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尊心就是个人对自己的尊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己从事工作的价值.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研究了自尊心的发展问题.他们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他们的能力和对自己的认识.测量以后,他们把儿童分为三组:高自尊心组、中自尊心组和低自尊心组,然后,在家庭、学校,工作和与伙伴相处等情境中继续加以研究.他们发现,高自尊心组的儿童主动、活跃;他们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成绩优良,与伙伴相处友好,讨论时不光听别人讲,而且主动发言,领导讨论;他们对许多问题感兴趣,相信自己能完成所做的事情;他们很少疲倦和生病.  相似文献   

2.
安静的角落     
正生活中常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为生活而生的,另一种人是为自己而活的。前者是生活的强者,在生活中如鱼得水,志得意满,活出了人生得意需尽欢的酣畅。后者是懂得生活的人,遵循自己的内心,活得潇洒随意,不用摧眉折腰事权贵,做着自己的事,有着内心的安然简素。我虽然羡慕他们,但我更知道,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如意。更多的人如我,要谋生,需要兢兢业业地做一份工作,也想要有自己喜欢的生活。于是,  相似文献   

3.
正人在世上,总要做事。没有谁什么事也不做,就成了一个好人、一个成功的人。世上没有这样的好事。都得做事,而且,最好做成功,这样,效果才最好。可是,人一旦做起事来,就容易急,并且急于求成,如果有种做法能缩短过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采用这种做法。如果真这样做,那么就说明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规律,任何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而所谓的规律,就是事物自身本来就有的节奏、速度等,任何人都不能把它给打  相似文献   

4.
雷玉明 《天风》2008,(3):40-42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5∶9)这是圣经里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对"使人和睦"这项事工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做这项事工的人的最高应许.构建和谐社会与圣经的教训并行而不悖,圣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真理,启迪众人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智慧语丝     
叶雨 《思维与智慧》2014,(11):33-33
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需要大树;要有大树,需要种子;要有种子,需要果实;要有果实,需要花朵。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意大利童话诗《需要什么》把一件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很多人都在做;而把一件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冯小刚  相似文献   

6.
一位名叫志超的同学向我咨询,说他从小性格内向,怕与人交往,闲下来时则思绪特多,脑子时常不得安宁。尤其使他苦恼的是,性格内向不仅限制了他的发展,而且在生活中总是被人欺负:该他做的事他要做,不该他做的事,也常常安  相似文献   

7.
在圣经中,亚居拉与百基拉夫妇不像耶稣的其他门徒一样,有过轰轰烈烈的传教记载,他们所作的只不过是尽上了他们的本份,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奉;他们夫妇好像领二千银子的,他们没有嫌神给的银子少,照样去做“买卖”,结果赚了许多。他们所作所为,给我们事奉神的人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因祸得福。公元52年左右,一部分犹太  相似文献   

8.
宽恕和爱     
赵英秋 《天风》2004,(11):23-23
耶稣的教训及使徒们的书信所要求基督徒做的已远远高过"宽容"二字,圣经不只是让人宽恕,而且还要主动地爱自己的仇敌,以怜悯的心去宽恕一个仇敌,不计较他的过犯,一个充满怜悯之心的基督徒是蒙神所喜悦的,正如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太5:7)  相似文献   

9.
任军海 《天风》2006,(10):22-23
服事主需要殷勤,而不应当懒惰;所谓“殷勤”即热切、急忙、迅速,主动找事情去做;而“懒惰”则是缓慢、犹豫、迟延,逃避应做的事情。服事主也需要热心,即以火热的心积极主动、热情地来服事,而不是冷冰冰地、消极地、勉强地来服事。服事主更需要真知识,即真理的道,可以引伸为正确的知识、正确的神学思想,如果没有真知识,我们的殷勤可能不计神的喜悦,我们的热心可能是糊涂热心,真知识决定了我们的服事是否讨神的喜悦,也决定了我们的服事是否有果效。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做班主任工作不仅注重“管”,更注重“理”。“管”,强调制度化,以条条框框约束人,能培养更多听话的好学生;“理”,强调沟通,更人性化,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如果对一个班的学生,有“事”就“管”他们,没“事”就不“理”他们,这样当班主任不仅是不合格的,而且是很失败的。我是这样“管理”我的学生的:一、确立一批“能听话、会干活”的班干部。  相似文献   

11.
上帝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我们被呼召在孩子的生命中有份。每当我们与孩子一起谈话,讨论,研究,以及为这些事祷告时,就能与他们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并深入孩子的心灵去塑造他们的性格。 每个做父母的都曾有过金色的童年,孩提时的不同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定型是很重要的,孩子天生好动,有新鲜好奇感,做父母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正确引导,要鼓励他们进行不断的尝试,当他们做得好时,要适当赞赏及肯定他们,孩子需要得到大人的赞赏,才会感觉家庭和社会爱他和接纳他。事实上  相似文献   

12.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  相似文献   

13.
大概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常识日益为人们所熟知,抑或是出于竞争制胜的需要,现实社会中的人越来越知道讲究效益,不论做什么事,事先都喜欢问一下:是否产出大于投入?如果“大于”,那就是值得去做的事;如果“小于”,那就是不值得去做的事。在“值得做”的事中,还要进一...  相似文献   

14.
莉娜  渊声 《天风》2011,(2):64-64
问:春节是传统节日,有不少传统习俗需要遵守。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信基督,其他人都没有信主,而且婆婆还有点迷信。往年每每为是否遵守传统习俗的事上,我与他们有不同看法,甚至与丈夫闹得不快。现在要过年了,我心里又开始担心,我的春节怎么过?  相似文献   

15.
小草 《天风》2005,(6):35-35
一个杂志的编辑说:“很多有头脑的警官都看到了青少年犯罪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些父母对孩子通常说的话是,我们想让孩子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您会发现,完美主义会给孩子带来的苦毒,因为孩子并不完美。如果您能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历史”,或许能够帮助您。您需要对孩子实行宽容,他们不能和比他们大5、6岁的人相比。他们把事做对时要找出夸奖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常新枝 《美与时代》2004,(10):82-83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由于我们教育的偏差,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社会技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人合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已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成功.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他们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将来顺利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积极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与同伴主动交往,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如果赚的钱比你多10倍,而在工作上花的时间又不比你多,那么他一定是做了与你大不相同的事。人们所拥有最伟大的事物,就是自由。钱财能带来自由。人们过分忙碌于应付生活,而无法停下来思索如何解决他们的金钱问题。大多数人甚至无法花1小时的时间来想想他们应如何致富,以及他们为何从来不这么做。  相似文献   

18.
冀慎杰 《天风》2008,(3):30-31
理所当然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按道理应当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是指人的常理之事,也是人必须要做的事.在全部圣经中,提到理所当然的事有三件--爱主、完全奉献和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19.
缺陷与圆满     
一个人如果身体残疾,那无疑是一种遗憾,可是有不少残疾人不甘心命运的安排,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处境,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正常人能做到的事,他们同样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如果身体残疾,那无疑是一种遗憾,可是有不少残疾人不甘心命运的安排,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处境,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正常人能做到的事,他们同样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