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小学儿童的思维在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开始了进一步的新的发展。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为了探索这个发展过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我们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字词概念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辩证思维即遵循辩证法规律而进行的思维。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极形式,其产生与发展必须以形式逻辑思维为基础,同时又是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必然趋向。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等曾指出:“从思维的过程,即从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朱智贤、林崇德,1986)。一般而言,自觉或不自觉的辩证思维形式在成人中较为常见,这是由于成人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辩证思维方式就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但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中,辩证思维的状况如何呢?根据有关研究,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其具体表现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明显形象性,中、高年级儿童的思维具较多抽象概括性(朱智贤,1979)。例如南京师大丁祖荫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丁祖荫,1964)。  相似文献   

3.
一、目的为了要了解儿童的思维怎样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怎样从具体形象的概括逐步发展到词的概括、概念的概括,以及各年龄阶段儿童抽象概括的特点,在研究3—6岁儿童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的基础上,在语词与数概念能力方面拟定了一些实验项目,以期了解7—12岁儿童在不同水平的语词与数概念方面,其概括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本文着重总结7—12岁儿童在语词概括能力方面的年龄特点,并探明儿童在实物图片概括、词汇  相似文献   

4.
儿童智力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儿童通过掌握物体的外部特征及表面联系,以事物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在形象及其联系积累的基础上,使形象思维不断提高,从而产生新的质变,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是儿童智力的核心——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5.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实现着思维对世界的认识。目前,在形象思维的讨论中,有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是可以脱离语言,运用形象进行思考的思维;还有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非逻辑思维。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绘画与逻辑     
人们的思维有抽象思维(或叫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曾经有人认为:文学艺术家用形象思维,理论家用抽象思维。意思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可以不用抽象思维,可以不受逻辑思维规律的制约。这样就否定了逻辑思维规律的普遍有效性。因为,文学艺术创作固然要运用形象思维,但是仍然不能脱离逻辑思维,仍然要受逻辑思维规律的约束。试以绘画举例说明。据说古代京城画院,有一次在考画师时要求以‘深山藏古寺’这一句诗为题来作画。于是有的考生画深山里林木环抱一  相似文献   

7.
据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教学法专家的研究发现,数学能力突出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都很强。因此,正确引导儿童自己去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使用皮亚杰经典任务探查了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发展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的具体运算思维能力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发展迅速,到五年级时达到比较稳定的水平;同时,形式运算思维能力在一年级已经萌芽并逐步发展。不管在具体运算任务还是形式运算任务,各年级儿童都表现出显着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这些发现对教育和临床心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位儿童扳动手指运算了2+3=5的算题,孩子的这种心理活动算不算思维呢?根据传统心理学给思维规定的定义,这位儿童确确实实的思维过程被排除在“思维”之外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心理学对思维理解的贫乏性。思维理解的贫乏性,致使心理学对不同类型的思维,那怕是成年人的正常思维,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等,只要是不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统统都被排斥在思维概念之外了;同时它还引起了思维心理学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形象思维,不仅是文艺创作的特点和方法问题,也是思维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它涉及到形象思维在思维理论中的地位,形象思维的认以作用,形象思维的结构和它的物质基础等等问题。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一形象思维仅仅作为一种文艺创作的特点和方法,似乎没有什么争论。但形象思维是否能同逻辑思维平起平坐?它与逻辑思维是并列关系还是从属关系?看法可能就不尽相同了。这首先就涉及形象思维在思维理论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左脑是长于抽象思维、数字推导、连续性和逻辑性的半球;右脑则是长于形象思维、图形安排、非连续性和直觉性的半球。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活动,乃是这两个各具优势的脑半球之间功能交流或相辅相成的结果。但创造心理学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任何创造过程,尽管总体说来,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但创新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指从一个问题或主题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或中心,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想开去,以探求一个问题各种各样的答案,或寻求一个主题的多种多样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三~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三~六年级昆明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的汉族与傣族儿童所作的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发展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昆明三、四年级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掌握维度间的双重协调,准确地完成直观加减乘除运算.从五年级开始,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出现了显着变化,儿童运用抽象推理进行维度间精致协调,开始向形式运算转化.其发展的过程是从量的增长逐步地过渡到质的变化.西双版纳地区的两种不同民族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未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与昆明同年级儿童相比,都低于昆明儿童.低年级差异尤其明显,高年级差异趋于缩小.说明早期教育对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龄儿童汉语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娟  傅小兰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2):121-126
该研究以小学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儿童及大学生为被试,让他们对左右、上下和半包围三种结构类型的90个真字、假字和非字进行词汇判断,以探讨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结构类型的相应影响,以及年龄对汉字识别中结构类型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形成是以识字为基础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萌发了正字法意识,但至五年级时才基本达到了成人水平。(2)只有小学一年级被试的真字识别受结构类型影响。汉字识别中是否存在结构类型效应可能与被试识字经验、材料熟悉性等因素有关.(3)年级内部正字法意识的萌发和年级之间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差异不受结构类型的影响,但萌发之后各年级内部均是对左右结构汉字正字法意识优于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陆佰寅章夏琴浙江省萧山市坎山镇小学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薄弱,要解决这个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运用操作,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16.
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马长英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古往今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注意的课题。柏拉图认为是神赐的;现代西方有人认为灵感是在幻觉条件下产生的,甚至用致幻剂来诱发灵感;弗洛伊德等则用无意识理论来说明;还有顿悟说等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揭示出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及客观条件。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化与灵感的产生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也是认识的过程与结果。思维有两种基本方式: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目前也有人把直觉、灵感看成是第三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有待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灵感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正是在这两种思维的作用与转化之中,灵感得以产生。钱学森说过,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两种思维(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苦苦思索来作准备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它们都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射,形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抽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从哲学角度讲,它们都是主体对客  相似文献   

17.
●形象思维方法是毛泽东的重要思维方法。●毛泽东的形象思维方法奠基于中国文化和革命实践。●毛泽东的形象思维方法是以具体形象表达深刻思想。●毛泽东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方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常常运用形象思维方法启发教育党员干部。●毛泽东的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互补相促。  相似文献   

18.
思维科学是研究人脑对信息加工、处理过程的科学,这里的信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电脑实质上是仿人脑的,但是与人脑还有许多差别(无论从自然科学基础科学的天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还是从人体科学的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都存在重大差别)。地理思维应该是思维学在地理认识和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地理学家或普通人在运用大脑思维时,地理思维要求比较全面,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运用都很多,对开发大脑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概括地阐述了思维科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地理思维给出了具体的地理逻辑思维、地理图像思维和地理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并力图从国家和全球战略的高度呼唤人们去研究和开拓。  相似文献   

19.
1、思维和思维科学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经常从事的脑力活动,是心理过程中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立党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此外还有一些颇带特殊性的思维形式,姑且称之为特殊思维(如维性思维、特异思维等)。人类从具体思维活动中超脱出来,把思维现象当作特定对象加以研究,于是产生了思维科学。人类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比较充分,其中对形式逻辑思维的研究尤为充分,而对非逻辑思维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这是因为非逻辑思维带有“前…  相似文献   

20.
小学2~5年级儿童基于成功基础率的策略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8名小学2~5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BST实验任务,对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进行控制,探讨了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差异和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在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的情况下,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存在年级差异,表现为2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3年级儿童,2、3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4、5年级儿童。(2)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发展存在阶段性,儿童在小学2~5年级内策略适应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一种渐进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为从小学2年级到4年级儿童的策略适应性呈现显著的、渐进的变化,4、5年级之间儿童策略适应性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