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文 《美与时代》2005,(2):61-62
流行歌曲本质是平民的,它反映的是新时期民间文化的内容,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时间检验,才能最终沙里淘金.如何把握流行歌曲的特质,利用其长,抵制其短,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实验目的八○年起,我们在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探索提高课堂效率、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减轻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心理学的改革实验.这项实验,已历时三年半.第一实验周期已完成,第二实验周期也一年半了.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像一名年轻的开拓者,不时地带给我们神采和活力.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具有思想、活力和发展.因而,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就应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才能走出创新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以300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检验了《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问卷》的信、效度,并考察了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是测量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的一个有用工具。(2)中学生在英语、数学与语文课堂情境兴趣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英语、数学与语文课堂情境兴趣上存在年级差异,随年级升高,英语、语文课堂情境兴趣逐渐降低,数学课堂情境兴趣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5.
流行歌曲进入校园,走进课堂这个现状,它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音乐教学中灵活的运用流行音乐的元素,将是对新时期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观念转变的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6.
曹灿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48-148
一、课堂导入方法多样化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规律,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对象是学生,学生各具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对象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我们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来选择适合恰当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我通过平时的音乐教学实践和学习,总结了如下几种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7.
美术是感情的传递,是高尚情操的宣泄,美术可以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美术是实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是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以下,从培养学生兴趣、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加强学生交流、融入生活元素六个方面对提高美术课堂效率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罗燕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03-103
国家特级老师永正说过,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可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一贯被认为是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更给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语文教师如何改变学生烦语文、讨厌语文的想法呢?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经验告诉我,兴趣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我们更应该让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寓语文教学于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四十分钟。  相似文献   

9.
一、趣味课堂,快乐成长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音乐学习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趣,产生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代流行歌曲对大众有着重大影响,对其进行审美反思迫在眉睫.流行歌曲具有节奏的狂劲美、曲调的单纯美、歌词的变异美、歌手的包装美、舞蹈的衬托美,但也存在着主题崇高萎缩、题材千篇一律、旋律粗糙简单、演唱技巧平庸、配舞喧宾夺主等致命弊端.当前,应该让它肩负起为时代主题、青春激情、现实批判而唱的审美使命,重建富含审美理想的自由超越性、审美趣味的雅俗共赏性、审美体验的跌宕起伏性、审美范畴的多元共荣性、审美本色的祛除魅惑性等崭新的美学大厦.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情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系,就不知道那件事情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那件事情,就做不好那件事情。我们写歌曲也应该是这样,要想创作出真正流行的歌曲我们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流行歌曲的基本特点,找到歌曲与时代与人民群众的特殊关系,找到流行歌曲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流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俄语实践课的实际经验表明,业务水平相当、教学态度近似的教师,由于是否重视课堂上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其教学效果往往差别很大。这已是教学方法改革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想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课堂上切近的学习动机和直接兴趣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俄语实践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就是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兴趣又分为长远的、间接的和切近的、直接的两种。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培养大学生为“四化”而学的长远动机和志向,并认为这  相似文献   

13.
针对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提出英语教学要多渠道来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师既要精准把握知识重难点,又要严而有度,爱而有格,培养兴趣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再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就涉及到了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动态生成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捕捉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提高课堂效果,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他们掌握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才型”社会:它需要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人,它需要能言善辩的人,它需要博学多知的人。想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单纯靠掌握课堂上的那一点点知识,是非常肤浅的。课外阅读,却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认识兴趣……总之,它能使学生的听读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规定。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势在必行。一、激发兴趣。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通过影响学生思维而达成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知觉是思维的重要组成。本研究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6的数据为基础,考察美国、芬兰、日本和中国香港学生科学教学知觉对科学素养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学生背景变量的情况下,学生的科学教学知觉对科学素养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个国家(地区)学生的教学知觉对科学成就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关注应用知觉和动手实验知觉显著地正向预测科学成就,而科学探究知觉和课堂交流知觉显著地反向预测科学成就;学生教学知觉对科学兴趣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美国学生的科学探究知觉和课堂交流知觉显著地正向预测科学兴趣,日本学生课堂交流知觉显著地正向预测科学兴趣。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结构与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本研究探讨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的结构与表现特点。研究表明: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的四个因素,即数学学习兴趣、课堂参与性、数学学科观与数学交流的素养,能够较好地解释数学学习观的心理结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性,随着年级升高显著下降,而在数学学科观与数学交流的素养方面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随着年级升高而提升;男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性明显高于女生,但在数学学科观与数学交流的素养方面,女生则明显好于男生。  相似文献   

20.
陈琴 《天风》2011,(11):52-52
在流行歌曲曲调上填上赞美诗歌词,让大家来唱是否可行?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孰是孰非,值得讨论。讨论不一定有结论,但思考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