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日益成为国家间军事博弈的新维度。网络空间军事化对经典战争伦理体系造成冲击。当前围绕网络战争的正义性研究,主要聚焦发动网络战争的正当理由、网络反击的相称性问题、网络反击的"归因困境"以及网络武器伦理设计四个方面。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未来可能聚焦确立"网络主权"的伦理依据、对网络攻击"可恢复性"的伦理辨析、传统伦理流派与技术设计流派的融合以及实现网络战争的战后正义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科技战争呈现出的新模式和新特点引发了新的伦理问题,从而对参战医护人员的道德心理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了高科技战争对我人民军医道德心理,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主要影响,进而从医德心理学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探讨国际关系伦理,明确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以避免战争,尽量减少战争带来的伤亡,维护世界和平;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地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发展,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南北国家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寻求最佳的结合点,共同致力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各国必须以伦理道德为依托来解决国际人权问题,必须承认人权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确立一个同纷繁复杂的文化多样性相协调的普遍的最低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4.
发展观与环境伦理--"全国环境伦理研讨会"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风 《哲学动态》2002,(10):23-24
2002年7月24日至26日,来自全国各地研究环境伦理的专家、学者聚集在长沙岳麓山下,举行了"全国环境伦理研讨会".会议由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和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与会学者就如下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富有成果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科学把握当代中国"道德国情",探讨人类道德发展前景,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了"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与研究报告"发布会,300多位来自国内外哲学伦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成果发布,携手寻求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的新思想、新路径。会议设置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与研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际政治伦理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学理价值取向。西方国际政治伦理主义在一战后、冷战时期、冷战后经历了不断的历史演进过程,围绕人性与道德、战争与伦理、人权与正义、生态变迁与伦理法则等国际性问题,展示了独特的伦理关怀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7.
战争伦理:一种世界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伦理主要论及战争如何受到道德强制,或者说,它涉及道德的进步如何影响到战争。同时,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战争行为更具国际性,因此,战争伦理作为抑制战争的一种道义力量,也更易成为一种世界观念。可以将战争伦理分为军事伦理、军备伦理、军人伦理三个层面,分别代表基于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相结合而采取的行动———作战之上的伦理规范,它们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协办的以"信息时代的应用伦理问题"为主题的第11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在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来自韩国和中国的一百四十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提交了一百余篇论文.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信息时代的经济伦理、管理伦理、制度伦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传统伦理与道德教育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28日-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际信息伦理学中心协办的中国信息伦理国际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德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知名学者和国内相关大学、信息产业界、政府监管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28日-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际信息伦理学中心协办的中国信息伦理国际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德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知名学者和国内相关大学、信息产业界、政府监管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  相似文献   

11.
"第八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于2012年10月20日至21日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和广西伦理学会承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30多人就本次会议主题"国际伦理"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现综述如下. 一、国际伦理及其基本问题 1.国际伦理与全球伦理 什么是国际伦理?有学者从国际伦理与全球伦理的关系角度,对国际伦理和全球伦理做了相应的概念区分.认为,国际伦理是国家之间的伦理,包括处理国际关系实务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行为准则等.  相似文献   

12.
由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1 0日至 1 1日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华传统伦理的冲击与影响”。应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巴信诚理事长邀请 ,中国伦理学会组织了 1 0位代表赴台参会。海峡两岸各 1 0位学者在会议上发表了2 0篇论文 ,与会参加讨论的台湾学者和各界人士近百人。在开幕式上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简茂发教授作了题为“中华伦理文化之创新与展望”的专题演讲。在两天的会议中 ,两岸学者围绕会议主题 ,发表了富有建设性…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9月 15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日家庭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这是中韩日三国学者在家庭伦理领域的又一次交流与合作 ,会议就经济全球化对东亚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的挑战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会议上 ,韩国鲜文大学校长李京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瑛研究员、日本世界和平青年联合会会长稻森一郎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龚群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就父母子女间伦理、夫妻间伦理、同性恋问题、青少年性问题、未来家庭伦…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生态问题,现代生态伦理学者试图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大地伦理学、生态整体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流派。虽然不同的生态伦理理论为人们理解和解决生态道德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和道德框架,但各种理论流派之间始终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间的“范式之争”,以致陷入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困境。现代生态伦理研究要想获得新的生命形式,只有在消解“范式之争”中实现典范转移,以全新的世界观融通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才能引领构建新型生态伦理关系,从而为现代生态伦理的发展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5.
去年12月22日至24日,天津市伦理学会召开理事扩大会,以“商品经济与道德标准”和“伦理学研究的新思路”为主题,就目前我国道德生活中出现的某些混乱现象及由此引发的重大伦理学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自由的讨论。来自伦理学教学,科研及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天津市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市政协副主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道德迷宫"及其伦理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存在,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并帮助人们应对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现代社会转型导致了人类道德活动空间的变化,传统道德哲学提供的理论及其原则已无法解释和应对现代社会复杂的道德状况,伦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成员生活在无所适从的"道德迷宫"之中。在伦理危机四起、"道德迷宫"叠出的现实社会,根据现实社会结构的变化实现相应的伦理建设成为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迫切任务。组织伦理是帮助社会摆脱现代性伦理危机,走出"道德迷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全球生态伦理建构的两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深切地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一种全球性的生态道德价值观,以便人类采取一致的行动。全球生态伦理是一种进步的全球规范伦理。然而,在现实中,全球生态伦理又往往陷入"公用地悲剧"、"逐鹿困境"、责任困境中。超越全球生态伦理建构的两难,需要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在道德与现实之间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18.
外交伦理涉及外交活动和对外交往的道德问题、价值问题和意义问题。从纵向看,外交伦理是国际关系发展及其内涵价值演变的结果;从横向看,外交伦理是利益和价值的融合,这种利益既包括国内利益也包括世界利益;从外交伦理的内容看,既指作为主权国家对外交往中的伦理规范,也包括从事实际外交行为的人员对国家的忠诚及其个人在外交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因此,外交伦理既与国际关系伦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重叠,也与个体道德有着交叉和融汇。  相似文献   

19.
王前  安延明 《哲学动态》2007,(10):73-75
2007年7月16~18日,由大连理工大学、北美中国哲学家联合会、哲学研究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科技伦理与职业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与会国外学者15人,国内学者50余人。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一、应用伦理研究的历史资源科技伦理与职业伦理是当代应用伦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然而这方面研究需要将现实问题置于开阔的历史背景上加以认识,充分利用有关的历史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朱葆伟研究员回顾了技术哲学研究近年来的伦理转向,讨论了技术伦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强调技术伦理学研究要深…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27~2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及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于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两岸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大家围绕"中国传统伦理与家庭道德"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