦可背离,故治疗必须分别对待.特别指出"病痛"于康复过程的重要意叉,提出了合理祛除"病痛"的要点.分析也揭示了中西医之间的优缺点,于正确诊治疾病和认识中西医之关系,促进医学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生产力"与"道德资本"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经济伦理学概念,后者是前者合乎逻辑推进的结果,王小锡教授在这两个领域作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讨,丰富了我国经济伦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在理论上阐明"道德生产力"的道德闲限及其生产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厘清"道德生产力"研究的应有理路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促进"道德资本"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推动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是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领域里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发明事例,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问题先导下的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机制。实验1采用简单原型材料,利用"先问题"范式探讨了问题先导下的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关键认知过程,结果发现问题激活率可以解释问题解决正确率89.3%的变异。实验2采用3种不同难度的原型材料,用"先问题"范式和被试自我报告问题和原型中关键词的方式探讨问题自动激活的机制。结果发现原型和问题关键词的提取对问题激活率有显著影响,而原型和问题关键词之间的语义相似性与问题激活率显著相关。研究表明,问题激活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先导下的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关键认知过程。原型的特征性功能和问题的需求性功能之间的语义相似性是问题自动激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主体的思考与构建崔绪治,宋长宝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在词素的认知加工这一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先形后义”激活论认为词素加工首先经历词形分离,然后才能激活词素语义;“形义并行”激活论则认为上述两种加工同时发生.它们争论的焦点在于词素语义加工发生的阶段.“先形后义”有两种可能:词素形、义激活均发生于前词汇阶段,但形的激活发生更早些;或词素形的激活发生在前词汇阶段,而义的激活发生在后词汇阶段.“形义并行”则只有一种可能:词素形与义在前词汇阶段同时得到激活.两派观点均有相应的实证和理论支持(前词汇和后词汇模型).未来研究需解决研究范式及理论发展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田伯平 《学海》2002,(6):29-30
一、诚信 :必须成为自律性的制度约束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支柱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更是信用经济。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交易必须借助一定的规范约束才能顺利进行。法律无疑是规范约束市场交易的主要手段 ,但在许多情况下法律往往无能为力 ,因为法律是由第三方实施的 ,它不仅要求双方当事人能观察到交易行为 ,而且要求法庭能鉴证这种行为 ,这在许多情况下是很困难的。此外 ,依靠法律手段的成本往往很高 ,谁也不愿意每次买瓶醋、买包盐都签一份合同、准备诉诸公堂。因此 ,在实际生活中 ,绝大多数交易是依靠交易双方的诚信来维…  相似文献   

17.
刘金全  蔡志远 《学海》2011,(1):89-9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快速增长周期,即1981年至1985年的"硬扩张"周期、1992年至1996年的"软着陆"周期、2003年至2007年的"软扩张"周期。虽然这三个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但处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因此周期模式、形成原因和影响机制各不相同。这三个经济周期不仅构筑了我国增长型经济长波的主体区位,而且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程序,自由市场需要受到"底线约束"和"公平约束"两方面的限制:"底线约束"要求禁止所有可能侵犯人们权利的自愿交换;"公平约束"要求以人们达成共识的社会正义观念为基础,通过社会再分配手段对市场竞争的结果进行调节。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和诺奇克的"持有正义"理论将自由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纯粹程序正义,存在理论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文本阅读过程中跨文本背景信息激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雷  曾庆 《心理科学》2005,28(1):2-5
研究文本阅读过程中跨文本背景信息激活与整合模式。实验1探讨被试在阅读分为两个故事的每篇材料时,后面故事的信息能否通过共振激活前面故事的信息;实验2进一步验证读者是否将分为两个故事的材料作为一个文本来阅读。结果表明,被试是将分为两个故事的材料作为两个文本来阅读,并且阅读后一个故事时可以跨文本激活前一个故事的信息。本研究证实了跨文本的共振激活,深化了O’brien等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与道德衡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时至今日,人们普遍同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但由于人们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看法不同,以致对这种变化原因的阐释和理解也各持其论、歧见尤存。在许多人看来,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只不过是将经济与道德两个概念进行简单的相加,抑或将社会伦理的普遍规范和道德价值加诸于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之先而已。然而,对于旨在寻求道德规范的生成及其发展之目的来说,这种机械的数学相加显然难以培育市场经济主体所要求的伦理素质。在理论上,市场经济与道德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寻求其联系与整合可以借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